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144免签’政策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这次特意选择在上海转机,来感受不一样的文化。”前不久,来自爱尔兰的墨非和罗丝结束了上海之行,被这里的艺术气息和历史底蕴深深吸引,意犹未尽。
签发全国第一张电子口岸签证、优化邮轮旅游团入境免签查验流程、加强144小时过境免签通关保障……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和上海边检总站不断优化签证服务,提升出入境便利化水平,“敞开怀抱”迎接外国朋友来到上海。
邮轮旅游团入境免签政策实施,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乘坐邮轮来中国深度游
7月11日早上7点,上海吴淞口国际邮轮港码头,迎着微微海风,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缓缓停靠母港。
经过简单休整,上午8点,3600余名中国游客和80余名外国游客陆续下船,抵达边检查验大厅,所有边检查验通道同时开放。
“轮船行驶平稳、安全舒适,通关检查顺畅,很钦佩中国的边检效率。”不到1分钟,菲律宾籍旅客奥斯卡便顺利通关,准备开启一场期待已久的上海城市漫步。
碧海蓝天,白云悠悠。最近,在上海港,常常可以看到多艘邮轮同时靠泊在港的盛况,繁忙的码头与周围的景致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海上画卷。
地中海荣耀号、招商伊敦号、蓝梦之歌号……今年以来,已有6艘大型国际邮轮陆续加入中国邮轮旅游市场,在上海运营母港航线。
不久前,乘坐迈希夫5号来中国的奥地利籍旅客洛克打卡了玉佛寺、东方明珠、外滩等经典的上海景点。“在上海的街上漫步,可以感受到中国现代化都市的繁华,走进上海的社区、菜市场,又可以体验浓浓的城市烟火气。”洛克对街头巷尾的共享单车、随处可用的便捷支付印象深刻。
电子口岸签证解了燃眉之急
7月12日下午1点,SQ828航班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新加坡籍的钟先生来到边检查验通道,向移民管理警察递交护照后,随即打开手机,出示了刚办理好的电子口岸签证。不到2分钟,钟先生便通过检查,顺利入境。
“这是我国签发的首张电子口岸签证,对我国推进签证制度改革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口岸签证处处长叶伟介绍,为进一步推动普通签证电子化改革,简化口岸签证申办流程,自7月12日起,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试点签发电子口岸签证,为外国人入境提供更大便利,提高边检效率。
“电子口岸签证的落地,标志着临港新片区在外籍人员流动便利化方面迈出了突破性的一步,进一步释放了外籍人才创新创业和经贸交流潜力。”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管委会人力资源处副处长杨武说。
口岸签证境内申请、提前审批、落地签发“快”的特点,与跨境人员往来和商务活动“急”的需求“一拍即合”,深受涉外企业欢迎。
“感谢上海口岸签证机关的大力支持,让我们顺利邀请到重要国际客户入境参会。”不久前,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收到了一封来自江苏徐州一家企业的感谢信。
多地协同,跑出海外客商入境洽谈“加速度”。为了更好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2019年,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主动对接苏浙皖三省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牵头搭建长三角区域口岸签证代转合作平台,为区域企业跨境业务往来和人员交流提供了支持和保障。
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上次在上海玩得特别开心,这次专门办理了144小时过境免签手续,打算去江浙沪好好走一走、看一看。”来自俄罗斯的游客斯米尔诺夫说。
不久前,上海浦东国际机场T2航站楼新添了一个很有“国际范儿”的服务区——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
7月17日,来自美国的旅客史密斯在办好144小时过境免签手续后,循着上海机场边检站设立的指引标识来到服务中心。
“一站式服务太赞了,给我的上海行提供了很大帮助!”史密斯“点赞”道。
入境服务做“加法”,通关流程做“减法”,配合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上海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和上海边检总站不断提档升级保障服务。
“自2016年1月30日起,上海作为全国率先实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之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上海口岸‘144免签’入境人员共计2万余人次。”上海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外国人管理处处长叶骏介绍,“上海公安同时还大力推广境外人员住宿登记自助申报系统并升级旅业系统住宿登记模块,让外国人在沪住宿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