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湖北人阿扬在广州上班,过着让朋友羡慕的“不单身、还有狗”的生活。1岁10个月的柯基“菠萝”是阿扬的“灵魂伴侣”,脖子上挂着“我很乖,不咬人”彩带。
和人类的婴儿类似,狗宝宝从出生开始就要打各种疫苗来防止病毒的侵害,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狂犬病毒疫苗,满3个月打第一针,此后每年打一针。
狂犬病被称为“可防不可治”。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狂犬病死亡人数达到276人,仅次于艾滋病、肺结核、病毒性肝炎。更大隐忧则是,中国每年约有四千万人被猫狗咬伤。
国际经验显示,与其在狗咬人后让人去打狂犬疫苗,不如给狗打针形成“群体免疫”,从源头上消除狂犬病。而且,兽用狂犬病疫苗的价格远低于人用疫苗。
“菠萝”其实是广州养犬电子登记系统之外的“黑户”,但也打上了狂犬疫苗。大限将至,狗狗们都打上针了吗?消灭狂犬病,还有多远?
“相互介绍着都来打了”
这些忙碌的诊所都是南昌市指定的具备相应资质的犬只狂犬病免疫点,多位兽医都表示知道农业农村部的防治计划,每年都积极参与犬类免疫工作。
让狗形成“群体免疫”
“第一次在左右胳膊上打2针,第三针和第四针是在下周和下下周打,总共费用是三百多元。”尽管伤口很浅并无出血,但刘萌还是免不了“担心”感染狂犬病毒,挂号的时候她还特地留意了一下就诊序号,“来打针的人还是蛮多的”。
刘萌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不断攀升的宠物猫狗数量背后是,中国仍为狂犬病流行的高风险地区。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狂犬病疫情报告3300例,涉及984个县(区)。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2017年只报告516例,不到十年前的1/6。然而,危险的是,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艾滋病等疾病类似,狂犬病在中国被列为乙类传染病。一旦发病,狂犬病毒会“占领”中枢神经系统,病死率高达100%。
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9月公布一个数据,全球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狂犬病,95%以上人患狂犬病的病例发生在亚洲和非洲。而每例人患狂犬病病例背后,约170只犬也因此丧生。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及联合国粮食署联合主办“全球消除狂犬病国际会议”,希望全球在2030年前消除狂犬病。
这个目标并非不可行。和其他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不同,只要打了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并产生足量效价的中和抗体保护,对狗或对伤者的保护率可达到100%。广东省农科院动物卫生所人兽共患病研究室的王晓虎博士研究狂犬病、狂犬疫苗二十年,他解释:“狂犬病毒一般潜伏期为1-3个月,因此哪怕是暴露后1周内才打疫苗,也有很大机会让抗体‘跑赢’病毒。”
虽然这个疾病的名字里带着“犬”字,但理论上说,几乎所有温血动物都可能携带狂犬病毒,只不过在狂犬病从动物传染给人的病例中,99%以上都是因狗咬伤所致。因此给狗注射狂犬疫苗,切断了“狗与狗”、“狗与人”的传播链条,可以有效地控制狂犬病蔓延。
世界动物保护协会的报告指出,约70%的犬只接种狂犬疫苗,可以产生群体免疫,“减缓狂犬病的传播趋势,直至疾病局部消除”。
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群体免疫门槛,但都是类似的道理,即当大量的个体拥有抗体时,纵使部分个体仍携带病毒并传播,也无法造成大范围的感染。
“消除由犬传播至人的狂犬病的源头(动物间狂犬病)控制具有决定性意义,70%的犬只免疫覆盖率是控制狂犬病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加强对犬只的大规模免疫。”农业农村部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公共卫生处处长马世春曾撰文写道。
农户:“我养狗十几年了,不也没得狂犬病”
“菠萝”已经打了狂犬疫苗,但阿扬感觉,城市的狗染上狂犬病毒的概率应该很低。
有机构在开展类似研究。2018年以来,为配合广东省探索建设珠三角犬类狂犬病免疫安全区,广东省农科院动物卫生所人兽共患病团队开展动物狂犬病免疫水平调研发现,“城市化率较高的深圳、广州、东莞、中山、佛山、珠海,几乎已经达到了70%的犬类群体免疫目标”。
王晓虎透露,相比之下,惠州和肇庆的农村地区仍是“薄弱点”,考虑到基层防疫人员的配备,物资经费的支持力度,发下去足量的狂犬病疫苗并及时有效地注射到动物身上“还有一定的困难”。
2019年9月,国家卫健委在对人大代表提出的加强规范养犬管理建议的答复中指出,狂犬病病例呈现“三多”特征:农民病例多、儿童老人多、男性病例多。
一只狗背后的行政管理
虽然和南昌、西安等地类似,广州的狗无论有证还是无证,都一样能在宠物医院打疫苗,但还是要面对许多监管部门。时隔十年,《广州市养犬条例》在2019年迎来修订草案,生活在城市中的一只狗,牵动着至少6个行政部门:
公安机关主管养犬行政管理工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村委会协助;农业农村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犬只免疫、制定危险犬标准等;卫生健康部门负责预防狂犬病等疾病的教育、人患狂犬病疫情的监测、人用狂犬病疫苗注射和狂犬病病人诊治的管理……
在广州养狗不办证,有罚款的风险,阿扬还是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到现在我还没被抓到过”。
国家卫健委2019年对人大代表的答复中指出,近年来卫健部门和公安、农业农村等部门合作,推动源头管控,狂犬病防控总体成效明显,但犬只的疫苗接种率总体较低,“难以达到阻断传播的70%接种率要求”。
在王晓虎看来,狂犬病不仅是致命的传染病,更深层次的症结是地方经济投入和管理水平,“越是经济发达、管理能力出色的地区,狂犬病病情和犬类免疫就控制得越好”,只要地区愿意加大投入和落实犬类免疫接种工作,“防疫效果是立竿见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