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在曼谷黎明寺前自拍。图源:路透社
核心提要:
1.中国游客是东南亚旅游复苏的关键,但“噶腰子”、诈骗、凶杀等安全问题频频引发公众担忧。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院学术主导丁学良教授认为疫情后各国迫切想重启旅游业是人之常情,但暴露的问题也需要监管重视并跨境治理。
2.针对巴厘岛命案的各种网络解读,丁学良认为网络只能够提供一些信息和可能的迹象,但无法定案。案件本身需要依靠稳固的法律制度和严谨的法律程序,不能被公众的舆论和情绪所左右。
3.东南亚是中国游客出境游的性价比之选,但出行前要做好功课,比如查找中国领事馆等官方联络方式,了解当地的法律法规,避免因信息不对等而触法等。
东南亚旅游业监管力度不及发达国家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丁教授您好!近期从“诈骗、勒索”到五一期间巴厘岛中国情侣的命案,去东南亚旅游似乎让人心有余悸。您认为这是极端个案还是具有一定的普遍性?东南亚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安全隐忧呢?
第二,这场疫情所影响的面积之大也超出了我们想象。以前都认为东南亚的一些离岛,不像欧亚大陆容易互相感染。这一次连东南亚的那些小岛也被隔离了,我问了岛跟岛之间船也不能开了,航班也没了。
▎2023年1月,泰方在机场拉起“永远欢迎中国家人们”的中文欢迎横幅。图源:中国驻泰国大使馆
所以放开以后,有一种很急迫的要想尽快把以前的损失给捞回来的心态,这也是人之常情。但问题就在于跨国跨境的旅游业,有些是在东南亚这样一个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地方的旅游业,它的监管有很多地方不像欧洲、也不像到日本和韩国,有很多隐患会陆续暴露。当然最坏的案件你刚才已经提到了。
▎东南亚以零售为代表的服务业在疫情中受到很大冲击亟需恢复元气。
所以我想在这一点上,像你们这种大的主流媒体,还真的要好好地做跟踪报道,以及做重要的提醒,必要的时候应该提供很重要的应急信息。遇到紧急情况的时候,该联系所在地的哪些机构等等,真的把这个做好的话,人们会很感谢你们。
新型诈骗识别难度大须跨境治理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确实旅游是现代人生活的必需品,但出行前一定要做足功课,尤其在保障个人安全方面的信息要搜集充分。除了巴厘岛情侣命案的极端事件之外,被诈骗的情况也时有耳闻,据您了解通常是有哪些手段呢?
丁学良:诈骗比较老的表现形式,实际上香港旅游局以前也都定期在电视、广播、小册子上警告外来游客。
举个简单的例子,买比较名贵的海产或食品的时候,它上面挂一个价格,等到你包装好以后,一算钱要比你看到的价钱高好多倍。香港店家马上就告诉你说,你看那价格是一两而不是一斤。而香港还一直保留着一斤是十六两制的老制度,这样一来价格就翻了好几番。像这种手法也不是仅限于香港,很多东南亚的小铺子小商店都有类似的现象。
▎香港市场仍然使用一斤是十六两的制度。图源:香港文汇报
现在还加上了两个新的诈骗,而且变得越来越普遍。这事情我觉得可能还要所在地的国家政府跟来自不同地方受害者的国家政府,特别是司法或警察部门采取协助行动。
现在一个很重要的技术手段就是电脑软件诈骗。以前当诈骗者跟被诈骗者讲话时,被诈骗的人基本上还可以通过讲话的语气与措辞来做出判断。但现在电脑软件太先进了,这些老办法日益落后于时代。
▎2016年前后,柬埔寨曾大规模遣返两岸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到中国大陆。图源:AFP
▎此次“出事”的巴厘岛金巴兰洲际酒店。
丁学良:网络只能够提供一些信息和可能的迹象,没办法定案。在比较稳固的法律制度之下,公众的舆论猜想会干扰法律程序严谨的运作,所以都有很多规定。
比如说美国到现在为止,民事法庭、特别是刑事法庭,记者新闻机构是不能派人进去的,也不能够用摄像机、照相机,只能派一个人拿支笔在那画素描。还有一些地方,一旦有案子引起公众的注意,他还特别考虑到不能被公众的舆论或者公众的情绪所引导。
东南亚值得去但须做好功课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东南亚各国都有哪些特点?我们去旅游的话最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丁学良:把东南亚国家分好类,对大陆游客可能特别重要。香港人在过去100多年里已经跟东南亚打过很多交道,甚至与东南亚有亲戚朋友关系。
来自中国内地尤其北方的游客,他到东南亚以后,一遇到严重的案子就傻了眼。因为这些事依靠他本地生活的所有经验都无法应对。
到东南亚,如果去新加坡、文莱,那是最好的地方了。因为这两个都属于地方小而法律监控都非常有效的。仅次于他们的,可能是马来西亚和泰国。马来西亚虽然很大,但讲英文或讲华语的人很多,语言障碍就少了一大截。泰国是旅游大国,出了这样的事情,泰国政府一般来讲不敢太偷懒。
印度尼西亚的岛屿一共有17,000多个,这些岛屿上住人的也就3000多个,旅游最美的地方就是在这些岛屿之间。很少有人常驻的那些岛屿上还能买到非常珍贵的海产和香料,这也就是为什么早年它吸引了那么多海盗。如果到这些地方去旅游,你真的要非常小心。
我们以前去调研的时候也被本地的朋友警告过,说小船汽艇把你弄到小岛上你也不认识人,上面的手机信号也不行,一下把你丢下来说要加钱,你怎么办?
