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江日语编辑二仔(@skillhan):一张图说明一切(暴露年龄)系列
有人说我水,我拼图拼了很久啊喂!你们说一下下面哪一部是水的?!!!
感谢那些年我的童年和青春有他们的相伴,感谢他们教会了我友情!勇气!希望!!!
那时候的广电总菊还那么给力;那时候下午放学听的还是“勇敢的少年快去创造奇迹”;那时候和小伙伴玩的还是“代表月亮消灭你”;那时候晚上幻想的还是我什么时候可以有一只皮卡丘;那时候还不知道原来桃矢哥哥跟雪兔是一对…………我先去哭会儿啊。
动漫万岁~!靠你们我还能再战500年。
沪江日语编辑要啊要(@Ara5yu):看完热闹看门道
说起动漫,我想扯一扯打开我新世界大门的作品《樱兰高校男公关部》。在那个买盗版DVD看动画的年代,樱兰是我追得最勤快的一部,根本等不到更新完啊,老板三集刻一张盘啊,奸商和助人为乐一线之间啊。恩,忆苦思甜完回正题,樱兰教会了那时的我很多新的东西。原来三角恋不是人类意淫的极限,后宫才是;原来男人间的情谊是件让人赏心悦目的事情;原来对于轻松校园喜剧来说,有一种走向叫虐虐更健康,因为最治愈的莫过于笑中带泪。更不要说,因为这部作品被科普了攻受、BI、SM、人妖和宝冢文化。是的,这就是一部可腐可少女有笑也有泪还会科普的好作品!(安利完,我撤,是不可能的。)本文将从樱兰的画面出发,以小见大地谈一谈日本动漫特别的叙事方式。(看我一本正经胡说八道,要喷,请轻喷)
日本动漫到底好看在哪里?题材、制作以及内容所表达的世界观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因素。而其中,最能够直观进行分析的就是其画面呈现出来的叙事方式。漫画式的表达、字幕的运用、隐喻的空镜头以及不同画风的切换这四点,是《樱兰高校男公关部》中突出运用的叙事方式,同时也是日本动漫常用的具有代表性的叙事方式。
漫画式的表达如下图可见,动画作品中会直接采用漫画式的表达来表现人物的情态。用对话框中出现的省略号表现人物对当前情况的无语;暗色背景中劈过思考中人物的黄色或白色的闪电,表现人物灵光一闪;黑线几条并列表现震惊、尴尬与无语,流汗表示紧张,两颊上的红线表示害羞,星星眼表示脑补中的期待;背景中布满文字直接表达人物心情,或是采用舞台灯光等等都是将漫画式的表达活用于动画中。
字幕的运用字幕在动画中的作用不仅是解释说明,还有表达言外之意以及吐槽的职能。和画外音的作用是相近的。
隐喻的空镜头用空镜头来暗示故事情节或人物心情,是电影常用的手段。而日本动漫很好地将其运用。在樱兰中,有两处非常好的隐喻空镜头。一处是用灯泡的亮暗来表现人心的变化,全亮的6盏灯表示男公关部的众人对女主角春绯的接纳。另一处是用画框表现凤家对静夜的教育和期待,要求他在有限的框架内画出精美的图画,而凤静夜却将整座墙面画满,表示他突破了别人给他设定的道路,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不同画风的切换这样做,虽然有时省钱也可能是一部分原因,而同时,也能更好地塑造丰富的人物形象表达其当时状态,也有助于情节的展开。
沪江日语编辑椰子(@yashino):关于动漫的一些豆知识
和日本人聊天时,如果对方说“アニメ見てます!anime我也看的!”,这时候你需要警惕对方是会去参加圣战(コミケ)的那一种呢?还是只知道《ONEPIECE》的那一种。
和中国人聊天时,如果对方说“日本动漫我也看的!”,这时候你需要警惕对方是会追番的那一种呢?还是只知道《龙猫》的那一种。
这次的主题是动漫,于是……我们来聊聊日本动漫吧~
动漫:动漫的字面意思是动画+漫画。
【动画(anime)】将animation省略成anime是日语造词,在日本,anime指所有国内外动画。除日本外,anime一般指日本动画,或者日本风格的动画。
(安利一部英语anime——《RBWY》)
【动画分类】SF(科幻),萝卜片(机器人),搞笑,魔法少女(变身系),恋爱,运动,萌,后宫,日常……客官你喜欢哪种口味的,日本都有!
【动画制作人员】監督(导演),脚本,人设,原画,作画监督,动画,上色,背景,摄影,声音(声优、效果音、背景音乐)
【自主规制】剧场动画里出现的「映倫」(映画倫理委員会)←理解为广电总局就可以了,TV动画有「放送倫理番組向上機構」(BPO)←理解为日本广电(ry,的自主规制。但是做成DVD卖就不用管这些了╮(╯_╰)╭一言以蔽之:想看无删减版的黄暴镜头?买蓝光吧!
