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工程的测量模式的水平直接决定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影响了测量结果的精度。铁路工程的测量精度是工程中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测量精度可以有效的保证铁路设计、施工、运营等多个环节的工作。现有铁路测量工作的问题主要是体现在测量结果错误、测量资料处理不当等方面。要想提高工程测量精度,就必须对现有测量模式进行该技能,通过科学合理的手段,简化测量环节,提高测量工作的规范性。与此同时,提高测量内容的可控性,提高测量质量,保证工程顺利进行。工程测量人员需要制定先进的测量方式,采用先进的测量方法,对精度标准进行合理的制定,改善现有的铁路测量方式与测量流程。
现行铁路测量流程的主要内容为航测、线路等各自具有不同的国家等级控制,相对为两个独立的系统。航测通过外业与制图,提供相应的供给线路,并且作为初步设计阶段的示意图。航测与线路测量的系统不同,其测量后放到地面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系统由于既有误差,所以航测的数字化与电子化难以更换的参与实质性的设计工作当中,难以实现勘测一体化。
要想消除上述的测量误差问题,就需要建立新的测量流程,改变以往传统的测量方式。第一,要实现一次布网。对初测导线、控制点、定测交点等进行合并,并且进行五等水准的测量。对于后续的航测工作,要以此为测量控制的依据,从而消除国家等级点加密误差、初测导线误差、定测交点测量误差等误差的影响。采用一次布网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消除地形图与同名地点的系统查,降低测量程序的工作量,简化测量工作,使测量资料清晰明确,便于管理。第二,要从一次布网的控制点中进行直接的中线测设。以往的中线测量工作主要以实地测设为基准,积累了很多的定测交点测量误差。在一次布网进行中,对控制点采用先进的GPS、全站仪等设备,可以跳过定测交点与初测导线的测量。这种测量方式可以将测量误差控制在几厘米之内,并且与实测线路上的选线达到精确的吻合。采用这种理论坐标控制的测量方式,可以有效的避免长距离测量中造成的误差积累,减少转点。在测量过程中,可以随意进行切入测量,不会出现锻炼的现象。这一特点可以更换的应用在复杂工程当中。
四、结束语
我国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工作的开展,有力的为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在铁路工程测量工作改革当中,工程测量人员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铁路测量工作进行改进。高铁时代对于铁路测量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铁路测量工作需要进行积极的自身变革,与铁路发展实现同步,从而为铁路工程的建设提供良好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范谧,方红英.在线路控制网中内插高精度施工控制网的切线不变准则[J]铁道勘察.2006(03)
[2]陈新焕.铁路工程测量的发展与创新[A];2006年铁道勘测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
因此,本文从高铁运营管理调度优化的视角出发,通过对京沪高铁指挥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基于调度员视角,对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流程进行优化,从而实现提高高铁运营调度管理效率的目的。
二、京沪高铁运营调度指挥现状
京沪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是在现有铁路调度指挥模式基础上进行调整得到的。而现有的铁路调度指挥模式的形成受到设备、观念、运能等情形的限制。因此,高铁照搬这种调度运营指挥模式就显得捉襟见肘。
1.京沪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流程
京沪高铁调度指挥采用的是二级指挥模式,其大致指挥流程是: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支撑,调度指挥中心和高铁调度所负责总体调度指挥,下级各调度单位负责相应调度工作的上下两级指挥模式。其中,上级负责总体指挥,下级负责实际运行并向上级汇报实际运行情况,具体如图1所示。
