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对超过4万人的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喝至少5杯茶的人,死于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最低。茶叶的天然成分儿茶酚还能阻止有害蛋白累积,保护脑细胞,维持大脑认知能力。与咖啡中的咖啡因不同,茶叶中的咖啡因含有天然蛋白质茶氨酸。天然蛋白质茶氨酸可以防止咖啡因普遍带有的副作用,如血压上升、头痛和乏力等。
2.每天散步半个小时。
一项最新研究结果表明,每天坚持步行30分钟左右的人,不管其体内脂肪含量有多高,他们的长寿几率是那些每天步行少于30分钟的人的4倍。午饭后不妨走路散散步,或者下班后少乘一站地铁或公交车,提前下车散步回家。
3.戒掉碳酸饮料。
4.吃颜色鲜艳的食物。越艳丽、越新鲜、越自然的食物,越能抗氧化,帮助人体对抗自由基,延缓衰老。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紫葡萄、蓝莓和红葡萄酒富含多酚,可降低心脏病的几率,预防老年痴呆症。美研究人员称,用蓝莓和葡萄制成的紫檀芪不仅仅可以用于治疗真菌感染,而且还可以降低胆固醇,调节血糖,防治2号糖尿病;
5.青少年时身材苗条。
研究人员针对137人进行研究,对他们从出生到28岁做了跟踪调查结果发现,14岁时体重超重会增加成年时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
6.少吃红肉。
美国癌症研究院的称,如果每周摄入的红肉超过500克,会提高患结直肠癌的风险。每天摄入100克经过加工肉类食品(例如腊肉和火腿),患结直肠癌风险将提高42%。肉类在烧烤、烟熏、腌干或用硝酸盐一类的防腐剂的加工的过程会产生了致癌物亚硝酸盐。
7.读过大学。
8.人缘好。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应对压力的缓冲器。长期精神紧张会削弱免疫系统并加速细胞老化,最终让寿命缩短4到8年。
9.朋友身体健康。
如果好友体重增加,同样事情发生在你身上的可能性将提高57%。要想维持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应该与那些和自己有相同生活目标的人交往。比如参加一个减肥健身的俱乐部,或者发展一个能和你长期一起散步的朋友等等。
10.活到老,学到老。
位于美国芝加哥的拉什大学医学中心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进行脑力活动(参观博物馆、猜字谜、听音乐)的人群的老年痴呆的发病率降低了一半以上。
11.收养宠物。
经常爱抚或是接近那些可爱的小东西有助于降低血压和心率。一项研究证明,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的一年存活率是那些没有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的6倍。
12.生活有条理。
有研究显示,那些自认为生活更有条理的、更自律的人活得更久,并且他们患老年痴呆症的几率要比没有他们勤奋认真的人低89%。
13.性格开朗。
《心理学家》的一项研究称,性格比较活跃的人比沉闷的人更为健康。美国研究在秋季出生的人寿命较长
美国研究指出,若每周固定快走2.5小时,延长3年以上的寿命。
美国是当前世上人瑞最多的国家,根据美国人口普查局最新统计,目前大约有7万名美国人已跨越百岁门坎,且预计将在2050年增加到60万人。而另一项研究发现,在秋季出生的人跨越百岁门坎的可能性较高,推测长寿与出生的月份有着紧密关联,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援引美国CNN消息,针对美国7万名百岁人瑞进行的分析研究发现,除了生活方式、性格特征以及很少生病吃药等,还有一些先天性的决定因素影响着世人的寿命,就是基因与出生月分。
研究人员指出调查结果显示,身为女性有明显的优势,因为7万名人瑞中女性就占了8成。另外,包含规律的生活以及开阔、乐观的心胸,幸福的生活有利于心态健康,且不吸烟,保持健康的体态。
研究人员还发现,秋季出生的人较春季出生的人较长寿,由于人们生命早期阶段接触的环境会影响寿命,比如孕妇在冬季摄取营养不够完全,接触到的阳光较少,因此人体合成的维生素D也相对减少,而这些因素造成春季出生婴儿的健康,带来长期不利影响。
而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另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家族中有一半直系血亲或祖父母与外祖母是高龄人瑞的话,那么此家族基因也会影响下一代的寿命。研究人员强调,虽然基因及一些先天条件影响寿命长短,但决定长寿的主要关键还是在于规律的生活作息等,共占了7、8成左右。
导语:“寿命计算器”的发明者ThomasPerls博士是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从事老年医学研究的医生和研究员,以下是寿命计算器的具体内容,您不妨一试。
自测寿命有多长
Perls把男性的预期寿命设定为86岁,女性则为89岁,随着每个问题的回答,数字会相应加减,最后得到答案。如果你长寿,恭喜你,证明你拥有健康的生活习惯,否则,赶快把烟酒戒了,出去锻炼吧!
