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奴役中国劳工纪实:执着不忘屈辱庄严追讨尊严

7月26日,在山东肥城“二战劳工村”,孙秀兰摸着“劳工纪念碑”上父亲孙远恺(已故)的名字泪流满面。新华社记者郭绪雷摄

7月26日,观众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看有关日军残暴对待中国劳工的展览。新华社记者罗晓光摄

6月26日,在日本大阪,劳工遗属韩建国(前中)在记者会上展示反映花冈劳工惨状的照片。新华社记者马兴华摄

据统计,二战期间,被强掳至日本的中国劳工共死亡6830名,而战后得以返回中国的3万余名劳工中,也有相当一部分因身心受到严重摧残,长期生活在痛苦中。

“野人”刘连仁,悲恸海内外

刘连仁是山东省高密市井沟镇草泊村人,1913年生。1944年的一天,刘连仁在村子里被抓住,用绳子绑上,用枪押着,离开了故乡。当时刘连仁的妻子已有7个月的身孕。

随后,刘连仁和其他被抓的人一起被押到了山东省高密县城。一路上日本人见了青壮年男子就抓,当时已有100多人被关押在日本人的合作社里。第二天早上,日本人就用刺刀押着他们上了火车。在车上,100多人挤在一个车厢里,大家直挺挺地站着,车门口有拿枪的日本兵守着,就连上厕所也要用绳子牵着。

火车到了青岛,被关押的人更多了,他们被强行换上黄军装,照相、按手印,然后被押上开往日本的大货船。在船上,800多人全被赶进下层大统舱。船行6天,到达日本后,他们被说成是俘虏兵。日本人用火车把他们押到了目的地——日本雨龙郡沼田村明治矿业公司昭和矿业所。

在昭和矿业所,刘连仁被分到矿井里钻煤。他一天干10多个小时,完不成任务不准收工,矿里没有安全设备,不准洗澡。矿井无情吞噬着矿工的生命,塌方、透水、瓦斯爆炸等事故时常发生,矿工伤亡不计其数。

其实,自从被抓的那一刻,刘连仁就用逃跑来抗争。第一次逃跑是在从高密县城去火车站的路上,5个日本兵用刺刀押着刘连仁他们。队伍一出县城东门突然骚动起来,刘连仁立刻使出全身的力气挣脱绳子。然而,日本兵先是用枪托打,后用刺刀挑,刘连仁逃跑失败了。

逃跑——被抓——受苦刑,像这样的经历刘连仁经受了许多次。直到1945年7月的一天夜里,刘连仁决定再次逃跑,这次他成功了。躲进了北海道的深山老林,从此刘连仁变成了茹毛饮血的野人。就这样,他经历了难以想象的苦难,穴居山野13年。

1958年1月底的一天,刘连仁在山洞里被日本的一名猎户发现。

刘连仁被发现后,震惊了日本。

“野人”刘连仁的故事,悲恸海内外!

回乡后刘连仁先后被选为公社党委委员、村主任,还担任了高密县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和潍坊市人大代表等多种职务。刘连仁晚年和子女生活在一起。2000年9月2日,刘连仁因癌症复发医治无效去世,享年87岁。

1996年,刘连仁诉日本政府非人道的强行劳役并要求损害赔偿案,一审判决刘连仁胜诉!被告日本政府随后提起上诉。

2001年,日本东京地方法庭判决日本政府违反战后救济义务,应当向刘连仁的遗属提供2000万日元的损害赔偿。但是,4年后,日本东京高等法院推翻这一判决,驳回刘连仁索赔请求。2007年,日本最高法院三审驳回原告诉求,此后不再受理。

迫害劳工罪行,罄竹难书

1938年6月,日军在北平成立了新民会劳工协会,在青岛成立了山东劳务福利局,在济南成立了山东劳务公司等半官半民的搜刮劳工的机构。1939年2月,日军又在青岛成立了大陆华工公司。1941年7月,日本侵略者将上述机构合为一体,组成华北劳工协会,并在北平、塘沽、石门(今石家庄)、太原、济南和青岛等地分别设立战俘劳工集中营,关押了众多的抗日军民和无辜群众。

1942年11月27日,日本军国主义政府作出了《关于引进华人劳工问题》的文件决议。如今公开的档案上盖着“极密”,左边是东条英机及以下阁僚的签名盖章。

1944年2月28日,日本次官会议又作出《关于促进华人劳工移进国内事项的决定》的执行细则。而列入《1944年度国民动用计划》中的中国劳工人数为3万名,日本从此正式开始实施抓捕大量中国人到日本从事重体力劳动的计划。据1946年日本外务省报告书记载,1943年4月至1945年5月,共有38935名中国劳工,分169批被抓捕、押送。