图1现有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流程图
2.高铁运营调度指挥存在的问题
(1)主导思想不适合高铁运营调度
总体来说,我国铁路客货运输能力还无法充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从而使得京沪高铁形成以了“行车指挥为核心,发挥运输潜能为指导,满足客货运需求为目的”的主导思想。其主要表现为:缩小列车运行间隔;加快列车周转,提高列车行驶速度;以保畅通为首要任务。
上述指导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一味追求列车开行对数指标来达到满足旅客需求的目的。而高铁服务产品的设计是铁路企业和旅客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因此,如果不考虑旅客的真实需求,不努力满足旅客需要,将会降低高铁的运营调度效率。
(2)运行图编制方案和列车开行审批手续上存在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铁路路网运输都是统一运用的。即执行统一的列车运行图、列车按统一的车流路径运行、货物列车按统一的列车编组计划进行编组。
(3)岗位分工和调度指挥信息传递渠道存在问题
京沪高铁的开通,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局面。由于存在主导思想和运行图编制方案、列车开行审批等问题,导致在对高铁运营调度岗位设置上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列车调度员80%以上的工作量是安排与指挥调度区段管内的调车作业及货物列车的运行。
综上所述,对高铁运营调度指挥进行优化,以提高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效率,显得十分必要。
三、高铁运营调度指挥优化研究
1.转变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指导思想
针对目前高铁运营调度作业和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需要转变的是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指导思想,即从原来的以“保生产”为目的向以“服务旅客”为目的转变,从而彻底从现行以行车指挥为核心的主导思想中解放出来。
2.下放运行图编制权限,简化列车加开、停运手续
3.明确岗位分工,确保指挥信息顺畅
随着高铁运营调度指挥的主导思想由“列车运行组织”向“以客运服务为核心”的转变,铁路局调度所内部各调度员岗位分工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主要表现为:
(1)客运调度员不再直接指挥车站;
(2)动车调度员不再直接指挥随车机械师;
(3)列车调度员直接指挥车站客运值班员、随车机械师和列车长;
(4)调度所各岗位调度员接受客运调度员指挥;
通过上述岗位分工以后,以图2为总体指挥流程进行高铁运营调度,实现提高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效率的目的。
图2优化后的高铁运营调度指挥流程图
本文通过对现有关于高速铁路运营调度指挥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分析,并基于作者在北京铁路局调度所的实际工作经验,整理出了京沪高铁运营调度流程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未来高速铁路发展为导向,以客运服务为核心,提出了转变现有高铁调度运营的指导思想,通过下放运行图编制权限以及简化列车加开、停运手续,通过对调度员的岗位进行合理分工,以实现满足日益增长、变化多样的旅客需求。
[1]王健.高速铁路调度问题及对策[J].郑铁科技通讯,2011,2:32-36
[2]吴昊.高铁调度工作实践的探讨[J].西铁科技,2012,3:25-26
[3]王东海.基于调度员视角的高铁调度管理效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硕士论文,成都,2011
[4]赵春雷,刘志明.高速铁路调度指挥体系的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10,6:15-18
[5]徐汉强.高铁调度标准化管理体系构建探讨[J].上海铁道科技,2012,4:9-11
关键词:铁精矿;品位;回收率