【动画类型】
1.TV动画
一般每周一更新(25分钟左右,泡面番3分钟),或者每月一更新(如:刀语,每集50分钟)的动画。
TV动画一般以1季(3个月、13周)为一个周期(共12或13集),2季(6个月)半年番,4季(12个月)年番。
一集TV动画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
5秒警告:
テレビを見るときは部屋を明るくして離れて見よう」看电视时请保持房间明亮,和电视剧保持距离「インターネットでアップロードすることは違法行為なのでやめるように」网上下载动画是违法行为,雅美蝶。「本作品はフィクションであり、実在の人物事件とは関係ない」本故事纯属虚构
10秒导入部分:尼玛又拖剧情
1分20秒OP:跳还是不跳?
10秒赞助商:你喜欢主持人的棒读还是声优朗读?(废话)
1分30秒CM:哦,我们看不到
10分钟Apart:本篇上半部分
5秒logo:
1分30秒CM:哦,我们还是看不到
5秒logo
10分30秒Bpart:本篇下半部分
1分30秒ED:天了噜那个角色居然是他(她)配音的!
1分30秒CM:哦,跟我们无关
15秒下集预告:特色之一,结尾有福利系列
10秒赞助商
3.剧场版动画有独立的剧场动画作品,比如吉卜力,也有TV动画的剧场版,比如年年岁岁有柯南(剧场版)。TV动画的剧场版有番外(本篇延伸)、续篇(火影忍者结婚篇诶…)、总集篇(没错就是把TV的裁裁剪剪再美图一下,并不是)
4.OVA没有在TV也没有在剧场播出,直接出碟的作品。成本比TV高比剧场版低。有爱就买买买!
5.Web动画「OriginalNetAnimation」(ONA)
【日本动画历史】60年代:63年《铁腕阿童木》放松开始(据说日本人对“人形”机器人的执念从《铁腕阿童木》开始)69年《海螺小姐》放松开始70年代:《鲁邦三世》《哆啦A梦》《宇宙战舰大和》《世界名作剧场》(看银魂的童鞋应该很熟悉……海迪!)80年代:《福音小子》《超时空要塞》《足球小将》《龙珠》《相聚一刻》《棒球英豪》《圣斗士星矢》《AKIRA》《北斗神拳》(「お前はもう死んでいる」“你已经死了”「我が生涯に一片の悔い無し」“人生一片无悔”)90年代:《樱桃小丸子》《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蜡笔小新》《忍者乱太郎》《新世纪福音战士EVA》《攻壳机动队》《名侦探柯南》《魔卡少女樱》《数码宝贝》《游戏王》《ONEPIECE》00年代:《犬夜叉》《网球王子》《NARUTO》《死神BLEACH》《Keroro军曹》《钢之炼金术师》《凉宫春日的忧郁》などなど……
【漫画manga】不想喜欢的漫画被腰斩的话,去!买!原!作!
【二次元】动画、漫画、轻小说、舞台剧(2.5次元),动画杂志,广播,音乐,手办,游戏,卡片,周边……
【二次创作】同人:同人其实就是同好,你也觉得A萌?太好了咱们一起萌!我要写文!我要画画!我要剪视频!我要出cos!我要跪舔大大!或者你也觉得AB萌?太好了咱们一起萌!我要写文!我要画画!我要剪视频!我要出cos!我要跪舔大大!然后就是……到底是AB萌还是BA萌?滚!明明是AC!滚!明明是CB!你们都别吵,任意排列组合不都很萌嘛~住嘴你这个没节操的ALL党!
沪江日语编辑10号(@汤汤子):讨论中日两国动漫产业差距大的原因
回顾中国动画的辉煌时期,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童年的记忆。《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贝克舒塔》、《宝莲灯》等。
为什么有如此优秀的基础却出现了当今如此大的差距?除去早期新中国刚刚成立资金不足、文革、计划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等影响,现今社会上的各种因素依然严重阻碍着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
1、了解动漫的人不了解商业运作模式,反之亦然。做什么都需要钱,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动画上映同样需要各种资金的周转等。虽然在动漫领域是专家的人在商业方面却一窍不通,有钱的商人不懂动漫。两个方面脱节,也就无法成功。
2、动画主题限制,内容局限,面向的人群局限,社会舆论压力大。最近很多日本的动漫因为涉级不适合青少年的内容而被下架。中国动画从古至今就普遍低龄化,面向成人的题材几乎没有。这同时也是某些家长会批评说“为什么这么大了还在看动画”的原因。他们的眼里动画就是给小孩子看的,老大不小了还看动画就是不务正业,就是不成熟的表现。这是明显的思维定势,对于明明没看过却如此断然地下禁令的家长我也是醉了。中国一天不给动画分级,在内容丰富性上就永远赶不上日本。
