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出院、转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医教科入、出院、转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1病人出入院工作制度
1、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由经治医师提出,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转院,应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2、原则上应逐级转院,新农合病人需跟患者或患者家属讲明不按照规定办理逐级转院手续可能出现报销费用减少的情况。若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转院病人,病人或家属需到医保办和分管院长处办理相应的医保转院手续。急性传染病、麻风病、精神病、截瘫病人,不得转外省市治疗。转院制度一、转往他院14转院制度
3、转出科室应正确评估病人在转送途中的风险,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载。做好与病人或家属(监护人)的告知谈话和签字工作。如估计病人在转院途中有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留院处置,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病员转院时,应写出院记录或病情简介,并随病员转去。或联系120来院接受病人。
5、若患者或家属提出自动转院的,经治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载,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病程记录中写明“要求自动出院”字样并签名。经治医师应书面提供该病人住院期间的病历摘要。转院手续由病人家属自行联系解决,按自动出院处理。转院制度5、若患者或家属提出自动转院的,经治医师应在病程记16转院制度二、转入我院
1、外院通过会诊要求转入我院的病人,会诊医师应对病人情况进行评估,非危急重病人,向科主任汇报,经科主任同意并落实床位后,方可转入。危急重病人必须事先向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汇报并落实床位,经批准后方可转入。会诊医师同时应对转送途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如估计病人在转院途中有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转院制度二、转入我院17转院制度
4、在我院就诊≥3次仍不能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诊治的;5、病情复杂,医疗风险大、难以判断预后的;6、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需转入专业防治机构治疗的;7、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况。上转指征4、在我院就诊≥3次仍不能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诊治21下转指征(二)下转指征有下列情形的医师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后,我院可将其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或管理:1、普通常见病、多发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诊治的;2、诊断明确的患者,处理后病情稳定,已无需继续住院但需长期管理的;下转指征(二)下转指征22下转指征
3、各类手术后病情稳定,仅需康复医疗或定期复诊的;4、各种疾病晚期仅需保守、支持、姑息治疗的;5、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况。下转指征3、各类手术后病情稳定,仅需康复医疗或定期复诊的;23双向转诊基本原则二、双向转诊基本原则
双向转诊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分级诊治原则(二)资源共享原则(三)患者自愿、保证安全原则(四)专科特色原则(五)连续治疗管理原则双向转诊基本原则二、双向转诊基本原则24转诊程序(一)签订转诊协议
我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上级医院签订双向转诊协议书(附件1),明确转诊流程、技术支持以及明确双方责任义务,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二)签署转诊同意书
符合转诊指征的,确定转诊后,与患者应当签订书面转诊知情同意书(附件2)。转诊程序(一)签订转诊协议25转诊程序(三)填写双向转诊单
我院在上转、下转前,均需填写双向转诊单(附件3)。上转病例时应提供前期诊疗信息;下转病例时应提供检查结果、后续治疗方案及康复指导方案。(四)全程管理
甲方代表签字:乙方代表签字:
年月日年月日
27
28
29
30转科交接管理制度一、危重病人转交接登记制度
1、急危重症患者经急诊抢救后,需收入ICU治疗,医生开具住院证。2、急诊护士联系ICU主班护士,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3、患者家属办好住院手续后,急诊护士为患者戴上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和药物。急诊室与ICU交接登记制度1、急危重症患者经急诊抢救后,需35急诊室与ICU交接登记制度
4、急诊护士和医生一同将患者转送至ICU。5、急诊护士和ICU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和药物等。6、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同ICU接诊护士双签名。7、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ICU,以备核查。急诊室与ICU交接登记制度4、急诊护士和医生一同将患者转送36ICU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6、ICU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患者的腕带、各种管道、病历资料和药物等。7、ICU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同普通病房护士双签名。8、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入病房,以备核查。ICU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6、ICU护士和普通病房护士交接患38手术室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8、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师、手术医师共同将患者送回病房。巡回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的衣物、病历、X线片、皮肤情况等,核对后在接送患者核对单上签名,在全麻患者未清醒前,麻醉师不得离开病房。9、接送患者时,注意患者安全。尤其是特殊患者,如:神志不清、严重外伤、休克等随时有病情变化的患者应有一名医师陪同护送至手术室,以保证患者安全。手术室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8、手术结束后,由麻醉师、手术医师41再见再见424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47.成功不是靠梦想和希望,而是靠努力和实践.
