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4日,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八分之一决赛中,中国选手许昕和刘诗雯以4比1战胜加拿大组合王臻、张默,晋级八强。其中,王臻和张默均出生于河北石家庄,后变更为加拿大国籍,此次代表加拿大出征奥运。亲切的脸庞、不同的国籍,让这场比赛变得有些特别。但运动员更换国籍在赛场上却不是一件新鲜事。
2021年3月14日,中国乌克兰混血艺术体操运动员郭媚琳在微博上宣布自己获得了中国国籍,成为第一个归化入籍中国的艺术体操运动员。3月17日,原加拿大籍田径运动员郑妮娜力代表山西队参加2021室内田径邀请赛(华北地区),获得女子跳高亚军。根据世界田联竞赛条例规定,从今年4月12日起,她就可以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成为首个入籍中国的田径运动员。
1.当前有哪些运动员选择入籍中国?又有哪些原中国籍的运动员走向国外?运动员选择改换国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是否如网友所说,是中国的入籍政策导致运动员归化起步较晚?入籍中国有何难点?
3.中国的入籍政策和一些其他国家相比难度如何?
哪些运动员改换了国籍?
事实上,运动员改换国籍并不是一件新鲜事。尽管中国的归化实践比起国外来说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不断有外国运动员选择加入中国籍,代表中国参与比赛。核真录记者梳理以往的报道,整理出12位入籍中国的外国运动员。
图一入籍中国的外国运动员(部分)
不难发现,在以上12位归化到中国国籍的运动员中,有5位运动员没有华人血统。与此同时,归化的运动员中超过半数(7位)为足球运动员。
对于拥有中国血统的归化运动员而言,他们选择归化的原因与“中国情感”有一定关联。比如母亲是中国人的原美国滑雪运动员谷爱凌在接受奥委会采访时曾提到,自己“能够说流利的普通话,与北京有强烈的连结”,而同样母亲为中国人的原英格兰足球运动员李可也表示“始终都知道自己的根在中国”。[1]
除了血统上的连结,运动员在选择自己是否归化时也会考量更多现实层面的因素,比如在哪个国家队效力能够最大程度发挥自己的优势。李可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我们必须现实一些,我有资格为英格兰国家队效力吗?从我的职业生涯来看,老实说,我认为这几乎不可能发生。”[2]
根据国际足联的规定,无血统移民须在归化国居住满5年才能代表国家队出场。比如在归化中国的运动员中,足球运动员埃尔克森与费南多均曾以“外援”身份在中国球队中效力,进而也满足了已在中国连续居住五年的条件,在归化后就有了代表国足参赛的资格。因此,对于没有中国血统的运动员而言,选择归化则更像是一种职业发展选择。
运动员的国籍流动不是单向的。在部分外籍运动员选择加入中国的同时,也有不少中国运动员因各种原因加入外籍。除了此次出现在乒乓球混双赛场的张默和王臻,核真录记者还整理了14位由中国走向世界各地的运动员。
图二:入籍他国的华裔运动员(部分)
根据统计,在选择入籍他国的华裔运动员中,乒乓球运动员占比较大。这可能与乒乓球运动是我国的优势项目有关。这些来自中国的运动员大多不具有当地的亲缘关系。
选择更换国籍的女性运动员大部分是出于婚嫁原因,如射箭选手张金玲、国际象棋选手诸宸等。其他运动员则是出于自身原因,有不同的职业发展需要而选择入籍他国。例如,乒乓球选手李佳薇“从小身材矮胖,所以在人才济济的北京乒乓球队很难有出头机会”,由此加入新加坡队以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少部分中国运动员则具有在入籍国的成长经历。如围棋选手孔令文,其从小随母亲赴日本定居,后加入日本籍。
改换国籍的中国运动员对入籍国的选择有一定偏好。在我们统计到的这部分运动员中,选择入籍日本与韩国占比较多,其次是新加坡与欧洲国家。
入籍中国难不难?
记者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运动员归化在国外是比较常见的现象,然而为何我国运动员归化人数较少且近几年才起步呢?有一种观点认为是:中国的入籍政策不完善,导致运动员入籍较困难。那么,中国的入籍政策到底如何?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入籍政策各有何特点?为了解答以上问题,我们对一些国家的入籍政策做了整理。
1.入籍中国难在哪儿?
(一)中国在移民目的地国中并不排在前列
何为“移民”?