另外关于社会舆论方面想多说几句。前些日子看到有报道称动画中有暴力等画面,导致小孩子模仿。因此而勒令整改,下架的动画包括国产的和进口的。类似的悲剧日本也曾有过(可百科【宫崎勤事件】)。而这个问题不仅限于二次元。日本著名男演员木村拓哉在日剧《GIFT》中扮演的角色玩蝴蝶刀。电视剧上映后大量青少年跟风模仿,还发生了伤害事件。媒体对本剧的批判铺天盖地,迫使剧组不得不删减木村玩刀的情节。一名学生刺死了老师,在向警方供认的时候承认自己是模仿木村在《Gift》里的角色。之后《GIFT》被永久禁播。然而所谓“不适合青少年的内容”是在现实生活中会实实在在发生的,是真是存在的。新闻也会报道,为什么一旦成为动漫等作品的素材就要被禁呢?好好地将问题反映出来,再通过各种手法给观众树立正确的三观不就好了吗?逃避永远解决不了问题。这个道理什么时候才能明白。
类似的原因还有很多,不胜枚举欢迎大家补充。前几年看到各大电视台充斥着抄袭山寨的低质量动画,真心觉得中国的动漫产业无力回天了。但近年看到了一些作品,似乎又重新燃起了希望。《秦时明月》、《中华五千年》、《魁拔》、《十万个冷笑话》、《龙之谷》等等。也许政策方面我们无能为力,但起码在山寨横飞的时候,我们能尽一己之力去扶持我们国家这个刚刚燃起星星之火的产业。
愿有生之年能盼得中国动漫产业再创辉煌。
沪江日语编辑:莫斯利安(@naaaana)我童年的那些回忆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便是看着日本动画长大,每天放学飞奔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守在电视机前,眼巴巴的等着播出。其中最典型的,不乏有《灌篮高手》、《秀逗魔导士》、《魔卡少女樱》等经典动画(还有美少女战士天地无双四驱兄弟三眼神童圣少女猫眼三姐妹晴天小猪………………)
到后来,网络慢慢开始发达,但还没强大到有bilibili在线和百度云的时候,流行买盗版碟,在挑花了眼的碟子内我好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原来我所接触到的,仅仅只是日本这个动漫产业大国内的冰山一角。
而自己开始学日语的源头,就是那会老爸某天带回家的一张碟,因为那张碟,便跌入“万劫不复”的日本坑。
那张碟是宫崎骏的《千与千寻》。
不能说是这部动画带给我多大的文化冲击,毕竟那时候的自己也只是个不懂事的小破孩,而十几年后的现在,《千与千寻》留给我的是挥散不去的余音。或许我也曾幻想过能够去到这一个梦幻奇异的世界,做一场美妙的梦,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做从没做过的事,好的坏的,都能成为成长的印记。
小津安二郎导演说过:电影靠余味定输赢。在此,再次膜拜宫崎大师。(噢,我了个槽,写的老娘眼泪都要飙下来了。)
反观我们,中国动画产业与日本动漫产业的发展期,两者其实相差不远。那为什么中国动画并没有发展起来?我们早期也有优秀的动画片,且不说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就最近的广电禁播部分日本动画一事,真的挺想问一句:我们的社会真的在进步吗?
打着血腥暴力之号封闭外国的资源之前,先考虑自己做的东西是不是够好我认为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们真的做得够好的话,为啥会有小孩子模仿国产动画喜洋洋中的片段去烧人呢?
WHY?
沪江日语编辑:噜噜(@Vichol1204)三次元党眼里的二次元
刚开始接到要写动漫的时候,我是拒绝的(对,每一次我都是拒绝的)。因为…我就是个活脱脱的三次元党啊!对于动漫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数码宝贝、神奇宝贝、XX宝贝……这可叫我从何下手?
在日本的动漫中,并不缺乏“怪物”这一元素,让我们来一组图↓↓↓
(哎?为毛都是黄色的!好吧这不是重点)
说它们是“怪物”,很多小伙伴要不开熏了,明明就很正常!(那是因为你看多了!但是,假如真的在生活中遇到了从未谋面的“它们”,第一反应应该是卧槽吧_(:з」∠)_
如果反观一下我们的动漫作品,可能不难发现:人就是人、鬼就是鬼、妖就是妖、动物就是动物。喜洋洋就是个羊,熊大熊二就是个熊。尽管被赋予了能说话、能直立行走的新生命,尽管它们已经不是“普通的动物”,但总是觉得拜托不了“原型”的束缚。
其实不仅仅是动漫作品,其他类型的作品中也并不例外。动物修炼成妖,而妖修炼了几千年即使修得人形也难以和人类和平相处,只因种族不同。种族不同怎么相爱?所以许仙白娘子以悲剧收场,聊斋里那么多人与妖的故事也不想哔哔了……
再说回动漫,我觉得动漫带给人的美妙之处,正是因为它能够实现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事情。作者也往往是将那种执念,或者说是那种寄托糅合在了自己的作品当中,然后传达给每一个看到这部作品的人。如果要说想要创造一个世界,一个自己所想所爱的世界,那恐怕只有在二次元实现了吧?
这也是我觉得日本动漫的魅力所在。没有束缚,也没有所谓的条条框框,世界万物都是平等的,大家共同拥有一个地球,存在即是合理。
小时候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我的数码宝贝为毛不来找我!为毛我不是被选中的孩子!!!!!
现在我想来,在我的记忆深处,好像有过那么一次,我遇到了一个长得很奇怪的东西。
吓得我急忙躲在了妈妈的身后,“妈妈…有妖怪…嘤嘤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