中国劳工抵达各企业单位后,即在日本宪兵、警察和企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刺刀与皮鞭下生活。他们处在严密的监管下,不能外出。他们没有衣服,多用稻草蔽身,即使在大雪纷飞的严冬,仍然赤着脚干活;一餐只有一个糠窝窝头,饿了只好吃草根,啃树皮。病了没人管,还要干活。劳工每天劳动9—13个小时,多则超过15个小时,稍有不慎即遭鞭抽棍打。

日本外务省《报告书》列举的疾病死亡数字6234人。其实所谓大量病死,实际上是对大量摧残和虐杀的隐瞒。如川口组室兰共有969名中国劳工,死去310名,日本官方宣称全部是患病死亡。但1954年室兰市民对遗体发掘时,却发现200余具中国劳工遗骨中,许多头盖骨有弹孔和裂口。

1942年9月,在中国山东东平湖西边,“几万名日本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枪,刺刀上系着太阳旗,相隔10米的间隔排开,齐声大喊着,慢慢追逼过去。抓住15岁到50岁的男的,就用绳子绑起来。我们大队大约抓了300人。”原日军军官小山一郎,在他的回忆录中证实了“抓捕劳工”的事实。可见,抓捕中国劳工,在日本政府内阁会议决定之前就已实施。

1953年,日本红十字会等团体联合组成了“中国人俘虏殉难者慰灵实行委员会”,他们调查出,当时被抓捕的中国人总数约4万人。报告中写道,“三井矿山集团在北海道、九州各个煤矿中残酷奴役近6000人,死者超过千人,三菱矿业在煤矿、金属矿山驱使两千七八百名中国劳工,死者约450人。”

1944年8月至次年6月,近1000名中国战俘及平民在日本秋田县花冈町为日本企业鹿岛组做苦役,耿谆是其中一名劳工大队长。当时食品、衣物极度匮乏,中国劳工饱受折磨。1945年6月30日,耿谆率领忍无可忍的中国劳工发动了“花冈暴动”。当时115名暴动劳工被毒打、虐待致死,前后共418人死亡,史称“花冈惨案”。

2000年11月,在东京最高法院的促成下,花冈受害者与日本鹿岛公司达成了“和解协议”。根据协议,每个受害劳工可从鹿岛建设领到1.6万多元的补偿,但以耿谆为首的大批掳日劳工及家属拒绝领这笔钱。

认罪、谢罪、赔偿,缺一不可!

“三井矿山:受中国二战被掳劳工联谊会委托,就你公司在二战时期与日本政府共同侵犯被掳日的中国劳工一事,针对你公司的侵权事实,函告如下:1943年4月到1945年5月期间,日本国强掳约4万中国劳工赴日,并残酷驱使这些中国劳工在日本135个工地进行奴隶般的劳动……你方于此期间,强掳其中5517名劳工,强制其在你方所属的10个工地工作,高强度的工作加之恶劣的生活条件,导致劳工死亡1072人之多。”

就在二战结束64周年之际,全国120个律师事务所向曾残酷迫害中国劳工的现存20家日本企业寄出了如上函件。

2013年5月13日下午,一名89岁的三菱公司中国劳工幸存者、7位劳工遗属和家属、4名律师手拿敦促函,举着亲人的遗像,走进了日本驻华大使馆。他们还前往上海,向三菱公司代表处递交要求书,提出向3765名三菱公司受害中国劳工发放共计3.7亿元人民币的赔偿要求。

在向日本法院起诉索赔无果后,二战期间被强掳到日本的中国劳工集体向日本公司索赔。2011年5月6日,二战中国劳工联合会及三菱劳工分会与中、日两国律师在北京签署“协定书”,将向日本三菱材料公司递交“解决要求”,要求该公司向中国劳工及家属谢罪,并赔偿3.512亿元人民币。

“二战中国劳工联合会”在京部分劳工幸存者及遗属委托律师团于2014年2月26日,率先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交诉状,对三菱综合材料株式会社、日本焦炭工业株式会社提起损害赔偿之诉。

对这种“和解谈判”,中方是有原则立场的。

“这三项基本原则不可撼动,绝无任何讨论余地!”一位律师团的负责人向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说。

