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指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把握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辩证分析由此带来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对于科学规划“十四五”时期和新发展阶段的经济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新发展阶段的新方位
历史方位,指的是客观事物在历史进程中的前进方向和所处位置。科学认识新发展阶段的新方位,有利于把握新起点、开启新征程、研究新情况、作出新规划。总的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深入理解和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方位。
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2020年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新中国成立后,以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的中国共产党,就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改革开放之后,我们党进一步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战略部署,极大推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在提前实现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奋斗,我们即将取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胜利,并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可以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奋斗的结果,是启航新征程、扬帆再出发的新方位。
我国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回顾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革命,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跃居世界前列,建立了全世界最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017年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目前,伴随新发展理念的贯彻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大力实施,我国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新发展阶段的新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加速了这个大变局的变化。在新发展阶段,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同时,国内发展环境也在经历着深刻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短板弱项。对这些困难和挑战、阻力和变数,我们既不能遮掩回避、视而不见,也不能惊慌失措、乱了阵脚,而是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去看待,趋利避害,奋勇前进。
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世界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核心技术竞争更加激烈,科技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加凸显,经济领域的马太效应持续发酵,全球发展失衡,南北差距、贫富差距还在扩大,领土纠纷、移民困局等问题此起彼伏。而且,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形成的全球权力和治理格局面临解构和重组。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变化,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因非经济因素而面临冲击,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我国发展。
国内发展环境经历着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和挑战,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目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而是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从发展方式看,过去形成的依靠要素驱动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环境承载压力仍然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创新能力还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从经济结构看,城乡区域的发展和收入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问题、供需结构失衡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从改革难度看,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阻力和难度明显加大。从开放发展看,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面临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等新任务。
新发展阶段的新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一论断对于我们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珍惜发展好局面,巩固发展好势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物质基础雄厚,人力资源丰厚,市场空间广阔,发展韧性强大,社会大局稳定,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我国发展拥有足够的韧性、巨大的潜力,当前面临的是发展中的问题,经济长期向好的态势不会改变。
我国经济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韧性。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拥有巨大的投资潜力、广阔的消费空间,支撑和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需求空间广阔。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拥有充分保障。我国产业结构由中低端迈向中高端,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兴服务业等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经济发展充满活力。随着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素配置将更有效率,市场主体将更具活力,开放空间将更加宽广。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行更高水平开放,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动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更大动能。
我们拥有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定力。保持战略定力,对有关指标波动既不大惊小怪又不无动于衷,而是清醒执着地咬定目标不放松,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我国经济就能行稳致远,赢得更好的未来。这种定力源于党的坚强领导。我们党以坚定的决心和意志引领发展,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保障。这种定力还源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劳动创造幸福是人民的共同信念,凝心聚力谋发展是人民的共同期盼。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用勤劳、智慧、勇气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把加强顶层设计和坚持问计于民统一起来,一年接着一年干,我们就一定能够在新发展阶段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