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集全汇总】《哈佛幸福课》——『积极心理学』文字版(字幕)&摘要&收获
网上人气最高的就是《哈佛幸福课》还有这个《心理学导论》,因此继续在bilibili上学习,这上面的翻译比网易的要更加准确。
也找到了《心理学导论》的上课ppt,因此有时候会放上课件图。据说,为了保护隐私,上课不给看ppt,放上应该更好学习吧。
之前查资料看到这个图,看这个导论是不是说的就是这些。还好一节课只有20分钟,因此内容比《幸福课》少太多。
而其中有大量的理论,为了方便学习,同样在豆瓣搬过来人家的精彩笔记。也同样会把这个字幕打印出来,方便更好的理解和学习。
●可以参考的书籍(没有中文版):
①教材:
彼得.格雷的《心理学》第五版
②阅读书目:
格雷.马库斯主编的《诺顿读本》
(两本书的PDF英文原著版,后台回复【心理学导论】)
《心理学导论》课程目录
重点摘录
作者:Jeff(来自豆瓣)
1.道德感进化的原因
如果进化论是适者生存,牙齿和厉爪下的血腥天性,那为什么动物会进化道德感?
2.同理心
这可以简单的看成一种在乎痛苦的感觉,如果你受伤了,某种意义上我会痛,如果你难过,会影响到我自己的心情,我不是一个怎么的生物,而被精心打造成能感应到你的痛苦。
亚当·斯密对同理心的影响有详尽的表述,他说,当我们看到子弹瞄准,即将击中他人的大腿或是手臂的时候,我们会自然地缩紧并收回自己的手脚,当子弹击中,我们多少会感觉到会和受害者一样的疼痛感。
人同理心的程度是有差异的,我是高同理心,相比低同理心的人而言,你更有可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这说明在同理心和喜好之间是有某种关联的。
然而,先天的同理心、道德思维只存在于绝大多数的人中,不是全部。有一些例证,一个抢劫犯专门抢劫盲人,当被问到他给受害人带去的痛苦时,他说“关我什么事,我又不是她”。
3.内群体和外群体
你的成员身份对你来说是很重要的,即使群体是后来组建的,不是天生的,对你的道德感和道德态度施加强大的控制。有了共同的敌人,才是团结起的解决之道,能把这个星球上所有敌对国家和宗教都团结起来的是外星人的攻击。
群组实验说明,在一定程度上道德感的动作,部分地取决于我们所属的群组,如果我是个美国人而你是来自别的国家,我对你的义务要少于对一个美国人的义务。
4.道德判断
道德判断并不是同理情感,不是关心和爱或者赞成和不赞成的感觉,而是类似于好还是坏的观念。道德判断有三个特征:它是否是一种义务;是否会受到惩罚;它是无意识的。
西方文化中,很大程度上倚重于自主道德观。
5.关于米尔格拉姆实验
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很大程度上提供了,让人做坏事所需的理想情境的绝好例证。这个理想情境有一些必须的元素,它包括权威。
7.恶和善的两个动力
第一个恶的动力是去个性化,意思是为什么人们组成团队后表现很糟糕,是因为责任被扩散了。如果我一个人在街上跑,用我的棒球拍击碎沿街的窗户,我知道那是我干的,如果我和其他二十个人在一起,那就不是我干的了,我是团队中的一员,感觉就不那么糟糕,责任被扩散了。团队的力量之一就是减少责任。另一个减少责任的方法是接受命令,还有一个减少责任的方法是匿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通常人们不会帮助有需要的人,若身处一个团体,援助的责任就减少了,因为我们都觉得别人会帮忙,所以我们就不插手。所以,如果你在街上陷入困境,你的心脏病发、腿断了,或者遇上行凶抢劫等,根据研究大叫“救命”通常是没用的,因为如果我身边有十个人,听到有人大喊“救命”,我看看其他九个人他们什么都没做,他们也看着我什么都不做。有效果的是受害者指着其中一个说“你,穿绿毛衣的报警”。心理学的证据是如果我穿绿毛衣,有人叫我去报警,我就会去报警。因为我是好人,我不会在别人受伤害时袖手旁观。责任的扩散解释了我们为什么会做坏事,以及我们对落难之人的援助意愿,对别人的诋毁。
做坏事的方法之一就是放弃自我,也就是自己不再是个体,也就是前面说的去个性化。另一种做坏事的方法就是使做坏事的对象不再是个体,比如,一旦你知道某人的名字,你对他做坏事的可能就减少。将人不当人看待,而是当作数字,物体,厌恶的事物这些都是促成行恶的因素。