▎印度尼西亚拉布安巴焦海滨风光。图源:新华社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所以,出国游除了要带好中国在当地的领事馆等官方联络方式以备不时之需,同时当不幸成为受害者时也要有定力,并保留对方的犯罪证据。那既然外游存在安全隐忧,我们是不是就不要去了呢?
丁学良:正是由于你不熟悉的这些地方有那么多新奇的自然风光和风俗,因此冒点风险过去也值了。因为旅游花了钱,你都不希望旅游的地方跟自己老家一模一样,nosurprise也不好,对不对?
▎泰国长颈族妇女。
我们当年做调研,整个东南亚能去的地方都去过。但我们条件好,有本地人甚至警察和军人保护。到过泰国北部和老挝北部交界处少数民族的一些部落,那些地方离中国的边境也就两三百公里,但生活方式上相差至少2000年,基本还处于刀耕火种的状况。
去了以后我们是贵客,旁边翻译马上就问,你们想吃什么?我们讲就本地的土特产吧,他马上就做手势,要吃水里游的?天上飞的?还是山上跑的?我们去的时候,联合国还没有跟这些地方制定野生动物保护法,过了半小时回来了,拿了一张弓一个剑,把树林里美丽的鸟猎杀了,我们看着都可惜。他们就用这个办法来招待我们。
▎湮没在丛林中的长颈族山寨。
丁学良:这个也是我们当年调研时发现的情况,欺诈的手段特别精致、狡猾、复杂,很难一开始识破,或者说识破以后也很难防备。一大半是因为我们是华人,有华人黑社会犯罪分子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他知己知彼。
纯粹的老挝人很少能想出那些花招,所有东南亚国家要讲欺诈手段最精巧的,一般都是跟华人社会有密集交往、互相学习,他知道你的弊病在什么地方。比如他知道很多华人来买很珍贵的动物和植物的产品。华人需要的中草药很多本土已经没了,那么这个就很容易让你上当。
▎越南在非法饲养场查获老虎和豹子。图源:GETTYIMAGES
尤其大陆很多地方的华人,一旦遇到对方是执法部门就很怕,马上就觉得我还是别惹他,要证件就把证件给他。一旦把证件给他,他不还你而且要敲诈勒索,这些东西很普遍的,尤其到了偏僻地方。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发慌。如果你没有参与犯罪就要有点底气,千万不能被对方吓蒙了。
东南亚值得去的地方太多了,而且经济上也不是太贵。很多地方在历史上是几种文明交叉的地方。印度尼西亚有些岛的港口是四大洋的交集点,世界上很少有这样的地方。
旅游业对于恢复一个社会的生气太重要了,但是游客要做好功课,不要当傻瓜、不要当盲目的旅游者、不要当无知的旅游者,要把旅游当作学习。如果你去的地方比较偏僻,甚至应该把旅游当作探险。
保持理性可减少冲突规避风险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那么我们在选择去这些东南亚国家旅游的时候,是不是要做一些差异性选择?地缘政治因素是否要考虑?比如说不友好的国家,你就不要去了?
丁学良:我们以前做调研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东南亚国家中,使我不愉快的是越南。因为越南很多年纪大的人还记得当年中越边境的武装冲突。所以如果你真的对那个地方感兴趣,就尽量不要老是显示出你的政治态度,这一点很重要。你不要以为全世界只有一个地方有愤青,有愤青的地方多了,弄不好你是愤青,他也是愤青,一旦愤青跟愤青冲突起来,就有可能变成政治事件。
到任何一个国家去,这个国家都有好人坏人,有对你友好的也有不友好的。你不能够因为遭遇一两件不太好的事就把人家全部看黑了。因为我在越南也遇到过一些对中国人非常友好的。
▎印尼中国城。图源:新华社
还有一点特别提醒大家,大陆游客到这些地方去以后,你不能把背包一放下就要本地的导游带你去吃喝嫖赌的地方去。你一开口就要到这个地方去,很可能就会成为当地犯罪分子的靶子。你一定要想办法去这个国家最有名的文化历史遗产去,这样又学得到东西,跟可能的陷阱之间距离就更远。
丁学良:我想旅游本身就是一种很重要的个人经验,而且是多方位的经验。如果你的经济条件不是那么紧张,就不要老是游那些你熟悉的地方,因为以后还有机会去。趁着身体好能走路,还能吃点苦,你应该尽可能去比较远的、不熟悉的地方。这才是一生中不会忘记的那种经历,因为你在学习。
还有一个问题我要讲句实话,内地的很多旅游景点收费太高了。现在信息比较流通,他一看我还不如买飞机票跑到东南亚哪个地方去,吃喝都比内地旅游点收费低,回来的时候还能买点免税商店的东西,这一趟就值了。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好的,非常感谢丁教授帮我们解析了东南亚旅游的风险该如何防范以及它的价值评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旅游不仅是消遣,更是一种学习。
丁学良:要事先学习,旅途中间学习,随时学习,向身边一切能学习的人学习,这样子你的钱就没白花,你的旅游才是一个非常丰富多彩的学习之旅。
凤凰网香港號陈笺:谢谢丁教授!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