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为什么不香了?英国新浪财经

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公布的数据,2019年时,中国内地学生获得英国签证的数量就已经超过10万人。

即便是在202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英国“留学重镇”的地位,也没能被撼动。甚至在这一年,英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中国留学生的首选留学目的国。

2022年之后,随着政策的放松,中国留学生赴英留学人数出现了报复性增长,达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顶峰时期。

但仅仅两年之间,英国留学开始变得不香了!

根据英政府最新公布的《年度签证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7月到2024年6月的一年内,英国内政部共发放43万份学生签证,较去年同期签证发放量下降了13%。

其中,中国内地学生的获签数量也比前一年减少了434份。虽然变化并不太大,但也已经是连续第二年下降,相比2019年的数据甚至更低了。

“英国留学”这个曾经闪烁着光芒的四个大字,如今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褪色。而其背后的原因,恐怕不是“人多”两个字就可以解释清楚的。

01英国居,大不易,学费涨价已经是家常便饭

英国留学热度减退,是多种“劝退”操作的合力作用。其中最具杀伤力的,当属各种费用的增加。

最近,牛津、剑桥、UCL、KCL等部分英国大学公布了2025/26学年的学费。

以牛津大学为例,这所全球QS排名前三的学校,本科学费已经涨至3.5万-5.9万英镑区间,涨幅大概在6%-21%左右。硕士学费则升至3.3万-8.4万英镑区间。其中诸如工程专业,从约4.9万英镑,飙升到约5.9万英镑,相当于每年要多缴近十万人民币。

而对于英国的大学来说,学费的持续涨价已经是多年来的家常便饭。过去的20年,牛津大学国际生学费从约1.5万英镑涨到现在,涨了300%;伦敦大学学院是从1万英镑,增长至4.4万英镑,涨幅超过300%;帝国理工大学则从1.3万英镑,增长至约4.3万英镑,涨幅超过200%。

除了学费,英国留学的其他费用也在水涨船高。

比如英国政府最近宣布,为了应对近年来不断上升的通货膨胀和生活成本,从2025年1月2日起,伦敦地区的国际学生需每个月证明拥有1483英镑的生活费,最长需提供九个月的证明。非伦敦地区的国际学生标准则是每个月1136英镑。此前,两者的标准分别为1334英镑和1023英镑,相当于分别上涨了11%以上。

由此测算,一般在英国留学每年的学费大概在20万-28万人民币。衣食住行算下来在伦敦一个月需要1.5万-2万人民币,在非伦敦地区需要1.2-1.5左右。学费加上生活费总体计算下来,在英国留学一年的花费需要40万-45万元人民币。

相比之下,国内以本科一年学费8000、每个月生活费3000计算,一年也就3万元,读完本科只需10-15万元,不足国外一年费用的一半。

此外,在英国学习生活所需的其他费用,也都处在上涨的曲线之中。从今年开始,英国的学生签证申请费用上调35%,移民医疗附加费增加了66%。可以预期的是,随着英国国家财政状况的恶化,各项费用以及生活成本仍将持续上升。

当然,对于已经陷入到卷教育、拼就业困境中的中国家庭来说,如果留学支出可以带来足够质量的学业,以及就业机会,那投入也是完全值得。

但问题是,英国留学真的可以保证足够丰富的含金量吗?

02水不水,有争议,几乎成了“反向留学”的代名词

英国留学热降温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其中的“水分”越来越为人诟病。

这首先体现在大学扩招上。2023年,有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的专家以及许多英国大学的管理人员表示,英国的顶尖大学将在未来几年内逐渐拒绝越来越多的英国学生,转而招收更多国际生。

2023年6月,英国政府颁布了全新的“国际教育战略”,表示欢迎留学生赴英,并在未来致力于维持每年至少接待60万名留学生。

随着大规模扩招的开展,其中的泡沫甚至是灰色内容,也逐渐多了起来。

今年1月,英国媒体《星期日泰晤士报》卧底调查发现,在英国需要全A成绩才能进入的一些知名大学,有很多国际学生即便成绩严重不达标,却可以“直接买进去”。

其次,过去长期广受国际生青睐的英国硕士教育,也是被质疑的焦点之一。

英国高等教育的重心是在本科和博士的培养上,但目前大量国际生培养恰好集中在硕士研究生层次。根据英政府的数据来看,国际生数量排名第二的中国内地学生在英国攻读硕士的比例为59%。而数量排名第一的印度学生甚至更加钟爱英国硕士,比例达到81%。

