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要知道,东亚经济体真正繁荣到现在不过50年
如果我们把视线投到十五、六世纪的欧洲,你会感叹:欧洲人为什么活得这么苦?
那时欧洲土地贫瘠、瘟疫横行、贸易路线被死敌奥斯曼帝国卡住,贵族过的生活也不过和东亚小地主差不多。如果你再看看那些东亚像日本航海的人,你会觉得这些人的生活简直就是炼狱。
而同时期的东亚呢?无论如何,生活远比欧洲来得轻松。可是,苦难不是无收益的,安逸也不是无代价的。
东亚大航海时代付出的代价,就是让欧洲成为世界霸主,确立了遍布全球的势力范围,撷取了巨大财富,确立了自身在科技、金融、贸易规则和国际秩序等方面的绝对优势地位。如今他们可以躺着挣钱,这都是他们的先辈用命换来的。
而东亚呢?现在活得这么累,就是在做欧洲先辈们做过的事情。
二、如今落后数十年的代价:东亚在金融上被欧美掠夺了
要知道,日韩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在OECD国家中排名靠后,大幅落后于欧美,比墨西哥之流的只能算强点,日本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长期在G7中垫底。可日韩在全球产业链上并不落后,也不是没钱,问题出在哪里呢?
这是2020年6月份的数据:澳加是资源国,讨论其劳动生产率没有意义,资源国货币汇率是全球经济的领先指标,这是经济学常识;瑞士在金融上有其特殊地位,同样无法讨论其劳动生产率。
不过,在这种贸易中的货币优势,欧美在全球外汇储备上主要以国债形式等优势更明显:美元约占65%,欧元约占20%,其他所有货币加起来还没第二的欧元占比高。
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美国和欧盟的货币政策,不但对东亚,对全世界都有溢出效应。贸易收割一波,储备再收割一波,除欧美外的全球劳动价值,其中东亚占比最高,就这么进了欧美的口袋。三、无论日本、韩国,还是中国台湾和香港、新加坡等,都有巨额外汇储备
我们可以看下这个数据:单单中国大陆的人均外汇储备和全球最富裕的卢森堡都差不多。
为何东亚国家要有巨额外汇储备?其实这些储备是进出口顺差的结果,是当地居民辛勤劳动的结晶,展现了东亚企业强大的出口竞争力,而东亚国家的社会压力大、普通人活得累的根源,或许正来自于其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结构。
因为东亚人需要生存。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东亚人不出口,就会活得更累,多数东亚国家都需要进口大宗商品,比如能源、矿产、农产品等,还需要和其他国家开展一般贸易,比如日本能生产汽车,但可能有日本消费者就是偏好某款法系车等,来满足自己国民的生产生活需要,而这些都需要美元。
更重要的是,此时,东亚国家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比欧美的更物美价廉,才能在欧美卖得出去;东亚商品进入亚非拉面临比欧美商品进入亚非拉更多的贸易壁垒,这也要求东亚的商品必须物美价廉,而物美价廉通常也意味着企业必须薄利多销才能赚取一点微薄的利润。
可见,东亚人必须比欧美人更强,更有竞争力才能活得更好,这种只有比别人强的社会现实深深烙印在每个东亚人的心中,焦虑也在每个东亚人心中蔓延,工时自然会更长。
总之,或许要等到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终端消费市场,东亚人可以用本币在全世界消费,东亚建立起共同市场,东亚国家占据中高端产业链,提升国际贸易的话语权,东亚人民也会过得很轻松,活得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