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州CBD一个办公卡位也能注册成一家公司了
【把脉新政】2016年
■2016年全面推进电子营业执照
近日,记者从广东省工商局获悉,今年广东已经发出首批全国统一标准的电子营业执照。
中国(广东)自由贸易区3个片区、深圳市、东莞市和佛山顺德先行试点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据统计已发放公示版电子营业执照超过96万份。广州、汕头、梅州等地于2015年年底启动试点,2016年上半年全省推行发放电子营业执照。
实际上,广州早在2015年2月也开始在南沙试点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截至11月30日,已发出无介质电子营业执照3826张。2016年3月1日,《广东省商事登记条例》正式施行。广州将在电子营业执照试点的基础上,启动全市电子营业执照系统支撑平台。该部门已经采购了首批电子营业执照载体,为今年全市推行电子营业执照改革做好了准备。
■全面商改还需“九龙治水”
值得追问的是,为什么广州商改的各项试点并不落后,但整体商改进程却逊色于深圳、东莞等省内城市?有观察者认为是广州管理者提倡“稳”字当头,不愿下决心挑战现有规则的束缚;有专家则认为是因为部门间协力改革的机制没有形成。广州市政协常委曹志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些官员的思维没有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总想着管理和防范企业。他认为,“上面”要求改,“下面”迫切需要改,但中间有的人不想改,这牵涉到很多部门。因此,广州需要营造改革的环境。
业内人士透露,改革方案“停滞”更多时候是因为多个部门没有办法形成合力。2015年8月24日,广州市政协主席苏志佳在市政协专题协商会上表示,行政许可审批部门要树立全市改革“一盘棋”的大局意识,响应商事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坚持各部门协同推进,营造支持改革,服务改革,全力保障改革的氛围。
【商改数据】
2015年1月至12月18日,广州全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19.65万户,
新增注册资本5337.93亿元,
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4.65%和58.02%。
全市实有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32.9万户,
注册资本金总额27122.55
亿元人民币,与2014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8.08%和25.56%。
■工商“百事通”向公众“亮家底”
一年前的现在,也就是去年1月,广州工商“百事通”网上查询和答疑系统正式上线。系统以清单查询和罗列的方式公布工商部门“权责清单”,向社会公众“亮家底”。
【新政难点】
受阻全市难统一松绑场地限制
尽管部分辖区在企业注册的场地限制方面实现了突破,但全市的改革步伐并不一致。“住所证明这方面,可能是创业成本最高的。”去年8月,广州市工商局副局长周帮华接受新快报记者专访时坦言,广州对企业注册的住所条件要求在国内相对较高,工商部门起草了在全市范围“松绑”经营场所限制的方案,但没有得到兄弟部门足够的支持。“税务部门还是同意的,大部分区是赞同的,房管、建设、城管部门反对声音多一些。”他受访时表示。
据悉,广州市工商局已在《广州市商事登记暂行办法》业已放宽住所条件的基础上,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起草了《关于进一步放宽我市商事主体住所经营场所条件的意见》。目前,该部门正协调国土房管、规划、税务、城管等部门的不同意见,下一步将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
麻烦注册还得到辖区办证大厅
据了解,目前“全城通办”业务系统已基本开发完成,但需要等待各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定方案”确定后,按人员、岗位设置权限、上线实施。
矛盾网上登记也要寄纸质材料
此外,“姗姗来迟”的还有“全程网上办证”。“全程网上办证”是广州首创,最早在2008年推出,在外资企业试行。2012年,广州和东莞一道,成为工商全程电子化网上登记试点。此项改革要实现网上申报、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发照、网上查档的电子化登记管理模式。
不过,因电子档案合法性等问题,直至当前工商登记申请人在网上录入信息并上传申请材料扫描版后,还需要将申请资料纸质原件寄送给商事登记部门。也就是说,一半流程还是要回归线下。据悉,2016年,工商部门仍会继续推动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