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关于印发2022年度《国门生物安全监测方案(动物检疫部分)》的通知(署动植函〔2022〕48号)食品法律法规食品法规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织牢织密国门生物安全风险监测预警网络,健全海关进出境动物疫病风险监测评估预警体系,严防动物疫病传入传出,有效维护国门生物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和人民身体健康安全,总署组织制定了2022年度《国门生物安全监测方案(动物检疫部分)》(以下简称《方案》)。现就做好《方案》实施工作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加强国门生物安全监测的重要性

各直属海关要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物安全建设的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生物安全法,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充分认识国门生物安全复杂严峻形势,深刻认识加强生物安全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入境检疫,强化潜在风险分析,优化完善监测预警网络,增强风险研判和预警能力,健全科学、高效的进出境动物疫病风险监测预警机制,进一步提高进出境动物疫病风险监测敏感性和准确性,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应对,切实筑牢国门生物安全屏障,坚决守牢国门关口。

二、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方案》实施

(一)严格落实监测计划。

(二)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三)规范检测结果确诊。

原则上,实验室检测结果出现以下情况的,须送复检实验室确诊:检出《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和《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所列一类动物疫病;检出新发外来疫病;从某个国家/地区动物或动物产品首次检出的疫病;进境大中动物单个疫病阳性率比历年平均检出率高出0.5个百分点以上的;总署认为其他需要确诊的情况。

样品检测结果需要进行确诊的,各直属海关检测实验室联系总署科技司,由科技司协调落实确诊工作。各直属海关检测实验室负责将样品送达复检实验室。对样品有特殊要求的,应由检测实验室与复检实验室沟通明确。样品送检和实验室检测活动应符合生物安全管理要求。

总署对特定动物疫病的确诊程序和要求另有规定的,按有关规定执行。

(四)及时报送监测结果。

未经总署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公布进出境动物疫病监测结果。

(五)严格实施应急处置。

各直属海关在疫病监测中发现进境动物和动物产品不合格的,应严格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置。发生重大动物疫情或者疑似重大动物疫情的,应按照《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国家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进出境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预案》等有关规定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尽快控制或消除疫情影响,减少危害和损失。对监测和处置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和重要情况要及时请示报告。

(六)加强监测结果分析。

三、强化支撑保障能力,确保《方案》落地见效

(一)统筹做好经费保障工作。

各直属海关应统筹保障进出境动物疫病风险监测工作经费,积极探索建立检测试剂集中采购、调拨使用工作机制,增强政府采购议价能力,提升检测试剂储备和应急保障能力,做好《方案》实施的经费保障工作。

(二)强化技术支撑。

要重视和加强实验室建设,进一步稳定检测技术队伍,加强检测技术攻关,夯实检测技术基础,不断提升生物安全检测鉴定能力和水平,确保“检得准、检得出、检得快”。要加强动植物检疫信息化建设,积极支持和参与“智慧动植检”“国门生物安全监控预警”等应用平台建设,扎实做好“进境动植物境外预检”等应用项目的试点和推广应用,进一步提升国门生物安全监测工作的规范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三)加强业务技能培训。

要结合岗位资质管理、全员培训等工作,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组织开展进出境动物疫病风险监测专题培训,加强监测指南和监测计划内容的解读,做好国门生物安全监测各环节、全链条的实操培训。

THE END
1.进出境动物防疫消毒有哪些消毒手段?处理对象及风险等级有哪些?云...《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21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 《进出境动物防疫消毒技术规范》 《进境动物隔离检疫场使用监督管理办法》 《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产品一览表》(参照海关总署网站最新更新...http://waytogo.com.cn/Article/jcjdwfyxdy.html
2.《动植物检验检疫学(第2版)》教学课件—02植物植物产品检验检疫...(2)集中检疫 实施本质包装集中检疫的单位,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严格执行《东莞局进境本质包装检疫监管工作规范(试行)》和有关规定,制定相关的管理办法,专人负责管理,有效配合检验检疫工作。未经检疫的本质包装不准使用。经检疫发现有害生物的,出具《检疫处理通知书》,对携带有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20/8053037050004102.shtm
1.关于优化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监管的公告一、海关总署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五条第一款所列禁止进境物的特许检疫审批;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林草部门植物检疫机构依照职责分工,负责从国外引进农业和林草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检疫审批。 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1459194
2.关于优化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监管的公告一、海关总署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五条第一款所列禁止进境物的特许检疫审批;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林草部门植物检疫机构依照职责分工,负责从国外引进农业和林草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检疫审批。 https://www.shobserver.com/sgh/detail?id=1459194
3.进境(过境)动物及其产品检疫审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第五条 国家禁止下列各物进境: 1.动植物病原体(包括菌种、毒种等)、害虫及其他有害生物; 2.动植物疫情流行的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动植物、动植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 3.动物尸体; 4.土壤。 口岸动植物检疫机关发现有前款规定的禁止进境物的,作退回或者销毁处理。 http://huhehaote.customs.gov.cn/hhht_customs/gjdwjjtdddzwjqcpjysp/jjgjdwjqcpjysp68/index.html
4....国家林草局公告2024年第152号(关于优化进境植物繁殖材料检疫...一、海关总署负责《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第五条第一款所列禁止进境物的特许检疫审批;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村、林草部门植物检疫机构依照职责分工,负责从国外引进农业和林草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的检疫审批。 http://cacaqhd.cn/customs/302249/302266/302267/6198835/index.html
5.进出境非食用动物产品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2023全文)第一条 为了规范进出境非食用动物产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及其他有害生物传入传出国境,保护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https://m.fadada.com/notice/detail-17744.html
6.报检员考试重点辅导:入境动物及产品检验检疫指南(精选3篇)第二十三条规定:“要求运输动物过境的,必须事先商得中国国家动植物检疫机关同意,并按照指定的口岸和路线过境”。《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对此也做了明确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农业转基因生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的,货主应当事先向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提出申请,经批准...https://www.360wenmi.com/f/fileaq3jj9ls.html
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务院2022年度立法工作计划的通知围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能源法草案、矿产资源法修订草案。制定生态保护补偿条例、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修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预备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耕地保护法草案、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修正草案。 http://fljg.com/news/306652.html
8.农业农村部答复加强国内检疫有关建议农业农村部高度重视植物检疫相关法律法规制修订工作,先后组织制修订了《植物检疫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但正如代表所言,我国植物保护领域法律缺失,亟需借鉴卫生防疫、动物防疫立法经验,依法规范病虫害防治、检疫、农药管理各项工作。2010年我部...https://www.gzstv.com/a/a008b451d22a49d48546141913c52119
9.2022年海关新规盘点,重点领域政策回顾256号令中体现了机构改革后海关检验检疫新职能,明确检疫原则上在进出境环节实施,对综合保税区与区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不实施检疫。而对于进出综合保税区货物检验,按照现行《保税区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及其他配套规定执行[3]。 三、主动披露新规解析 2022年6月30日,海关总署发布2022年第54号公告《关于处理主动披...https://www.kwm.com/cn/zh/insights/latest-thinking/review-of-new-customs-regulation-and-policies-of-key-areas-in-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