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起,我国对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
伴随中国的防疫政策变化,国际上各方对此做出了不同程度上的反应。
在应对来自中国的出境旅客方面,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梳理,目前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纷纷表示,将在入境要求方面一视同仁。
欧洲、日本和美国等方则对有中国旅居史的游客提出了不同程度的要求。
6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多次强调,各国的防疫措施应当科学适度,不应影响国家间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不应有歧视性做法,更不应借机搞政治操弄。针对有些国家出台不合理的做法,中方将结合疫情情况和防控需要,按照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
东南亚旅游经济体或成主要受益者
根据中国国际旅游展览会(itbchina)去年12月的一项调查结果,76%的中国旅行社将东南亚列为出境游恢复后的首选目的地。
新加坡联昌国际银行(CIMB)经济学家宋诚焕(SongSengWun)表示,新近可以出行的中国游客将选择“麻烦最少的”(目的地),即前往不需要检测的目的地,这反过来将有利于东南亚经济体。“区域机场越繁忙,对各经济体经济越有利。”他补充道。
当下,欧盟、英国、印度、日本和美国等国家针对入境的有中国旅居史的旅客提出了不同程度的检测要求,但东南亚国家大部分的入境防疫政策较为适度。
除马来西亚和泰国还要对飞机废水进行病毒检测外,东南亚区域的其他11个国家的边境防疫政策,一视同仁。
马来西亚总理安瓦尔表示:“我们没有采取歧视(针对)任何国家的立场。”他并在4日表示,有关中国游客的报道与实际情况有所不同,并对马来西亚国内的感染率不构成影响,“单单是去年12月就有5.3万名中国游客,我们没看见出现与任何国家有关的病例激增”。
马来西亚旅游、艺术和文化部长张庆信并在社交媒体上表示,该提议“可以简化入境流程。”且该提议也可以表明马来西亚是一个友好国家,欢迎来自中国的游客。
张庆信表示,其部门将在马来西亚全国所有国际机场派驻会讲普通话的工作人员。
泰国目前面向所有旅客,新调整的入境政策具体规定是:须持完整接种新冠疫苗证明,且须购买包含新冠治疗的医疗保险。泰国政府将成立联合行动中心,为游客提供各方面的便利,同时建议在酒店内设立核酸检测点。
泰国自2021年底就恢复接待国际游客,其正在复苏的旅游业也在期待中国游客回归。
泰国预计2023年将迎来500万中国游客,2019年泰国曾迎接过1099万中国游客。马来西亚则预计今年将接待150万至200万中国游客,疫情前这一数字在300万左右。
马来西亚旅游和旅行社协会副总裁拉马(GaneeshRama)透露,该协会正准备在中国城市进行路演以吸引游客。
中国主动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受到外资普遍欢迎
《方案》指出,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取消“五个一”及客座率限制等国际客运航班数量管控措施。
《方案》并表示,进一步优化复工复产、商务、留学、探亲、团聚等外籍人士来华安排,提供相应签证便利。逐步恢复水路、陆路口岸客运出入境。
近期,中国美国商会等多家外国在华商会对中国的重新开放表示欢迎。
她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一如既往扩大外资市场准入,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加大外商投资合法权益保护力度,为外商来华投资创造更多便利条件,努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共享中国开放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