国际生们——尤其是中国学生如此一窝蜂地去英国尝试一年制的硕士,其中态度值得细品。

随着赴英国攻读硕士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一些英国大学出现了中国硕士人满为患的现象。数据显示,英国多家QS前100的学校中,中国硕士占比都在一半以上。比如南安普顿大学中国硕士占比甚至已经超过70%。

与这种现象相对应的,是英国留学几乎成了“反向留学”的代名词。许多人戏言:原本以为出国是体验海外校园,没想到不仅同学都是中国人,甚至有的学校连老师都是中国人。

其实不光是针对英国,从更大的趋势来看,国人对于留学这件事已经逐渐祛魅了。

03留学热,要退潮,务实的性价比考虑

中国人对留学的热潮,基本上是起自加入WTO之后。随着开放程度加深和居民收入的迅速提升,也出于和国外教育水平、教育理念之间的巨大差距,让有能力的富裕家庭开始有更多意愿让子女出国留学,从而带动了一股股的留洋热潮。

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到了2019年,一年留学人数超过70万,较2011年再翻倍。

但2010年之后,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速就呈震荡下行趋势。虽然国家统计局数据仅统计到2019年,不过可以想象的是,近些年总体增速仍会是减弱趋势,未来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

清华大学党委组织部副部长、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张超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公共卫生事件以前,清华本硕博全口径出国(境)率为15%左右。公共卫生事件之后,2023届毕业生全口径出国(境)率只有8%。

根据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的研究,近几年清华、中科大、西工大、北航等著名理工科大学的出国留学人数出现大幅下挫,甚至跌去2/3。

其背后原因,既有文化自信的因素,也有务实的性价比考虑。

现在适龄的留学生已经是00后人群。他们成长于中国快速发展的20年,是民族自豪感很强的一代人,也是对欧美文化、欧美教育去除了盲目崇拜的一代人。

越来越多的人也从务实的角度,开始审视出国留学的性价比。

并且随着“海归”的日益增多,中国的用人单位也不再“人傻钱多”,而是开始对国外文凭进行更加严格的审视,更复杂的判断。

既然是要重回故里,那就更需要考虑留学的性价比。像动辄一年四五十万元花费的英国留学,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昂贵的选择。这样的性价比,显然不符合很有成本意识的中国家庭的消费观念,遭遇用脚投票也在所难免,这直接戳破了留学生市场中客观存在的一些泡沫。

而英国教育体系也能意识到中国家庭的态度转变。2023年,英国高等教育监管机构致函给23所拥有大量中国学生的大学,提示它们不要过度依赖中国学生的学费,并以确保大学们有相应的应对措施,以防中国留学生数量下降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这代表着对利益极其敏锐的英国人,已经在为中国学生流失的局面未雨绸缪。

04写在最后

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些大学名字所代表的庞大信息和厚重份量,最终会成为吸引他们前往英国求学的核心理由。

从民国开始一直到如今的2024年,在一幅漫长的历史画卷中,无数中国人在英国体验异国他乡的旅居和留学生活。有的人最终功成名就,扎根欧美,或荣归故里,回祖国干出一番事业,而更多人只能无奈接受留学无法改变命运的现实。

