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空调的APF标准最早由日本提出,并于2010年开始实施,被很多国家接受。中国变频空调的APF标准于2013年6月9日正式顽布,借鉴了日本的APF评价方法,但是两者之间具有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比中国与日本APF标准的差异,并计算同款空调在两个不同标准下的APF值,从而分析不同标准对于APF值的影响。
2013年6月9日,中国正式发布了GB2455一2013《转速可控型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国内销售的变频空调开始采用APF的评价方法。
所谓APF,即全年能源消耗效率,由日本最先提出,并于2010年开始实施。主要是空调变频化后,采用单一工况的EER和COP评价指标已不能客观反映空调实际效率。随着国内变频空调比例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空调使用习惯的改变,从以往只考核制冷性能的SEER评价指标转变为兼顾制冷和制热的APF评价指标,对于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空调是通过房间与环境之间的热量转移,使房间温度达到恒定值,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房间需要转移的热量(负荷)也相应变化。变频空调通过调节压缩机转速来达到转移热量变化的要求,APF评价方法就是一年中总热量转移量与总消耗功率的比值,如下图2一l所示:
1.制冷、制热负荷的影响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GBT7725《房间空气调节器》和日本国家标准JISC9612标准的规定,制冷、制热负荷的差异如下表3一1所示:
3.空调性能测试方法
对于空调器性能的测试,中国与日本标准规定相同,都采用5点法测定,如下表3一3所示:
4.采用中国及日本APF标准评价结果差异
对于中国及日本APF标准来说,由于空调性能测试方法一致,仅仅是计算过程不同,所以分别选用一台中国市场空调和日本市场空调,分别采用两种标准计算,分析不同评价标准下空调器的APF值。首先、选取中国市场的一款变频空调,其5点测试数据及APF计算结果如下表4一l所示:
从计算结果来看,同样一台空调,采用日本的计算方法,APF值可提高7.4%。分析各工况所占APF权重,如下表4一2所示:
从权重分析来看,日本APF标准中间制热超过50%,而中国APF标准仍以制冷为主,且在低温制热时的权重较高。
其次,选取日本市场一款变频空调,其5点测试数据及APF计算结果如F表于3所示:
同样,采用日本的计算方法,APF值可提高8.4%。分析各工况所占APF权重,如下表4一4所示:
从权重分析来看,由于日本变频空调的低温制热量较高,所以采用中国标准计算时,低温制热低至2.4%,但是制冷仍占主要部分,达到61%。采用日本标准计算时,中间制热仍占主要部分,超过50%。
2.中国APF中,中间制冷的权重最高,制冷权重(中间制冷和额定制冷)超过50%。而日本APF中中间制热的权重最高,超过50%。
3.中国APF中,低温制热权重影响较大,且对于不同的空调系统,影响不同。而日本APF中,低温制热权重较小,基本在1%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