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8.15北京
本文5500字,阅读约需12分钟。
▲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掠夺中国财物。供图/秦风工作室
石像主尊为二佛并坐于方形台座上,身着交领僧衣,外披双肩大衣,衣褶为圆弧平行排列,具有典型的6世纪北朝风格。二战结束后,这件石像随日本第5批归还文物回归时,背光和脸部都受到了损伤,看起来颇为沧桑。在博物院,和这件双佛并坐石像一样幸运回归的文物,总共1275件。除此之外,台北历史博物馆也藏有一些日本返还文物。然而,和仍然流落日本的那些数量庞大的文物相比,这些“幸运儿”实在少得可怜。
日本侵华之际究竟劫掠了多少中华瑰宝?这个问题很难回答。早在甲午战争之前,日本帝国博物馆馆长九鬼隆一就制定了《战时清国宝物搜集办法》,将“战乱是获得宝物的绝好时机”统一为共识,并借助军队,为抢夺和运输提供便利。经过日本长年的刻意掠夺,中国被日本虏去的国宝难以计数,统计工作之难可以想象。
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件翠玉屏风格外引人注目。作为馆内唯一的一件折叠式屏风,它的颜值也颇高,精致的黄杨木木雕框架中,镶嵌着一块块碧玉薄板,散发出碧玉特有的“白底青”光辉。极尽奢华细致的雕工,让这件国宝级文物有一种楚楚动人之美。若加上失而复得的特殊经历,它便更令人珍惜。
这件屏风原是晚清重臣张之洞献给慈禧太后的寿礼,1941年汪精卫代表南京伪政权出访日本时,作为礼物“赠送”给日本天皇。然而,这样一件国宝级文物,居然被清损会遗漏。1947年,中国驻日代表团下设的赔偿及归还物资接收委员会(简称“接委会”,下同)成立,不久后,就收到了国际法庭中国检察官秘书刘子健送来的一份资料。看了这份资料,他们才得知,还有这样一件国宝沦落日本。然而仅凭一份资料,接委会很难拿回这件珍宝,必须带着完备的证据,提交驻日盟军总部核实。如果没有证据证明“我的是我的”,所有的追讨工作都将陷入僵局。
盟军总部之所以如此规定,也有“情非得已”的原因——盟军总部主要由军方人士组成,虽然有相对专业的文官和专家协助,但是在涉及文物的专业性问题时,仍力所不殆。由于涉及文物数量难以计数,归属问题难以分辨,盟军总部为了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同时减少法律争议,就忽视了被侵害国在执行这些规定过程中遭遇的困难。
可见盟军总部对于中国被掠文物返还工作的重视程度远远不足。相较于审判战犯、重建日本政府、恢复日本政治经济社会秩序等工作来说,被侵害国的赔偿和财产返还工作,始终排在靠后的位置,而文物返还又从属于财产返还之下,重要性不仅不如船舶、机器等资产,甚至不及贵金属与宝石。
尽管困难重重,但就汪精卫“赠送”的这批国宝而言,中方还是幸运的。就在接委会的工作停滞不前时,一日,中国驻日代表团顾问吴学义竟在坊肆寻得一本画册——《“汪主席”访日画刊》,里面恰好刊出了这扇翠玉屏风的照片。中方终于取得确凿证据,为追讨工作打开新局面。这本画刊里刊载的其他图片进一步显示,汪精卫同时“赠送”日本天皇的物品里,还有一对绿玉大花瓶,另外,还赠送给日本皇太后一个有盖的白玉花鸟壶。接委会立刻派人接洽盟军总部,但是,仍然吃了闭门羹,得到的答复竟然是:这些贵重物品是(汪精卫的)私人物品,还是国宝?需要再次拿出证据。如果能够证明是国宝,仍然需要中方提供它们如今的存放地点。如此,才能核办。
已经看到希望的追讨工作,再一次陷入僵局。
好在刘子健并未放弃,经过多方查询之后,终于探得这些文物的下落——它们竟然就存放在盟军总部劫获的物品仓库里!日方负责天皇藏品的宫内省,早就将这些宝物交予盟军总部,只是盟军总部未予处置。刘子健还想方设法获知了这些物品的库存编号。接委会据此向盟军总部提出质询,盟军总部这才松口,不再坚持索要证据。1948年2月12日,在接委会第4次正式发文索还之后,经过十几日的等待,盟军总部终于答应归还这批文物。3月11日,中方代表和盟军总部将各个物品一一点验。所幸,这批文物全都完好无损。
1952年,随着盟军司令部使命的完成,中国的对日索赔工作也被迫终止。作为一个战胜国,想要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为何就这么难?除了前述的国际形势与盟军立场外,其实还有更多的“玄机”。
从1948年6月到1951年7月,日本政府分七批陆续归还了109箱掠夺自中国的文物。第一批4箱,从日本运至南京,后又被国民党运到台湾;其余105箱则从日本直接运往台湾。总体而言,日本归还的文物,除书籍外,仅有大约2000件,分别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台北历史博物馆。
不过总体而言,日本归还的所有物品中,不但有价值的不多,而且就价值度而言,也以明清品居多,唐宋时代的精华多数留在了日本。据“清损会”估算,我国古迹文物损失总价为988.5万元法币,但最终归还的古物尚不及“清损会”估计的一成。1945年,美国赔偿专使鲍莱曾在东京记者招待会上透露过一个信息:日本天皇裕仁私人珍藏的古董,估值高达25亿日元,其中大部分来自中国。但很可惜,这些几乎都没能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