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钢铁的依赖非常明显,作为制造业大国,每年钢铁的销量居全球首位,但是铁精矿的生产效率和品位都不高,选矿厂的档次也有很大的差距,水平参差不齐,影响了钢铁行业的发展。而我国的经济正面临着转型,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向集约化转变,钢铁的产量要保证足量、质量高,维持工业的发展需要。研究提高铁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有效途径具有现实的意义,以下将做简要的论述。
二、铁精矿品位生产中存在的不足
当前,许多铁选矿长没有自己的矿山,企业规模小、设备陈旧、选矿工艺落后,直接导致了铁精矿品位过低,销售的价格也低,处于薄利发展的困境中,不利于持续发展。虽然我国的钢铁销量在逐年的递增,但是铁精矿的品位不同,影响了整体的价格,铁精矿市场的行情并不好。许多选矿厂的磨前破碎矿石粒度在25mm左右,极大的降低了磨矿的效率。磨机的精度较高,要将粒度为25mm的粗矿磨细到0.08mm,其效率非常低,并且耗电严重。某些选矿厂在粗破碎系统中加入一道细破碎系统,使矿石的粒度从25mm降低到10mm,这样进入磨机细磨就可以极大的节省电量,并减少对衬板、球磨机等构件的损坏,提高了铁精矿选矿的效益。但是目前我国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小选矿厂,设备和工艺都相对落后,属于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利润低、能耗大,不符合未来发展的需求,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三、提高铁精矿品位的研究
1.选择节能、高产的设备
要提高铁精矿的品位,重要的措施就是选择高产、节能型的设备,在设备的选型时没有一成不变的,可以依据选矿厂的实际环境,考虑破碎机内的锤头、衬板的消耗量、耗电量等因素,并要减少维护次数,延长维护周期。如衬板的消耗材料,传统的衬板多为金属材料,可以考虑采用高耐磨性的橡胶,内部采用金属骨架的方式,使用周期从一周提高到两个月,降低了维护费用和更换部件的费用。如锤式破碎机,无论是立式还是卧式的,锤头的使用寿命都过短,可以根据所选矿石的特性,来配置锤头,尽量提高其使用寿命。
2.减少过磨粉、提高铁精矿的分级性能
某些选矿厂的矿粉细磨后直接进入磁选机,没有经过分级处理,结果矿粉的粒度不均匀,矿粉过粗品位低,矿粉过细磁场的吸附强度又不高,导致铁精矿的品位低,跑尾现象严重。因而需要减少过磨粉,对铁精矿进行分级,不但可以提高精矿的品位,而且能提升磨机的磨矿效率。铁精矿的分级方法较多,其中螺旋分级机较为传统,方法简单,但精度略有不足,因而一般在初始阶段采用螺旋分级机,在其后加入高频细筛,如高频振动筛分级处理。还有一种分级设备为水力旋流器,能多矿粉粗细分级,提高磁选前的矿浆浓度。
3.改善球磨机
目前选矿厂使用的磨机为球磨机,主轴承的运转阻力大,耗油量高,并且维护困难,尤其是需要经常更换衬板,影响生产进度,因而改善球磨机的性能具有现实的意义,可以从多个方面着手:其一,改进主轴承的材料,由于目前的主轴承大多为巴氏合金瓦轴承,需要改进材料工艺,使之更加耐磨,疲劳特性更好;其二,进行定期的,可以采用干,既取得了好的效果,又延长了的周期;其三,改善球磨机内部部件的性能,尤其是衬板的性能,衬板容易磨损弯曲,因而可以考虑采用橡胶衬板,可以减少撞击,并延长使用寿命。
四、提高铁精矿的回收率
1.技术改造
要提高铁精矿的回收率,必须改变以往粗放式的生产模式,对选矿的整个流程进行技术改造。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如在一段扫选的泡沫处增设淀粉加药点,其根本的作用是加强了铁矿物扫选阶段的上浮,将减少了铁矿的流失,降低尾矿的品位。提高铁精矿的回收需要从整个流程进行改进,如破碎阶段分步骤进行,磨细阶段分级进行,尾矿的处理,尾矿品位的质量检验等,只有从各个方面着手,才能提高为铁精矿的回收率。
2.确定浮选的最佳浓度
3.确定浮选药剂的最佳用量
浮选剂的最佳用量对浮选的效果影响非常大,也一直是难以把握的技术,尤其是对于铁精矿的品位和回收而言,针对这种情况,需要对试验和生产进行详细的记录,分析每一次的数据,如PH指标、活化剂用量、抑制剂玉米淀粉等,研究相互之间的影响和关系,寻找最佳的用量,可以为浮选质量的提高做出重要的参考。
4.温度控制
适宜的温度能提升铁精矿的回收率,尤其是需要进行温度的实验,摸索出最佳的温度,如在春夏两季将温度控制在32摄氏度为佳,而在冬季将温度控制在34摄氏度为佳,温度的控制要根据矿厂的实际情况加以考量,寻找合适的控制方案。
五、结束语
[1]袁怀雨;胡永平;刘保顺;李克庆.优化铁精矿品位的意义与方法[J].金属矿山.1998-09-15.
[2]袁怀雨;胡永平;李克庆.采用高效选矿技术提高和优化铁精矿品位[J].金属矿山.2002-01-15.
