尽管自1月8日起,中国全面放开了此前对出入境的限制,但对于国内的航空公司来说,国际航班恢复的道路并不平坦。
国际航班量只有疫情前的8.8%
进入2023年,不少航空公司都陆续宣布了即将增加国际航班的计划,比如川航今日就宣布将恢复、加密大量国际/地区航班。
不过,目前川航计划恢复的国际航班密度,与疫情前还有差距。比如成都=墨尔本恢复初期每周执行1班,而这条航线在2013年刚开通时就有一周三班;成都=伊斯坦布尔航线恢复初期也是每周执行1班,到3月21日才会加密为每周3班。
南航,国航和海航最近也向美国提交了中美航班的恢复申请计划,不过申请的航班频次和航线数量也没有达到疫情前的水平。
记者从航班管家获得的最新数据显示,1月10日我国国际/地区客运航班量往返一共177班,而在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往返国际/地区航班量是2003班。目前的航班量依然只有疫情前的8.8%。
航班量的增幅不多,也令国际机票降价的幅度不大,并且比疫情前还是贵了不少。比如2023年春节期间中国赴海外的往返机票,与疫情前相比,首尔和东京的费用约为2倍,悉尼和曼谷约为3倍。
日韩对中国航班的限制政策
对于这些国家的限制措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多次强调,少数国家罔顾科学和事实,仍执意针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并将采取对等措施。
“对等措施”首先指向了韩国和日本。继昨天宣布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访问、商务、旅游、就医、过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务类短期签证,以及暂停签发日本公民的赴华普通签证后,今日国家移民管理机构又对韩国、日本公民暂停签发口岸签证,暂停韩国、日本公民来华实行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而在中国出台新政后,韩国又要求来自港澳的航班一律降落在仁川国际机场,而不能降落在韩国其他机场。
事实上在韩国出台对中国乘客的核酸报告要求以及落地检时,就已经对中国内地的航班飞韩国也进行了限制,要求中国内地的航班入境地从原本的4个韩国机场调整到仁川机场一个机场。此次对港澳航班也出台了同样的要求,也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到韩国其他城市的航班恢复。
而日本也对中国内地到日本的航班,出台了只能降落东京和大阪机场的要求,这些都影响国际航班的恢复。
记者从多个订票平台了解到,1月以来,泰国位列出境机票预订量的前三位,这与泰国的入境政策宽松不无关系。目前,泰国已经取消了要求旅客提供疫苗接种证明的要求,出行前也不需要携带核酸检测报告,入境后也不需要进行落地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