联系和相互依赖是善的第一个动力。自私基因理论的一个延伸是你与他人的相互关联程度,你对他们的关心更多是出自纯粹自私的理由。然而相互依赖会使人和人之间建立一种道德联系。托马斯·弗里德曼提出'金色拱门防止冲突理论',说两个都有麦当劳的国家不会交战,因为麦当劳推动了全球互相依赖,但这在北约轰炸萨拉热窝事件中不成立。相互依赖使你能更好地与人相处,有个更广泛的说法叫做“接触假说”。尤其是当你们处于同样的身份地位,有同样的目标,有社会支持你理喜爱别人。成百的研究表明,原本互怀敌意的双方,当他们有了共同的目标,从而建立起相互关系,这种接触就产生了道德感,军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如果你从他人角度出发,你会更关心他们,这是善的另一个动力。纳斯波姆提到希腊戏剧,希腊戏剧邀请人们从他人角度思考,从他们从没想过会成为的人,或甚至从没想过会有所接触的人,希腊戏剧认为这种让步能引起共情。而我认为讲故事是对行善的有力影响之一。故事能让你从他人角度思考,从他人的角度看世界。比如可以利用隐喻的力量,联系一件熟悉的事物,并提出一件新事物,使之与那熟悉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相吻合。
视频&文字版
一、【之前内容回顾】
短暂的休息后,系主任给我们讲了爱的主题。然后我们学了情绪,理性和进化。我们学到的很多内容,特别是有关思维的进化的部分。向之后的研究提供了支持材料。我们学过认知神经科学通过面部辨识。这个重要案例来学习的人与人的差别,行为遗传学。先天和后天,性和食物,我的课讲了性。布劳内尔博士给我们讲了食物。
二、【道德的内容】
今天讲道德,下周讲社会思想和社会行为。谜团,根本上就是一系列,无法归类于本课程。让心理学家迷惑不解的主题。这些主题包括,睡眠,笑,宗教。精神疾病,两堂课讲精神问题我们的心理会出怎样的问题。最后一节课讲幸福,然后我们就讲完了。
你会知道很多心理学的内容,这会为你。主修心理学,和进入好的研究生院做好准备。这里有多少人是心理学专业,或者希望主修心理学。或认知科学,你也可以举手。好的,人数很少嘛那么我再问一次。你学习过幸福然后谜团。但是并不想主修心理学,那你们想学什么。化学,人类学,医学预科,饶了我吧。
我们要讲一讲道德的三个方面。我会讲道德感,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我会着重于为什么好人会做坏事,。
三、【道德感是怎么进化的】
这要回顾和讨论,米尔格拉姆的研究。就是周一放的那部电影。我们先从道德感开始讲。我们已经在不同背景下讨论过这个问题。问题是'道德感是怎么进化的''。
我们可以把道德感看作是谴责,羞愧。羞愧,谴责,骄傲,义愤之类的情感。也有简单的感情,对他人的关怀希望与他们好好相处。有不公平的事情发生时会心烦。你可能觉得这些感觉的存在。
从进化论的角度看起来是很难解释的。如果进化论是适者生存,牙齿和厉爪下的血腥天性。为什么动物会进化道德感,但事实上,我们知道答案。
1、【亲缘选择→利他主义】
可以用冷血的进化论来解释。有的动物无私到,用生命去帮助其他动物。在某种情况下,它们的基因会,比那些冷漠无情的人的基因。
2、【合作】
四、【第一个案例研究→道德感的心理→同情心】
连环杀手加里·吉尔摩说,他人的痛苦让他快乐。一点没有让他不开心,'我总是能够杀人'。我可以完全对别人没感情。我知道我在做很糟糕的事,这有一个很不好的单词,错。但是我仍会继续做下去',泰得·邦迪,在一次采访中'。提到他对人们对他的所有谋杀案大惊小怪而感到吃惊,。因为他说,'世界上有太多人'。如果你们中哪位同意这些观点的话。不是一个好征兆。这些特别无情的,冷血的论调说明。这种先天的同理心,道德思维的这方面。存在于绝大多数人心中,但不是全部。
这说明了道德感的敏锐协调不仅对个体是必须的。对群组的心理同样也有影响。
【学生提问】
七、【道德判断的三个特征→是否有义务&是否受到惩罚&无意识】
【米尔格拉姆研究的动机→大屠杀会发生的原因】
八、【恶的动力→去个性化&放弃自我】
【厌恶的共性】
九、【善的动力→联系&互相依赖】
收获&顿悟
这节课讲的是关于道德的
1、道德感→亲缘选择(利他主义)&合作。
2、道德判断:是否有义务&是否受到惩罚&无意识。
米尔格拉姆研究的动机→大屠杀会发生的原因
3、道德行为→为什么好人会做坏事→责任分散
①恶的动力:去个性化&放弃自我
②善的动力:联系和互相依赖&从他人角度出发,会更关心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