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想浏览中国自主品牌出口车型,可以为您切换到易车国际站。
1019
说到赛车文化,肯定免不了要提起《头文字D》——我指的是动画,电影版那个看看明星就好了,赛车的部分实在是不提也罢。
日本这个岛国70%都是山地。山多,山路就多,征服山路也就成了日本赛车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曾经每到夜里,榛名山反而更加喧闹,这座山就是那部大名鼎鼎,激起了很多少年漂移梦的动漫《头文字D》的背景地原型。
榛名山是日本关东地区群马县境内“上毛三山”之一,其他两座是赤城山和妙义山,也就是动漫中另外两位角色高桥凉介和中里毅的大本营。除此之外,群马县中山道上的碓冰峠、栃木县日光的イロハ坂也都曾经是夜间飙车的重灾区,只是现在几乎已经绝迹了。
为什么要飙车呢?
这一切要追溯到50年前。东日本有一条高速公路叫“东名高速”,东京到海老名收费站中间有长达30公里的路段,笔直而且宽阔,于是在1970年代,一群追求马力和速度的“疯子”就在这条路上孕育了日本地下飙车文化。
那时只有极少数有钱人能玩得起改装车,他们当中的头目创办了一个组织叫“MIDNIGHT”,也就是各位都熟知的“湾岸午夜”。
这个组织的成员选拔非常苛刻,在湾岸线上开到250公里的时速才可以申请成为准会员。想要成为正式会员,还要接受一年的观察和选拔,入会成功率仅为10%。
成为准会员开始就要严格遵守组织的规定,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不能给社会车辆及行人造成任何哪怕一点点的麻烦。第二条关于隐私,组织成员不得透露其它会员的身份信息。同时组织规定,只要发生一次事故,马上解散。
这些驾驶大马力改装车的成员,在日本的高速公路上开出过250-350公里的时速。1999年,有位醉酒驾驶的摩托车暴走族追逐MIDNIGHT俱乐部成员,造成了严重事故,俱乐部因此解散,组织里的成员也不愿再多提起曾经的过往。
如果你想去日本体验街头赛车文化——那基本不可能,即使有日本承认的驾照,现在对街头飙车的管理也十分严格。比如在榛名山的山路上设置了波浪路,车速根本就提不起来。晚上也会有警车巡逻,专门打击非法飙车。
当然这并不妨碍我们去看,比如围观大黑PA聚会就是最好的途径。著名的大黑PA聚会其实就是在横滨DaisanKeihin高速公路的一个停车区举办的聚会活动,小规模的经常有,新年大聚会选在每年第一个周日。
这里能停100多辆车,而PA的意思是停车区(PARKINGAREA)。将聚会地点定在这里正是因为从横滨、东京或者川崎过来交通方便,停车场里采光也好,方便大家看清楚彼此。日本大小改装车聚会不胜枚举,大黑PA之所以最有名,是因为周期稳定,民间玩家从各地赶来自发参加活动,规模甚至超过了改装车展会。
日本的改装文化与其深厚的汽车文化密不可分,强大的汽车工业以及有着广泛群众基础的赛车运动,使得日本的改装文化不需要太多推广,就已经在民众之间非常流行起来。日本人将改装文化渗透到了汽车产业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文化早已深入人心。
但是日本对改装汽车并不是一直都这么包容的,90年代初,日本政府打压改装车的决心绝不亚于现在的中国,当时甚至规定厂商生产的汽车最大马力不超过280匹(该限制在2005年被取消),且将车辆的极速定在了180km/h。
当时原厂的改装部门如日产的NISMO,即使这距离它们的表底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它们的急速也只能到180km/h。
到后来有一批优秀的改装产品诞生并且得到了日本政府的认可,汽车改装才慢慢合法化,日本跑车市场也诞生了如被称为“战神”的NissanGT-R,因其优越的性能加上极高的改装潜力,GT-R不断在赛道上叱咤风云。
还记得你计划一次日本旅行时的初心吗?是为了满开的樱花、见顷的红叶,还是照亮满天的烟火、厚厚的白雪?当你感慨日本城市的繁华,享受古刹的静谧,或将一块新鲜上好的金枪鱼大腹入口之时,你是否注意到流淌在这个国家道路上的汽车是怎样一种存在?也许下次你计划旅行的初心,就是为看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