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麻醉学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清华大学玉泉医院麻醉与疼痛医学科安建雄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麻醉与危重医学科郭曲练

虽然拥有千古不衰且为人津津乐道的“麻沸散”传说,但总的评价,我国对世界现代麻醉学的贡献有限。虽然王源昶最早使用胸内心肺按压复苏技术,但由于没有及时报道而成为一大憾事,这一悲剧与美国成功使用乙醚麻醉的案例颇为相似。

“针刺麻醉”的风靡源于一个偶然事件。1971年,美国《纽约时报》资深记者James访华期间患急性阑尾炎,手术后他接受了针刺镇痛并获得良好效果,他回国后在该报发表了这一经历引起轰动,不幸的是,此后针刺麻醉也被大肆渲染。经过多年后,人们意识到针刺镇痛是可行的,但用于麻醉并不现实。原因很简单,针刺是一种生理刺激,无法对抗手术导致的强烈损伤。但针刺可用于麻醉辅助镇痛(Acupuncture-assistantAnesthesia)。针刺麻醉的盛极一时是“文革”影响我国科技发展在麻醉学上的具体体现,客观上阻碍了我国麻醉现代化进程。

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医学是“富人的学科”。麻醉学发展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我国香港、台湾及大陆的京沪地区麻醉人员、设备、管理水平及麻醉死亡率都接近或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但在欠发达特别是落后地区麻醉学发展至少落后数十年。学科发展从根本上要依赖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但我们同行至少应在以下方面着手努力:一方面行业协会应积极影响国家政策导向(如目前国家对基层卫生事业的巨额投资就是很好的机会),引导各级医院麻醉学科建设与发展。同时应号召广大发达地区医院积极支持欠发达特别是落后地区的麻醉学科建设。采取国际通行的进修医生工资制度;资助落后地区麻醉医生参加知识更新会议和短期培训;捐献(二手)设备等等,共建“麻醉希望工程”。

住院医生培训制度亟待改进

发源于美国的住院医生培养计划已经被证明是行之有效、不可替代的培养方法。在我国全面推行这一制度也势在必行。然而,这个制度在我国试行以来,出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首先,这一培养计划和现行的人事制度有尖锐的冲突,如应届毕业生可以参加分配,解决人事编制和户口,而住院医生训练结束后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再者,多数培养单位过多顾及本单位利益,把住院医生当成廉价劳动力,而忽视科学和全面训练,导致培养质量大打折扣;第三,培养内容单一,缺乏多元化。应摒弃单个医院为培养机构的做法,代之以(大学)医学院或医学中心的多个医院为依托,每个住院医生培训期间(毕业前)至少经历每个亚专业两次,以便训练结束后能迅速进入主治医生职责(独立处理患者)状态。此外,非专业训练诸如与患者和同事交流合作技巧、如何与保险公司打交道及如何面对医疗纠纷等常识训练。

市场经济对麻醉学发展的影响

市场经济对学科的推动基本是正面的。从150多年前Snow对分娩镇痛普及的贡献,到当代患者自控镇痛技术(PCA)、新型麻醉药异丙酚及喉罩的发祥地都是英国,然而这些技术和药物最终都被美国发展并普及推广,究其根源,最重要的的因素就是美国强大市场经济的推动力。我国已经进入强大和市场经济的确立,我们有幸生活在经济长期高速发展的太平盛世,为广大麻醉医生发挥自己的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天地。记得笔者从医学院毕业不久(1986年),就曾与麻醉启蒙老师苏心境教授一起尝试设计和制作腰硬联合麻醉套装,然而那时正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不可能取得厂家支持,发明梦也只好作罢。十多年后,这种麻醉技术却在全球开始普及,当然也不例外飘洋过海来到中国。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从业人员,特别是学科带头人,不能不警惕市场的负面效应,应自觉避免成为厂家和产品的代言人。

麻醉学(协)会与学科建设

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我国经济的崛起,麻醉学学科也迅猛发展,但有两个突出的难题摆我们面前:一是医院和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和不平衡;另外一个近两年出现的严重问题是亚学科的迅速剥离。

不久前,于布为教授明确提出麻醉医生应当积极参与“舒适医疗”(即医生应采取措施减轻或避免由于疾病本身或任何医疗行为引起患者痛苦或不适,而麻醉科医生正在和将扮演积极角色)的推广和应用,广大麻醉科医生无疑将可在这一领域发挥重要角色。

虽然没有确切数据,但估计我国麻醉医生达10万左右,要珍惜、团结和利用好这一宝贵的人力资源,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在麻醉学会领导下,通过制定的正确路线和方针,中国的麻醉学家必将有所作为。

Miller曾在几年前在一篇述评中,引用美国著名麻醉学家LeroyD.Vandam的一句话:缺乏远见和科研的学科将是死路一条(Withoutvisionandresearch,theprofessionsdie)。他认为麻醉学科与包括航天事业等学科一样,需要学科带头人的远见卓识。幸运的是,以于布为等为首的我国新一带麻醉学领袖,不仅有敏锐的眼光,而且行胜于言,正以大无畏的精神为麻醉学的科学和健康发展奋起直追,相信在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21世纪,在全体麻醉学同仁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麻醉学科必将为人类健康和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THE END
1.“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方向为适应各地政府开展十四五规划前期课题研究、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十四五投资机会研判等需要,中机院广泛凝聚社会各界智慧,加紧开展“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发展方向研究,研究成果如下:http://www.reportway.org/shisiwu/23792.html
2.2024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请于公众『市场分析报告』阅读原文 《2024年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研究报告》 该报告围绕我国工业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技术演变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度分析。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工业软件逐步发展并从硬件中独立出来,成为工业设计、生产管理的重要工具。文章探讨了我国工业软件企业面临的...https://m.sohu.com/a/822500084_120732800/
3.张燕生:2024年我国外贸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2024年我国外贸发展面临机遇和挑战,下一步我国外贸发展将构建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根据我的研究,在203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消费市场,而且我们的消费市场规模有可能达到第二名与第三名的总和。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过去的45年,我们离岸制造、在岸制造、全球制造的工业研发投资在全球2500强中间处于第二方阵。http://www.tlfw.net/jj/202401/t20240122_18727714.html
1.我国面临的国际机遇与挑战我国面临的国际机遇与挑战丰田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在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行的,清醒地认识我国面临的国际机遇与挑战,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综观国际形势,我国面临着不可多得的良好机遇:第一,国际形势总体继续趋向缓和.大国之间虽然...>>详细https://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1004816173
2.我国银行支付清算业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各个商业银行为了紧紧抓住客户的心理,开设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支付清算业务,如小额支付业务、网银业务、网上跨行转账等。商业银行面临着支付清算业务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对此,商业银行要迎合当前环境下支付清算业务发展的契机,主动接受挑战,发展创新性的金融业务。https://www.cnxueshu.com/jingguan/279.html
3.我国亟需提升数据安全国际规则影响力二、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当前,我国在数据安全国际规则制定方面仍处于弱势,但我国庞大的数据体量也为规则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有利场景。 2.1存在不足 一方面,美国对我国数据安全理念持续抹黑。美国将中国的数字安全治理主张片面概括为数据本地化,曲解我国推动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数据跨境流动等主张。同时,将我国运用新技术意...https://www.51cto.com/article/706931.html
4.个人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精选9篇)篇3:个人优势与不足,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教学,美术,因地制宜 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但由于历史、政治、交通和地理等方面的原因, 西部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到现在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这种严峻的现实状况直接导致了西部农村地区学校的美术教育境遇尴尬, 面临着重重困境。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https://www.360wenmi.com/f/filehxlvzbn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