本计算方法的基础是:男性的预期寿命设定为86岁,女性则为89岁,随着每个问题的回答,数字会相应加减,最后得到答案。有些网友忘记了初始数字,竟然算出来自己的寿命是负数。希望大家一定看清楚啊!
1.你已婚。(+3岁)
点评:婚姻让男性的寿命延长3年,对女性则没有影响。
2.你和家人之间联系密切,与朋友经常相聚。(+0.25岁)
点评:和亲朋之间和谐的关系,可以让你健康又长寿。
3.如何评估你目前的压力水平:低(+0.75岁);高(-3岁)
点评:压力过大会短命,善于处理压力可以让寿命增加。
4.你善于减压(+1岁);不善于(-2岁)
点评:减压方法多,女人唠叨,男人的眼泪都可以。
6.你接受过多少年的正规教育?16年以上(+0.5年)低于8年(-0.5年)
点评:良好的教育能让你获得更多的健康知识。
7.你一周工作多少小时?低于40个小时(+2岁);40个至60个小时(+1岁)
8.你对人生逐渐走向衰老感到乐观(+2岁)悲观(-1岁)
点评:乐观与长寿总是结伴而行的。
9.你居住的地方空气质量很好(+0.5岁)
点评:城里人难以选择环境,但可以调节一下自己的生活小环境,比如家里多开窗通风,用绿色植物来调节室内空气。
10.当你在私家车中,你总是会系好安全带(+0.75岁)
11.你每天喝多少杯含有咖啡因的咖啡?
2杯以下(+0.5岁)
3杯以上(-0.5岁)
点评:咖啡能让人提神,但会增加钙质排泄,如果又不注意补钙,就容易造成骨质疏松了。
12.你每天喝2~3杯绿茶(+0.5岁)
点评:喝茶不宜过量,过浓,进餐前
13.你吸烟或暴露在二手烟的环境(-4岁)
点评:香烟害人害己,人人喊打,经常被动吸烟的人患肺癌的几率比正常人多出6倍。
14.你每天都吸烟(-0.5岁)
点评:烟民要长寿,第一件事就是戒烟,没有任何借口。
15.你每天吸多少支烟?10支(-5岁);20支(-10岁);40支以上(-15年)
16.你每天饮用啤酒超过3杯,或含酒精的饮品超过3杯,或4杯白酒。(-7岁)
点评:酒伤身还是养身,因人而异,因量而异。
17.你每天服用一片阿司匹林(+2岁)
点评:如果在医生的建议下,你能每天服用81mg阿司匹林,可以提高听力和大脑健康,有助于延缓或避免心脏病或中风的发生。
18.阳光下你会涂抹防晒油来保护皮肤吗?很少(-1岁)会做好防护(+0.5岁)
点评:适量的紫外线能促进钙质的吸收,对预防骨质疏松、佝偻病有好处,但过量的紫外线会大大增加患皮肤癌的危险,还会增加皱纹。
19.你没有从事危险性行为,也不注射违法药物。(+10岁)
20.你每天都用牙线洁牙吗?是的(+1岁);不是(-1岁)
点评:如果能经常使用牙线,就可以减少牙周炎的发生,不刷牙则会减寿一年。
21.你一周吃多少次快餐和熟食。从来不吃(+4岁);5次以上(-2岁)
点评:快餐在营养学家眼中是高热、高脂、高蛋白的“垃圾食品”,会导致肥胖、糖尿病、癌症等各种慢性疾病。
22.你很少吃烧烤的鱼,家禽或肉类(+1岁)
23.你每天会补充钙(+0.5岁)
点评:每天摄取更多的钙或每天服用1500mg的钙片,可以让寿命增加。
24.如果在正餐之间吃零食,通常你会选择干果(+0.5岁)
点评:干果可以美肤、健脑、保护心脑血管健康、抗衰老。
25.你常吃大量的甜食,如冰淇淋,蛋糕,糖果等(-1岁)
点评:吃甜食过多,会引起高脂血症、动脉硬化、肥胖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和骨质疏松等疾病,还会促发乳腺癌,加速细胞的老化,使人体环境适应能力差等。
26.我每天都吃得很多,肥胖(-5岁)
27.你不会把铁作为营养素的一部分来补充(+2岁)
点评:降低体内的铁质很可能会减缓老化过程,并让人能够避免跟老化有关的疾病,可以让寿命增加。
28.你一周有多少天能达到至少锻炼30分钟?每周7天(+5岁);每周三天(+3岁);我很少锻炼(-1年)
29.你排便不规律(-0.5年)
点评:每天清晨起来一杯凉白开,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30.你的总胆固醇水平高于180mg/dl(5mmol/L)(-2年)
31.你心脏的收缩压是多少?低于120(+2岁);高于230(-5年至15年)
32.你心脏的舒张压低于80(+7岁)
33.你每年都做血糖检测(+0.5年)
点评:18岁以上定期测血压,30岁以上定期测血脂,40岁以上男性每年都应该测血糖。
34.你的心脏病两年前发作过,但后来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来预防它再次发作(-2岁)
