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张华女士的发布介绍。接下来是提问环节,请媒体朋友就发布的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举手示意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现在开始提问。
中广中文网记者: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就业流动性增加,今天在这工作明天在那工作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这次发布的“高效办成一件事”中有一项省内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免申即享”服务,能否详细介绍一下?
马青:
职工医保关系转移是指参保人在跨统筹地区流动就业时,将其在原就业地的职工医保信息记录随本人转到新的就业地,从而保持医疗保险参保和待遇享受的连续性。通过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参保人员的缴费年限可以累计计算,这意味着无论参保人在哪个统筹地区参保,其缴费年限都会得到认可和累积,使参保人能够在新的参保地继续享受医疗保险待遇,并达到享受医保退休待遇的缴费年限要求。
山东商报记者:
现在到外地看病的情况很多,请介绍一下异地就医备案具体有哪些办理渠道?
张华:
一是窗口办理。参保人可到我市任意医保经办服务大厅来办理,全城通办,现场阅读备案告知事项并填写个人承诺书后,由医保窗口经办人员为其现场办理备案。
青岛新闻网记者:
请介绍一下我市如何推进门诊慢特病病种资格认定“高效办成”的?
一是能免尽免“零材料”。通过加强多部门沟通对接和信息共享,结合疾病临床治疗路径等,推动经办模式由患者个人“申请办”向医院主动“帮代办”、从“出院办”向“提前办”转变,实现了部分病种的“零材料”申办。例如,已在山东省精神障碍信息系统登记随访的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免材料直接由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等19家精神专科医院办理“严重精神障碍”门诊慢特病病种的即时审批。因动脉支架植入、心脏瓣膜置换、心脏搭桥等手术住院的参保患者,以及需要申办“恶性肿瘤门诊治疗”“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的参保患者,都可以在青医附院等29家治疗医院免材料申请,实现了门诊慢特病待遇的“免申即享”。目前,已通过该途径办理业务1.4万余笔。
二是即时办理“零时限”。恶性肿瘤、尿毒症透析治疗等重特大疾病治疗费用高昂,患者及家属不仅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更要面对沉重的费用负担。聚焦重特大疾病患者所需所盼,为避免因办理时限问题增加费用负担,将恶性肿瘤等47种治疗急需、费用较高的病种放至57家医疗水平较高、群众就医量大的医院进行“零时限”办理,每年约有2万余名患者就诊结束时直接在医院进行门诊慢特病申办,无等待周期,办理当日即可享受待遇。下一步,将继续扩展门诊慢特病院端“一站式”办理病种范围,让更多参保人享受到即时、便捷的医保服务。
四是便民服务“零距离”。充分发挥定点医疗机构分布广泛、在一线服务参保患者的优势,依托全市263家定点医疗机构建立医保工作站,将门诊慢特病申办业务下沉到基层办理,构建起“15分钟医保服务圈”,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服务便利,大大方便了群众特别是老年人就近办理医保业务。
媒体朋友们:青岛市医保“高效办成一件事”,打造了多渠道、多途径、多形式的高效服务模式,为参保人提供自出生起全生命周期的医疗保障服务,展现了“青岛医保一生守护”的责任担当。特别是在国家医保局、省医保局医保服务清单的基础上,新增了参保职工普通门诊自由就医等多个高频服务事项,推出系列务实举措,努力贴近群众实际需求,解决群众现实问题,切实提高医保服务质效。请媒体朋友们充分发挥各自媒体的优势,认真理解、准确把握、宣传好、报道好,共同把系列惠民医保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本场发布会就到这里。再次感谢2位发布人,感谢媒体朋友参会报道,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