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养的宠物的数量,快比娃的数量还多了。
然而这根本不是上限,以日本为例,日本宠物协会的调查报告数据显示,其宠物猫狗的数量在2022年就超过了日本本国15岁以下儿童的数量,并且市场规模持续创新高。
在刚刚拉开帷幕的2024年双11,宠物也不负众望,继续引领着巨大增长。
数据显示,2024年10月14日晚8点天猫双11开启预售后,预售首小时,32个宠物品牌预售金额同比翻倍,73个宠物品牌超去年首日全天。预售4小时,宠物直播成交同比大涨123%。
(图源:亿欧快讯)
自从2019年宠物市场的潜力不断被电商平台挖掘开始,这些年来,“双11”早已成为宠物消费的主场地之一。
只是近两年,市场一致认为该产业的增速已从高发展阶段,逐渐进入相对稳增长期。
主流品牌大爆发,谁赚走了“主子们”的钱?
在整个宠物行业中,宠物食品市场可能是最刚需的赛道,占据了整体市场最大的份额。
《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数据显示,食品在宠物市场中占比达52.3%。
(图源:万联证券)
随着养宠家庭数量的增加、养宠观念的升级,消费者对宠物食品的需求仍将持续增加。据机构预测,到2026年国内宠物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886亿元。
主粮,则是宠物食品中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此次“双11”预售状况中,大爆款依旧以烘焙粮、冻干粮等多款猫粮狗粮为主,尤其是各大知名品牌的爆款占比,优势十分明显。
另有,麦富迪、大宠爱、皇家处方粮等品牌的成交超去年首日全天。
表现最为亮眼的fregate弗列加特、以及麦富迪都是乖宝集团旗下核心品牌。
截至目前,麦富迪已通过丰富的产品线畅销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品牌力、市场认可度都十分高。2024年1月更是获批宠物行业唯一AAA级(全国级)知名商标品牌授牌。
至于预售仅4小时成交就惊人地飙增了10倍的弗列加特,作为其高端肉食猫粮品牌,在市场上的口碑也并不弱。去年双十一期间全网销售额突破6400万,同比大增了200%+。
这种爆发的形势之下,是宠物赛道的公司越来越开窍。有人说,所有关于人的生意,都可以在宠物赛道再做一遍。
某种意义上,这可能比做人类幼崽的研究还要有效。因为要这么深度地观察人类幼崽比较有难度,但对猫狗来说,创造这样一个环境更容易。
(图源:弗列加特研发中心)
此外,“战报”中还值得一提的是,预售4小时成交破千万的6个宠物品牌中,其实大多数是各个细分赛道的新兴品牌。
例如主营猫爬架的新品牌“喵想树”,在淘宝天猫平台正式运营刚满一年,此前已在618等多个节点成为其所在细分赛道的top1,此天猫预售4小时,其预售单量更是同比飙增8倍。
专门售卖鹦鹉主粮和鹦鹉保健品的igg,2023年7月才正式开售,临近天猫双11店铺同比去年同时段销量增长超300%。
除此以外,还有更多难以在电商平台表现出来的宠物生意正在隐秘地增长,比如宠物陪护、宠物殡葬、宠物学习等等。
照这样的增长,挖掘更多细化产品或宠物品类,依旧是更多宠物新兴品牌的可行之选。
中国宠物品牌含金量走向分化
2023年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2023年城镇犬猫消费市场规模达到2793亿元,同比增长3.2%。考虑到宠物数量增长依托于消费人口和消费能力的增长,当前行业已经进入稳健增长阶段,不会突飞猛进,但势头始终向上。
对品牌来说,这就是一场考验了。事实上,虽然头部品牌有很多故事可讲,但宠物食品等核心领域的进入门槛其实很低,一条生产线能包装出N个品牌。
因此,行业格局其实非常分散。
与之对应的,同期各自的净利润,以及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08、1.42、0.98和0.35亿元;49.92%、48.11%、329.38%和-13.43%,整体盈利能力相比23年全年有提升。
这说明,当前中国宠物公司还可以用销售费用换来更大规模的营收和利润。参考双11的表现,宠物领域可能也在发生国产替代。这是国产品牌品质和性价比双重凸显的结果。
除了内销,出口也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今年1-7月我国宠物食品出口量累计出口同比增长28.58%,其中7月增长23.43%;对应收入金额分别同比增长20.77%、20.76%,从而带动了一部分专攻出海业务的宠物企业业绩提振。
参考2023年全球2466.6亿美元的宠物市场规模,中国仅掌握到话语权最低的代工环节,这意味着未来宠物企业的出海前景十分可观。尤其是那些OEM/ODM起家的宠物食品企业将继续加快从代工走向了自有品牌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