35.你的直系亲属中从来没有患有糖尿病者或心脏病者(+2岁
36.直系亲属中有三位或更多的人患有癌症。(-1岁)
37.你母亲活到90岁以上(+2岁)
38.你父亲活到90岁以上(+2岁)
39.你的祖父母或曾祖父母中有达到或超过98岁高龄的(+2岁)
40.你没有借助任何人工生育手段生育最后一个孩子时是多少岁?35~43岁(+2岁)
点评:40岁或以后才怀孕的妇女,要比年轻时怀孕的女性更长寿,因为晚育可能意味着更年期的推迟,对女性荷尔蒙的产生有积极作用。
导语:其实人太瘦也不好,研究指出,BMI小于18的人,平均寿命比正常体重的寿命要低。
体重BMI值小于18的人平均寿命较低
一、遗传性瘦,BMI值很少会低于18
瘦子中有一部分人属于“遗传性瘦”,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邝建博士介绍道:“在人类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绝大多数人的基因被进化为将所摄取的热量能被快速储存。只有极少一部分人的基因不善于储存热量,所以怎么吃都不胖。”遗传性瘦者的健康状况是正常的,BMI很少会低于18。BMI=体重(千克)除以身高(米)的平方得出的数值,这是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衡量成人胖瘦程度的标准。
二、BMI﹤18的人,瘦得不正常,平均寿命比正常体重者要低。
对BMI值小于18的人,瘦得不正常,一定能找到原因。医学界统计数据发现,过瘦的人的平均寿命比正常体重者的寿命低,且因瘦子脂肪过少,相对更易发生胃下垂、肾下垂等问题,生病后恢复的速度也较常人慢。
三、人变胖变瘦会符合一个规律:
饮食摄取热量﹥运动消耗量=脂肪储存
饮食摄取热量﹤运动消耗量=脂肪消耗
因而,以下三个因素决定一个人的胖瘦:A。有无疾病,使得能量无法让身体吸收或消耗过多;B。饮食热量摄取是否足够;C。运动量是否过大了。很多瘦子总说,我没任何原因,就是吃不胖,实际是没认真找原因罢了。不同年龄,长不胖的常见原因不尽相同。
四、小孩子
家长要考虑,孩子是否生虫了?生虫的小孩总睡不好,夜间会磨牙。消瘦是因为感染虫子后胃口变差,食物不被身体吸收等原因引起的。肠道有虫过去更多的是与卫生条件差有关。目前的发病更有可能与养宠物,爱吃鱼生有关。
此外,孩子若偏食,如只吃肉或只吃菜,当然长不胖,家长就得从饮食习惯上加以改善,让孩子均衡饮食。
六、成年人
1.饮食不当
一些人长不胖是饮食习惯不好造成的。“临床上,有些人患病后会刻意忌口。”邝建表示,他接诊过一对中老年夫妻,半年来持续消瘦,仔细询问下发觉因患糖尿病,增加运动的同时,只吃蔬菜喝牛奶,极少进食淀粉类食物;还有个患者的亲友得了糖尿病,他害怕自己也患病,就自我限制饮食,大量做运动,人当然会消瘦。“有些疾病要求限制饮食,但这是要在保证营养的前提之下减少摄取的量”。
2.减肥过度
有些爱美的女士乱吃减肥药,变成了厌食症而日渐消瘦。他曾接诊过一米六但体重只有60多斤的女学生,因过度节食引发了厌食症。“厌食症是神经异常引发的疾病,患者根本没有任何食欲。”邝建表示,市面上一些不正规的减肥药会抑制中枢神经,影响食欲,还有抑郁症、心率加快等副作用。
3.疾病因素
高代谢类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都会影响体重,如肺结核、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肿瘤等等。例如:甲亢患者,症状多表现为突眼、心悸、易激动、多食、容易出汗等;若爱吃鱼生养宠物,考虑是否生虫了;是否患有胃肠疾病,如胃病一吃就不舒服;焦虑症的病人休息不好,消耗会增加,人会消瘦;女性更年期处于持续高代谢状态,也容易变瘦。中老年人慢性病多见,如糖尿病会引起消瘦,邝建提醒道:“糖尿病人如血糖控制不佳,抵抗力将减弱,容易得肺结核等多种感染性疾病,要引起重视。”
这类疾病好了之后,很快就能胖起来。还有的人没生病,但经常熬夜工作,身体消耗大,也会消瘦。要提醒大家的是,若原本胖的人突然变瘦,得排除疾病的因素。
五、增肥宝典
总则:运动量适度减少一点点,在营养均衡的基础上多吃一点点,让摄取量超过消耗量。在饮食方面,增肥者要增加淀粉类主食和高蛋白食物(鱼、肉、蛋、奶)的摄入。每个月测定一次体重,检测体重的变化而调整饮食。
体重不变:运动量不变,再多吃点。
体重仍在下降:可能是运动过大消耗大,或为饮食摄取量还不够,也可能是原发性病没处理好。
轻松的心态、规律的运动、均衡的营养、良好的休息、及时预防和治疗疾病是维持正常体重的关键。