THE END
1.山西历史:太原战犯管理所改造日本战犯纪实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关押在太原战犯管理所的日本战犯当年在中国,尤其是在山西所犯罪行:残杀中国人14251名,伤害中国人1969名,逮捕并拷打中国人10173名,奴役中国人12233674名;烧毁房屋1078处共19264间、寺庙4座、村庄4个、粮食2672510斤;破坏房屋192处共993间、寺庙43座;掠夺牲畜11236头、粮食431778479斤、煤炭533458...http://www.tydao.com/2009/90901/ws90901zhanfan.htm
2.日本人印象中的中国人?转自龙腾AcFun弹幕视频网日本人印象中的中国人?转自龙腾 文章>生活>杂谈 阅读量:108754 评论:298 1154 0 传说中的猫妖 UP主 2015-4-5 译文简介 倒不会觉得中国人都留着长辫子。。。只不过印象中,中国都是穿着人民服的红卫兵的样子,伴之以宗次郎的陶笛作为背景音乐 译文来源...https://www.acfun.cn/a/ac1823612_2
3.榆树下讲关于日本鬼子的故事(10)琉球努力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主要是为了防范日本,事实上,早在十五世纪末琉球就遭受了萨摩藩的恐吓与勒索。一个世纪后,丰臣秀吉在日本崛起,他曾试图吞并琉球,后来改为财务勒索,要求琉球为“入唐”行动提供军事援助。面对霸道的日本人,琉球国王采用了“拖字诀”,他不说不给而是说国家穷没有钱。丰臣秀吉可不是一个好糊...http://www.cuncunle.com/content/1021489290200871
1.含泪活着:一位中国父亲在日本的15年“黑户”人生这部叫《含泪活着》的纪录片,曾经在日本引起轰动,感动无数日本人。 而这其实是一部讲述一个中国人在日本打工的故事。 今天这个故事,正是来源于这部纪录片,以及他的一些采访报道。 1 1970年那一年,丁尚彪16岁。 丁尚彪1954年出生于上海,16岁时正好初中毕业。但是,他却并没有得到继续读高中的机会,而是和他的千千...https://www.huxiu.com/article/343243.html
2.日本导演竹内亮的“非典型”中国纪实日本导演竹内亮的“非典型”中国纪实 竹内亮(右二)在黎黄陂路街头工作。长江日报记者许魏巍 摄 2020年即将过去,这一年,武汉成为全世界纪录片创作者的聚焦之处。在难以计数的作品里,日本导演竹内亮的《好久不见,武汉》脱颖而出成为“爆款”,并被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点赞。https://hb.cri.cn/n/20201225/28eb4bb2-eab3-8acb-33fe-1c543e00f08a.html
3.这部充满泪水的教科书式励志电影,今人应好好看看一位家庭主妇给富士电视台写了一封信,留下了这么一句话:“哭着看完,我的心灵像被洗过一样,知道什么是家人的爱。虽然外国人在日本非法滞留是一种犯罪,但是我更理解不少中国人在日本努力的目的与追求,尤其是为了家人任劳任怨的情怀。”更多的人却说,从主人公身上懂得了什么叫“品格”,与贫富贵贱无关。还有想...https://www.meipian.cn/2ymv19b7
4.几部讲日本军人爱上中国人的真实故事,小说,电影(1)一名日本兵好人爱上中国慰安妇袁竹林并救了她的真实故事 (注 配图中人物非本文主人公,是另一名武汉的日本兵和中国女子,因主题相似所以贴一下) 袁竹林1922年农历五月十六日生于武汉。父亲袁胜阶,母亲张香之,由于生活贫困,父母无法养活女儿,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被送人做了童养媳,两个妹妹也先后送人做了童养媳 ...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769507/discussion/51955872/
5.华人“黑工”感动日本生涯诠释“中国式父爱”近日,一部名为《含泪活着》的纪录片在日本各地空前热播,掀起了一股“感动大潮”,网上的观后感言多达400多万条。片头有这样一句:“在连续3年每年有3万人自杀的日本,有这样一位中国父亲在顽强地含泪活着!”该片改变了许多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误解和偏见。片中主人公是一位漂泊东京打工15年的上海男人。从一个连合法身份...https://www.gqb.gov.cn/news/2011/0216/22071.shtml
6.你在日本经历过哪些事情的体验不如中国?1玉是一个还是一斤APP的使用度/普及度?互联网?手机上的移动智能生活...我真的不知道应该用个什么词来概括。。。 去年,我两个日本朋友来北京玩。在街上我用滴滴打车,两个人就惊叫起来了:这是什么黑技术!你竟然可以定位显示附近的车辆!就这样司机就打电话过来接你啦?。。。 我...https://blog.csdn.net/GarfieldEr007/article/details/51891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