1998年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统计局正式公布的《国际移民数据统计建议(RecommendationsonStatisticsofInternationalMigration)》对当代“国际移民”做出了定义:“国际移民系指任何一位改变了常住国的人。但因为娱乐、度假、商务、医疗或宗教等原因而短期出国者,不包括在内。”
按照更简单的理解,移民分两类,一类是获得其它国家永久居留权,国籍不变;一类是成为其它国家的公民,得到其它国的国籍。
《世界移民报告2020》中提供的数据
根据联合国移民署发布的《世界移民报告2020》,自1970年以来,美国一直是国际移民的主要目的地国。自1970年至2019年,移民至美国的人口数量已从不足1200万增至5070万;而中国并未被列入前20位。2019联合国经社部给出的官方数据显示,移民至中国的数量为103万余人,占国家人口比例不到0.1%。尽管移民数量本身破百万,但无论是相比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还是与美国、德国等其它移民接收大国相比,中国都不是移民大国。
(二)中国不认可多重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规定,中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即自动丧失中国国籍。中国公民丧失中国国籍后,应注销中国户籍和中国居民身份证,不再享有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无法同时拥有多重国籍或许也会成为很多人加入中国籍时犹豫的原因所在。
2010年的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十三亿七千万,而外国人入籍到中国的数量为1448人,其中,男性557人,女性891人。由于第七次人口普查在这一方面仅于2021年5月11日公布了普查标准时点居住在我国的外籍人员数据,而未公布全国各民族(包括外国人加入中国籍)分年龄、分性别的人口数,因此无法得知加入中国籍的数据变化。
2.中外入籍政策对比
图三:中国入籍政策
那么,中国的入籍政策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如何呢?一般而言,能够取得在中国居留期限不受限制的外国人主要是为中国的经济和其他领域的发展做了突出贡献,或在血缘和婚姻方面与中国联系紧密的。
图四: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入籍政策(部分)
比如,通常情况下,爱尔兰归化入籍条件有两种:一是9年累计居住满5年,二是一次性连续居住满5年。法国归化入籍需要在法国连续居住满5年,英国的归化入籍要求连续居住满6年,德国要求申请归化入籍之前至少在德国连续居住满8年,而想要入籍西班牙、瑞士都被要求连续居住当地达到10年。
事实上,除了申请材料等硬性要求,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入籍政策中还包括语言要求,这也是入籍这些国家的难度之一。根据核真录记者搜集到的资料,奥地利、法国、德国、荷兰、卢森堡、葡萄牙、瑞士等国家都明确要求,申请入籍者必须通过规定的语言考试,也有少量的国家,如爱尔兰、保加利亚在语言门槛方面并无明确要求,语言难度较其他国家小了许多。
在2020年,受到疫情和经济的双重影响,许多国家也调整了当地的入籍政策。美国移民局在2020年末颁布了入籍考试新规,入籍美国的难度随之增加。澳大利亚、日本、俄罗斯也颁布了新的移民管理政策,澳大利亚在原先入籍条件的基础上,还增加了对申请者犯罪史、家暴史的检查,为后疫情时代的种种隐形问题作出应有的调整。
结论
可以看到,大部分国家对于申请入籍者的基本要求是有共同点的,比如愿意遵守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能履行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具有较良好的品德、能依法纳税,以及满足在该国居留的条件等。只是在这些规定中,各个国家依据其现实情况有细节上的差异,要求提交的证明材料也有所不同。
而对于中国来说,《申请加入中国国籍须知》本身所规定的流程并不复杂。但外国人如果要获得作为申请材料之一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就要首先满足相应的贡献程度或者血缘、社会关系条件,且居住时长的要求也根据这些前置条件而定。
因此,不能简单地说申请加入中国国籍是困难的。在和其他国家入籍政策的比较中,各个国家间都存在差异性,申请国籍各有其难度。更何况,每个申请人的情况都不会完全相同,改换国籍的选择也必定会各有结果需要申请者去面对。
参考资料:
[1]谷爱凌接受奥委会采访
[2]实在人!李可透露加入中国籍原因:我没资格成为英格兰国脚
[3]中国足球归化球员:一个“外国人”怎样才能代表中国踢世界杯
[4]加拿大国际广播(RCI):新冠疫情让一些新移民无法加入加拿大
[6]《申请加入中国国籍须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
[8]《外国人在中国永久居留审批管理办法》
[9]
[10]LiJ,HuF,HeY.ChinainGlobalImmigration:ChangingRoleandCurrentPolicies[J].MagyarRendészet,2016,16(2):103–119-103–119.
[13]DESASD(DepartmentofEconomicandSocialAffairsStatisticsDivision,UN):RecommendationsonStatisticsofInternationalMigration.StatisticalPapersSeriesM,No.58,Rev.1.NewYork:UnitedNations.1998,p.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