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0.29广西
档案年龄是指人事档案中记录的出生日期,也就是参加工作时登记的出生日期。身份证年龄是指公安部门核发的居民身份证中记录的出生日期,也就是户籍登记时登记的出生日期。
通常情况下,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应该是一致的。但是由于历史原因或者个人原因,有些人的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可能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针对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问题,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规定和措施,旨在规范和解决这一问题。这些规定和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规范办理年龄更正手续。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办理人事档案中出生日期更正手续的通知》的规定,对于因历史原因或者个人原因造成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情况,可以按照以下程序进行更正:
单位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
上级主管部门审核单位报告的情况,并向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提出书面意见。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根据上级主管部门的意见,决定是否同意更正,并将结果通知申请人和单位。
如果同意更正,申请人应当在15日内到公安部门办理居民身份证更换手续,并将新领取的居民身份证交给单位备查。
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在收到单位报送的材料后,对申请人的人事档案进行更正,并将更正后的出生日期通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如果缴费年限不足15年,可以选择继续缴费直至满足15年条件后退休领取基本养老金;或者选择一次性领取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缴费记录对应的养老金。
如果缴费年限超过15年,可以选择按照实际缴费年限计算基本养老金;或者将超过15年的部分转入个人账户,按照个人账户储存额计算个人账户养老金。
对于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人员来说,他们应该如何应对这一问题呢?有哪些注意事项和建议呢?
最后,他们应该积极参与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和完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尊重社会公平和法律规范。不要利用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的漏洞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也不要因为档案年龄和身份证年龄不一致而感到自卑或者受委屈。要相信国家和社会会给予每个人公正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