[3]李克庆;秦元萍;刘保顺;袁怀雨.铁精矿品位优化通用系统[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02-25.
[4]吴雪红.提高密地选矿厂铁精矿品位的试验研究[J].矿冶工程.2013-12-15.
【Abstract】Inthe"internet+"socialbackground,howtoimprovethecompetitivenessofrailwayenterprisesthroughthedevelopmentofe-commercehasbecomethefocusofenterprisemanagers.Basedonthis,thisstudybasedontheenvironmentof"internet+",throughlistingtheinnovationcasesoflogisticsmarketingmodelinShanghairailwaybureauandKunmingrailwaybureau,presentsthenewinnovationmethodsofmarketingmodeforrailwayfreightlogisticsunderthe“internet+”environment,inorderto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logisticsindustryofrailwayfreightinChina.
【P键词】互联网+;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
【Keywords】Internet+;railwayfreightlogistics;marketingmode
1引言
“互联网+”作为21世纪以来所提出的互联网产业新型发展形态,主要是指在知识社会的发展和作用下,推动互联网形态所演变出的一种新形式,对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此社会背景下,铁路货运物流作为我国物流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其当前的营销模式进行分析时,发现传统的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存在诸多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铁路货运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由此可见,如何实现“互联网+”环境下的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下的必然趋势。
2“互联网+”环境下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民航以及管道运输等交通方式的不断优化和发展,使我国的铁路货运物流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
一方面,由于受到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影响,我国以电子工业以及加工组装工业等为主的运输需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而使现有的运输模式出现了轻、短、小的主要特点,而客户的需求也更为多样化。在“互联网+”的背景影响下,越来越多的配送中心以及物流中心成为了我国物流产业中的主体,并逐渐替代了传统的物流货运方式,严重阻碍了铁路货运产业的健康发展。
另一方面,受到铁路自身运营特点的影响,负责货物运输的企业货主只能在铁路现有的运输组织模式的要求下进行货物运输,这使铁路货运物流出现了效率低、服务水平低等主要问题,无法满足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3“互联网+”环境下的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案例
铁路货运营销模式的创新成为当前“互联网+”背景下的必然要求,上海铁路局和昆明铁路局的创新实例恰恰顺应了现代化物流下的转型发展的潮流,为铁路系统整体的转型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为了积极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物流需求心理的不断变化,上海铁路局一方面改革并创新了营销策略,组织专员负责货运营销,以苏北地区为核心成立了多个营销团队,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另一方面积极拓宽现有的客户范围,优化运力配置、均衡织织运输,与其中的大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货物运输上量增收。
与此同时,昆明铁路局也试图通过对40项货运营销项目的推广,实现铁路货运物流模式的综合创新。在“稳黑增白、散货入箱、公铁联运、口岸运输”核心战略的基础上,挖掘出了更多的基础货源潜力,从而开发出更多的产品种类和市场。并针对已有的基础货源,通过稳定货量、增加货量等方式,避免基础货源流失现象的发生,挖掘出了更多的货物增量空间,以此来确保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其所拥有的基础货源稳中有升。
4“互联网+”环境下的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途径
二是创新价格调节机制。针对大宗货物例如煤炭、钢铁等对铁路的依赖性,适当提高此类货物的运输价格,通过对此类货物的价格调节,不仅不会对其日后的促销产生影响,同时也将提高铁路货运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发挥出铁路货运所制定的价格优势。而针对部分市场竞争较为激烈的货物,铁路货运企业则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情况以及其他货运物流企业的价格等实现对价格的合理调节,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也可以采用不同的价格激励策略,从而对不同线路的运输进行定价。
四是创新营销渠道。首先建立海、陆、空多式联运模式,通过与其他运输模式的有效联合,从而实现对托运程序的深入简化,实现无缝对接,以此来提高铁路货运的工作效率,实现对营销渠道的创新。其次,建立综合化的物流基地,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互联网+”技术,实现对货物包装、运输以及接受等流程的综合化管理提高现有的工作效率。最后,加强与陆上其他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经营,以此来实现对营销渠道的拓展。