最终,英国也只能成为绝大多数人生命中短暂的停留,最短的只有一年。

像极了中国人描写英国大学的那首最著名诗歌中的经典一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THE END
1.教育部: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66.21万人滚动新闻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其中,国家公派2.53万人,单位公派2.65万人,自费留学46.76万人。 与2017年度的统计数据相比较,2018年度出国留学人数增加5.37万人,留学回国人数增加3.85万人。 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https://www.gov.cn/xinwen/2019-03/27/content_5377428.htm
2.与世界互学互鉴——100张图回答,为什么说我们是开放的中国中国累计有585.71万人出国留学 并吸引了513.4万名留学生来华 如今 自费留学成为出国留学的主体 同时 越来越多的人学成回国 2012年到2018年 超过283万人学成归国 占改革开放以来归国留学生的78%以上 同时 中国已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2012年到2018年 https://feng.ifeng.com/c/7rhPxPiWa6j
1.高校涉外人才培养助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教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要在扩大国际合作中提升开放能力,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有助于对内提供发展动能,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还能通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让发展成果惠及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https://www.workercn.cn/c/2024-11-12/8390552.shtml
2.英国留学,真不香了?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的数据显示,1978—2000年,中国总共送出34万留学生,而到了2011年,仅一年时间出国留学的规模就达到了34万。 另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到了2019年,一年留学人数超过70万,较2011年再翻倍。 但2010年之后,中国留学生人数的增速就呈震荡下行趋势。虽然国家统计局数据仅统计到2019年,不过可以...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9308390
3.用“留学中国”品牌提升中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纵观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教育强国的高等教育无一不具有国际影响力。来华留学是国家外交大局、改革开放事业和教育国际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基石。坚持战略思维,坚持内涵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是我们应对挑战、实现来华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的必由之路。 http://m.jyb.cn/rmtzcg/xwy/wzxw/202411/t20241111_2111268025_wap.html
4.出国留学人员优惠(留学生归国优惠政策大盘点)留学资讯? 据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 1978 年到 2018 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 585.71 万人。 其中 153.39 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432.32 万人已完成学业;365.14 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 84.46%。这也就是说出国留学人员中大多数人选择了回国发展,10 个人中有 8 个多都回...https://www.jldxwj.com/lxzx/904.html
5.留学生为什么出国不归,这些是主要原因腾讯云开发者社区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432.32万人已完成学业,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也就是说有200多万人在国外完成学业以后就留在国外。留学生学成不归有很多因素:国外出台的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news/637711
6.形成鼓励出国留学与建设人才高地的良性循环中国将继续坚持“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发挥作用”的新时代留学工作方针,为中国学生提供多元的教育选择,并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中超过八成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1978年到2022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http://news.hnr.cn/rmrtt/article/1/1596334006446276610
7.江西省留学咨询机构当地哪家比较好语言留学1978年到2022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432.32万人已完成学业;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84.46%。那么都有哪些出国留学中介机构比较好呢?现在一起来看看小编整理的出国留学中介机构排名吧!https://m.haokeduoduo.com/news46141.html
8.云南每年约万人出国留学学成后“归国难归乡”日前,教育部发布的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显示,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66.21万人。其中,国家公派3.02万人,单位公派3.56万人,自费留学59.63万人,自费留学人数占总留学人数的90%。云南的情况怎么样呢? 84.46%毕业生选择回国发展 统计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https://www.kunming.cn/news/c/2019-04-03/12616360.shtml
9.最大规模“海归潮”来袭,去年近52万人!国家发布新政海归落户北上...其实,像章晓一样这样选择回国的留学生不在少数。根据教育部的统计,2018年度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51.94万人,首度突破50万人,创改革开放以来最高。其中,国家公派2.53万人,单位公派2.65万人,自费留学46.76万人。留学回国总人数比2017年增加3.85万人,增长了8.00%。从改革开放至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1904/11/c2105280.html?group_id=1
10.穷人也能上的国际学校学费读国际学校的都是有钱人吗?穷人可以出国留学吗? 从1978年留学生不到800人,到2018年底留学生人数累计达585.71万人,极速增长的数量,意味着出国留学逐渐成为众多学子升学读书的重要选择之一。 随着高考结束,许多家长及学生将出国也纳入升学考虑之中,出国留学被逐渐提上日程。 那么是否每个人都适合出国留学呢? https://m.gjxx.com/zhaosheng/153834.html
11.与世界互学互鉴——100张图回答,为什么说我们是开放的中国二中国累计有585.71万人出国留学 并吸引了513.4万名留学生来华 如今 自费留学成为出国留学的主体 同时 越来越多的人学成回国 2012年到2018年 超过283万人学成归国 占改革开放以来归国留学生的78%以上 同时 中国已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国 2012年到2018年 https://m.jnnews.tv/p/727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