从走路姿势看寿命长短
线索一:走路速度很慢
预警:寿命短
美国匹兹堡大学的研究者综合9项研究做出总结:走路速度的快慢可以很好地预测寿命长短,在75岁以上人群中相对更准确。普通人的走路速度是每秒钟0.9米,那些走路速度低于每秒钟0.6米的人死亡的可能性会增加,而那些走路速度超过每秒钟1米的人寿命较长。
线索二:走路时手臂不摇
预警:后背下方存在问题
生理学家认为,走路左腿向前迈时,脊柱会向右旋转,右臂也会随之摆动。如果有人在行走时手臂不怎么摇摆,可能意味着他后背的移动性受到了限制,易引起后背疼痛和受伤。
专家支招:纠正走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
纠正不良的走路姿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可以在家里对着大镜子自我检查。人在照镜子时会不自禁地挺胸抬头。然后在走路时用意保持端正的姿势,做到不偏不斜,不前倾。
走路时的正确姿势应该是,双目平视前方,头微昂,颈正直,胸部自然前上挺,腰部挺直,收小腹,臀部略向后突,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
线索三:脚掌先拍打地面
预警:椎间盘突出或中风
美国足病协会前主席认为,健康人迈步时,首先是脚后跟接触地面,如果有人走路时是脚掌先拍打地面,多由于其肌肉控制力量较弱,这意味着,可能是中风发作或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了肌肉神经功能受损。
学学淑女的正确走姿
头部:最理想的走路姿势,头部应该是垂直的,不要盯着脚下看,而是将视线保持在前方3~6米的位置。可以想象自己像玩偶一样,有一条绳子连接你的头发,把你往上提拉。这样可以让颈椎合理支撑头部的重量,舒缓颈部肌肉的压力,而且颈部线条也能更流畅和优美。
胸部:一定不要含胸,而是将胸部挺起来,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这样能让全身线条收紧,女性的S曲线自然显现出来。
手臂:不管是为了取暖,还是为了装酷,走路时都不要让手臂一直闲置在衣服插兜中,最好让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
肩膀:让肩膀放松,既不要向前耸,也不要向后塌。如果想要检测一下效果,可以让朋友从侧面看看,这时你的耳朵、肩膀、髋关节、膝盖应该在一条直线上,让身姿更加挺拔和自信。
呼吸:走路时注意呼吸的调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呼吸会影响人的体态。当你的呼吸急促或者比较浅时,上半身就会比较紧张,容易导致驼背和耸肩,所以走路时可以有意地调整呼吸,建议走三步吸气一次,然后走三步呼气一次。
髋部:走路时,不要指望让腰部承担所有的重量,而是应该把重心放在髋部,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持挺拔的身姿,也可以减轻腰部的负担,毕竟天生柔软的它还是不太适宜干重活的。
线索四:步幅小
预警:膝盖骨骼退化
脚后跟接触地面的一刹那,膝盖应该保持笔直。如果不是这样,则意味着可能是膝盖骨的移动能力或臀部的伸展能力受限,这种功能退化可通过按摩推拿来解决。
线索五:罗圈腿
预警:骨关节炎
整形外科专家认为这种步态通常是由于膝关节炎造成的,人群中有高达85%的人或多或少患有这种骨科疾病,通常是由于年龄增长造成骨骼损耗引起的,如果严重,可通过支架纠正。
线索六:内八字
预警:风湿性关节炎
这种炎症会造成内八字的步态,有85%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会表现出这种特征。它在医学上被称为膝外翻或者外翻足,表现为小腿无法伸直,向外侧弯曲。这种步态非常与众不同,看上去笨拙,双膝并拢在一起,而踝关节外翻。
线索七:踮着脚尖走路
预警:大脑可能有损伤
双脚踮着脚尖走路,与肌肉紧张有关,而当脊柱或大脑受到损伤时,也会出现这种情况。要注意的是,刚学走路的小孩多会暂时出现这种步态,不需要担心,如果一直如此,可带孩子到儿科就诊,进行排查。
线索八:跳跃着走路
预警:小腿肌肉绷太紧
这种步态更常见于女性,足科医生认为,这是因为她们长期穿高跟鞋造成小腿肌肉过于紧绷,脚后跟一着地面就会迅速抬起,建议还是少穿高跟鞋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