5结论
随着我国“八横八纵”等铁路战略规划的提出和实施,我国的铁路部门逐渐成为了日后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而这也要求通过对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从而实现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的全面发展。互联网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现代化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对GPS、固定和移动通信等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铁路货运物流的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同时也将提高铁路货运物流在运输市场中所占的地位。通过该研究对“互联网+”环境下的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案例分析,将为我国铁路局内的物流营销模式创新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持,促进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的科学化完善。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铁路的需求越来越大。无论是人们的出行,还是物资的运转,都比过去几年要频繁得多。随着铁路这几年设备的不断更新、新技术的大量应用,铁路的运输能力也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增长,主要表现在旅客列车速度的大幅提高和货物列车载重量的提高。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铁路应及时的和有计划的采取加强运输能力的措施,不断提高铁路运输能力。
1什么是铁路运输能力
铁路运输能力是铁路通过能力和铁路输送能力的总称。
1.1铁路通过能力
通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铁路固定设备、机车车辆的合理运用。因此,通过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技术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的改善而提高。
1.2铁路输送能力
通过能力与输送能力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通过能力在机车车辆等固定设备和行车组织方法一定的条件下是不变的,但是它的发挥程度却也取决于人员等活动设备,受到其制约。因此,输送能力应小于或等于通过能力。
2我国铁路目前运输能力的现状
我国铁路里程占世界里程的6.5%,然而却完成了世界客货周转总量的1/4以上,其中客运量为27.3%,货运量的24.8%。如此超负荷的运输量对铁路部门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据铁路部门统计,2003年到200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每年增加两亿吨以上,是铁路运量增长最快的时期。但我国目前运能非常紧张,全路每天的请求车满足率总体只有35%左右,“部分去向的满足率很低”。目前,全国各地每天向铁路部门申请车皮的数量已达28万车至29万车,但铁路部门每天最大装车能力仅在10万车左右。究其原因,一是近几年我国煤炭、电力以及建材等大宗物资运输需求非常旺盛,而2003年至2007年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年均增长8.7%,低于全国GDP增幅以及煤炭、钢铁产量和发电量的增幅;二是目前铁路正处于大规模路网建设阶段,新线建设形成运力需约4到5年周期;另外,虽然全路总量增长较快,但分布很不均衡。
从客运的角度看,每当春节、“五一”、“十一”等节假日、黄金周期间,绝大多数主要火车站都人满为患,有时更会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运输能力不足更是表现的更加突出。
3提高运输能力的措施
3.1提高铁路通过能力
3.1.1提高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载重量。
对于旅客列车,侧重于研究速度的提高,如城际动车组的开通,极大的提高了列车的运行速度,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缓解了通过能力紧张的局面。同时,也间接的缓解了既有线的压力。
对于货物列车,由于车辆构造加之装载货物的原因,速度提升的空间不大,所以要侧重于研究载重量的提高。大秦线万吨列车的开行,证明提高列车载重量对于提高铁路通过能力有着显着的效果。
3.1.2采用新的技术设备和加强现有的技术设备。
近几年来,铁路陆续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新设备,如分散自律调度集中系统(FZk-CTC)、TDCS等,这些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极大了提高了铁路运输效率,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3.2提高铁路输送能力
3.2.2关心职工生活,使他们以站为家,解除后顾之忧。单位对职工的态度,就是职工对待工作的态度。在我国,部分铁路中间小站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文化娱乐设施落后,造成职工文化生活单调。所以,中间站上级管理部门应该关心职工的工作与生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这样才能使他们感受到温暖,才能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特别是目前由于全路对安全问题的严抓、严管,而且处罚得也比较严厉,造成部分职工思想压力过大,情绪容易波动,车务段应引起重视,并正确加以引导。
4结束语
铁路在我国运输业中起着主导作用。据统计:在我国现代化运输方式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和货物周转量中,铁路分别占34.7%和32%。所以,提高铁路运输能力,对于巩固国防、发展生产和满足人民旅行的需要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