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动物及动物疫病可追溯体系建设工作要求,提升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信息化水平,辽宁省以省动物卫生监管信息追溯平台为基础,以覆盖省、市、县、乡三层四级全程信息追溯监管平台为依托,集6大系统为一体,以实现监管工作数据化和务求监管实效为核心,全面推进全省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全省共计投入2.3亿元,开展了以市县区分平台建设、网络对接、视频监控增量、GPS车辆定位扩容和业务追溯系统再开发为重点的动物卫生监督信息追溯平台二期开发建设,全省16个市,101个县区级分中心已经全部建设完成。
动物卫生监管工作全部实现信息网络化运行
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成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千里眼”
辽宁省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由省、市、县三级指挥中心远程控制软件和外围的监控终端(摄像头)构成。按照属地化原则实现对辖区饲养场、屠宰场、隔离场、无害化处理场等监管对象的远程实时动态无死角监控,并可调阅其历史视频存图。省级指挥中心可对28个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实施远程对话指挥调度,市县级分中心可以实现对管理相对人动物防疫活动的实时掌握。
GPS车载定位系统使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轨迹清晰可控
GPS车载定位系统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是流动可拆卸式的,用于过省境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车辆定位。一部分是固定不可拆卸式的,用于县境内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车辆定位。前者由入境检查站查验时安装,出境检查站查验时回收,全程信息实时传输至省级指挥中心。后者由县级机构对辖区固定从事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的车辆进行安装,并能实现越界报警。两者均可对目标车辆实时跟踪和轨迹回放。
实现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六大关联,各项业务工作环环相扣,互为因果
移动动监手机客户端使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更加便捷
风险评估框架模型实现了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智能化
从动物卫生监管工作职责为出发点,以动物卫生监督信息追溯系统为依托,以OIE动物卫生风险分析的通行理论为指导,以兽医机构效能评估(PVS)模式为参考,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平衡计分卡方法和专家咨询法,探索性地开发了辽宁省动物卫生监督风险评估框架模型,为动物卫生监督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人工智能模型。模型设定了检疫监管、防疫监督等7个一级指标和27个二级指标,基本涵盖动物卫生监督重点工作,评估指标精细分级,数据实时提取,首次实现了动态评估。评估以县级为最小单位,评估结果以红、橙、黄、绿四种颜色预警显示在对应评估区域地图上,做到了直观、智能。评估结果根据信息平台数据24小时刷新一次,做到了实时、客观。风险评估框架模型的建成为客观反映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实效,及时发现工作短板以及制定有效管措施提供了重要科学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