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我国第一部专门规范对外劳务的行政法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记者探访了烟台的涉外劳务中介市场了解到,烟台市目前每年有2000多人通过涉外劳务中介出国从事劳务活动,有11家具备派遣资质。
□现状一年2000多人出国务工
“去年一年一共派出2045人,九成以上都是去往日本。”烟台市商务局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投资管理科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烟台与日本之间的劳务输出渠道已经十分成熟,每年派出的劳务大部分都去往日本,还有极少部分去往新加坡。“外派劳务从事的行业大都属于中低端劳务。”商务局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外派劳务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建筑行业、机电行业以及服务业等。
正规中介>>光语言培训就得半年
“现在仍然有不少人通过非法中介的途径出国,这些人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据烟台市商务局工作人员介绍,正规的劳务中介在出国前培训、出国劳务期间权益保障等方面都做得十分完善,非法中介几乎没有任何保障。
2日下午,记者来到烟台国际经济技术合作有限责任公司。这家公司是烟台市获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11家外派劳务公司之一,20多年来已累计派遣各类劳务人员4万多人次。
“光垃圾分类一项就要讲一个课时。”尹藤荣告诉记者,在培训中心沿建筑物四周画着四条斑马线,所有的人都踩着这条斑马线行走,没有一个人图省事乱穿。“目的就是为了从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交通习惯。”尹藤荣告诉记者。
非法中介>>没任何培训,收费还高
“有些人通过非法的劳务中介办理出国,结果钱交了以后,签证迟迟下不来,想去找中介理论时,有时候已经人去楼空了。”烟台市商务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非法劳务中介不仅没有出国前的各项培训,有时候连出国人员最基本的权益都无法保障。
“非法劳务中介要价通常都很高,有时候会比正常中介高出一倍左右。”不仅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要价很高,但非法中介还是得到了一些人的青睐。烟台市商务局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与投资管理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人看重的就是一个“快”。“正规中介机构为了保证出国人员的权益要进行各项培训,短则三四个月,长则半年甚至一年,而非法中介一般都省去这些环节。”
□延伸注册资本提高中介市场可能大洗牌
小而杂的中介公司混杂其中,导致市场不完善、劳工的福利也无法保障。8月1日起实施的《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条例》提高了涉外劳务中介公司的门槛。
《条例》中针对劳务中介公司“实缴注册资本不低于600万元”的规定,远高于此前300万元的标准。公司还需缴存不低于300万元人民币的合作风险处置备用金,用于支付对外劳务合作企业拒绝承担或者无力承担的合作企业违反国家规定收取的服务费、劳动报酬、损失所需费用等。
对此,烟台市商务局一位王姓工作人员认为此举将带动涉外劳务中介市场的一次洗牌。“原来注册资本达不到600万元标准的小公司需要继续注资,如果在预定期限内仍然不能够完成,就会面临出局。”该工作人员认为,新规将有利于境外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
烟台市11家外派劳务公司获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名单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