48.只有在天空最暗的时候,才可以看到天上的星星.
49.上帝说:你要什么便取什么,但是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50.现在站在什么地方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往什么方向移动。
5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5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53.不断反思自己的弱点,是让自己获得更好成功的优良习惯。
54.垃圾桶哲学:别人不要做的事,我拣来做!
55.不一定要做最大的,但要做最好的.
56.死的方式由上帝决定,活的方式由自己决定!
1、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对不能诊治的病员,由经治医师提出,经科主任同意方可转院,应提前与转入医院联系,征得同意后方可转院。2、原则上应逐级转院,新农合病人需跟患者或患者家属讲明不按照规定办理逐级转院手续可能出现报销费用减少的情况。若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的转院病人,病人或家属需到医保办和分管院长处办理相应的医保转院手续。急性传染病、麻风病、精神病、截瘫病人,不得转外省市治疗。转院制度一、转往他院57转院制度
5、若患者或家属提出自动转院的,经治医师应在病程记录中如实记载,并由患者本人或家属在病程记录中写明“要求自动出院”字样并签名。经治医师应书面提供该病人住院期间的病历摘要。转院手续由病人家属自行联系解决,按自动出院处理。转院制度5、若患者或家属提出自动转院的,经治医师应在病程记59转院制度二、转入我院
1、外院通过会诊要求转入我院的病人,会诊医师应对病人情况进行评估,非危急重病人,向科主任汇报,经科主任同意并落实床位后,方可转入。危急重病人必须事先向医务科或业务副院长汇报并落实床位,经批准后方可转入。会诊医师同时应对转送途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如估计病人在转院途中有可能加重病情或死亡者,应待病情稳定或危险过后再行转院。转院制度二、转入我院60转院制度
4、在我院就诊≥3次仍不能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诊治的;5、病情复杂,医疗风险大、难以判断预后的;6、依据有关法律法规,需转入专业防治机构治疗的;7、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况。上转指征4、在我院就诊≥3次仍不能明确诊断,需要进一步诊治64下转指征(二)下转指征有下列情形的医师在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后,我院可将其转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疗或管理:1、普通常见病、多发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诊治的;2、诊断明确的患者,处理后病情稳定,已无需继续住院但需长期管理的;下转指征(二)下转指征65下转指征
3、各类手术后病情稳定,仅需康复医疗或定期复诊的;4、各种疾病晚期仅需保守、支持、姑息治疗的;5、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它情况。下转指征3、各类手术后病情稳定,仅需康复医疗或定期复诊的;66双向转诊基本原则二、双向转诊基本原则
双向转诊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一)分级诊治原则(二)资源共享原则(三)患者自愿、保证安全原则(四)专科特色原则(五)连续治疗管理原则双向转诊基本原则二、双向转诊基本原则67转诊程序(一)签订转诊协议
符合转诊指征的,确定转诊后,与患者应当签订书面转诊知情同意书(附件2)。转诊程序(一)签订转诊协议68转诊程序(三)填写双向转诊单
70
71
72
73转科交接管理制度一、危重病人转交接登记制度
1、急危重症患者经急诊抢救后,需收入ICU治疗,医生开具住院证。2、急诊护士联系ICU主班护士,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3、患者家属办好住院手续后,急诊护士为患者戴上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等,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和药物。急诊室与ICU交接登记制度1、急危重症患者经急诊抢救后,需78急诊室与ICU交接登记制度
4、急诊护士和医生一同将患者转送至ICU。5、急诊护士和ICU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和药物等。6、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同ICU接诊护士双签名。7、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ICU,以备核查。急诊室与ICU交接登记制度4、急诊护士和医生一同将患者转送79ICU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