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评问道》是汽车之家首个面向行业端用户打造的节目,特约汽车行业资深从业者执笔,独家解析/揭秘行业大事件。除了热闹表象,我们更想向您呈现对事物本质、因果以及未来可能性的探究和思考。
60s快速了解核心论点:
什么是情感化?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情感化?
智能化已经是每家车企开口必提的理念,个人认为,情感化是智能化的延伸,属于用户体验层面,其效果是锦上添花。我们可以举几个近似的例子:比如我自己使用智能音箱的时候,也忍不住“调侃”几句,对音箱不必拘什么礼节;机器狗可以代替宠物,给老人排解寂寞;红极一时的旅行青蛙游戏也莫名触动了人内心柔软的点。车内的交互体验能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理论上说是可以的,无论是概念还是实践,很多车企都已经开始尝试。
丰田算是在汽车情感化方向尝试比较早的。2017年的CES上,丰田发布了一款名为“CONCEPT-爱i”(“愛”用的是产品原文,即日文的“爱”)的概念车。这车在外观上做的比较卡哇伊,外部的前后显示屏可以体现迎接信息(甚至可以示爱)、危险警示和驾驶状态,这些都是表象。其搭载的人工智能技术体现了下述理念:
1、可通过传感器观察和分析驾驶员的情绪,学习并记忆驾驶者的偏好、生活风格以及行程热点;2、驾驶越多,磨合越久,她会变得越聪明。系统集成生物识别系统,探测驾驶者的状态来切换或限定自动及人工状态。3、学会预测和满足我们的需求,洞悉我们的点滴并致力于提高车生活质量。
现在很多车企在谈及智能化,都会有类似的表述,但别忘了丰田这个概念是在两年多前提出的。这种理念,是在通往无人驾驶的过程中,除了冰冷的高科技设备之外,在思想上的进步。为什么很多智能设备,要被称作“机器人”,无非是体现拟人的一面,丰田倡导的理念,从东方文化哲学出发,代表了对汽车智能化的深入理解。
国内造车新势力产品的逐渐落地,情感化得到运用
蔚来汽车是业内较早推出“车载交互机器人”概念的代表,旗下产品搭载的NOMI曾引起了大家的兴趣,NOMI是“Konwme”的谐音,主要体现在中控台上的圆形小屏幕,NOMI通过嘴和眼的简单形象,能够衍生出很多可爱的表情,这种交互的方式深受互联网“表情包”、“斗图”的影响,蔚来对此的表述是做“有温度”的产品。这种产品的思路,相当于让车上的交互功能有了一个直观的载体,也对很多汽车企业产生了影响,尤其新造车企业在情感化的塑造上更为突出。
这种以虚拟形象作为主要特征的交互形象,固然是对用户体验的改善,也可以理解为,车企采用这些在手机上已成熟的技术,来弥补人工智能现阶段的不足。为了竞争,为了融资,造车新势力们聘请了不少AI专家,在发布会上也承诺了不少诸如“千人千面”、“人机多轮对话”之类的美妙愿景,然而受制于算力和算法,这些功能的实现谈何容易。
『车载AR技术将虚拟信息与真实路况相结合』
所以绝大部分传统车企,看似“不屑于”做这些“小玩闹”的东西。其实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来自于汽车本身的关怀,不但要全能,而且要通人情世故,结合场合,比如说夫妻同在一辆车上,和其中任何一人单独驾车时的“关怀”肯定是完全不同的。“千人千面”,难就难在适时、适度、适人。
情感化不止体现在视听上,多模态交互和多种传感器必不可少
例如,日产展出的“无形可视化”(Invisible-to-Visible,I2V)技术,在天气不好的时候,车窗可以显示洒满阳光的环境,乘客可以通过车窗与家人通话。起亚的实时情绪自适应驾驶系统(R.E.A.D.),可以检测驾驶员心情,并对驾驶舱内的环境进行调整。一汽红旗推出了“旗境”智能舱,采用五块屏幕围绕体验座舱,体验者可以通过VR方式操纵车辆,车两侧的四块屏,也会随之呈现行动中的景物。而体验者也能够在“行驶”过程中综合感受到“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知觉”。
在现实产品中,奔驰较早的在车内实现监测驾驶员疲劳状况并进行提醒,新一代的A级车中,用户也可以手动调节各种颜色组合的氛围灯。华人运通宣传旗下首款量产车型高合HiPhi1是“爱你的”,至于怎么爱,就是通过多种传感器收集信息,不断学习;但有特色的是,辅以一些电子设施,例如可以让人站着上车的飞翼门,自动打开,非常拉风;大灯也承载了情感功能,可以在路面投射出欢迎的词语。这些功能在提供便捷的同时,还满足了乘坐者的虚荣心,属于软硬结合的关怀。
传感器监测的也不只是驾驶员,还包括车内的“乘员”。特斯拉今年初在升级中发布的“狗狗模式”,可以在车主离开车辆,而宠物在车内时,保持车内温度适宜,并且在大屏上显示宠物动画,提醒外面经过的路人不必担心。合众和爱驰的产品,都具有类似的报警功能,即如果婴儿和宠物被遗忘在车内,会自动给车主提示。这些都可以归纳到“送温暖”的科技之中。
『特斯拉推出“狗狗模式”』
还有一项技术让我很感兴趣,就是现代推出的后排乘客谈话屏蔽功能,可以让前排司机无法听到后排对话。其原理是通过麦克风阵列采集后排乘客说话声音,生成掩盖声,播放给司机。这种对隐私的关怀,科技含量要高于超豪华车内的升降玻璃屏。
对车内乘员的关怀,还不只体现在软件上。比如蔚来ES8的前排副驾“女王座”,让女性坐姿更舒服,还可以回身照顾后排的孩子。更早萌发这个创意的是沃尔沃S90三座款,到了蔚来,就把对副驾的关怀卖点更加突出放大了。
『沃尔沃S903座』
拜腾的M-Byte,可以让前排座椅旋转12度,给交谈双方提供了情感交流的空间。爱驰汽车在这方面的想法也很多,今年上海车展发布的U7ion概念车,面向家庭移动生活,内饰配置第二排独立旋转座椅、第二排座椅娱乐屏幕、第三排环抱式座椅,让用户在生活、居家、工作场景中切换自如。这个设施让我想起来今年CES上麦格纳推出的移动座椅解决方案,竖立的墙面上,八把座椅可以根据载人和载货场景,不断调节位置,呈现多种布局方案。因为随着自动驾驶的实现,车内空间会更加注重对不同场景的满足。丰田的e-Platte概念车,正是对这种理念的最佳呈现。
谈到对场景的重视,其中一点就是对老年、残障人士的关怀,丰田很早就在展示“福祉车”的理念。这方面日本人做的确实比较到位,本田在亚洲CES上展出的行走辅助设备,可以帮助老年人和需要康复的人士行走,虽然和车没有直接关系,也是体现了汽车公司对人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