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狂犬、疑似狂犬或者不能确定健康的狂犬病宿主动物咬伤、抓伤,舔舐黏膜、破损皮肤处,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接触可能感染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唾液或组织,都属于狂犬病暴露,都有可能传播狂犬病。
“狂犬病病毒最开始在伤口周围,一般7~10天左右,边复制边跟周围神经结合,之后每天以约1.5~10厘米的速度向中枢神经系统入侵,一般1~3个月开始发病。”中国医学救援协会动物伤害救治分会会长、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传林教授介绍,目前尚无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确认伤口内是否存在狂犬病病毒,而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一旦发病也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按照致伤动物传播风险进行综合评估,根据暴露级别进行规范预防也几乎是100%有效的。
“暴露后处置的目标是彻底清除狂犬病病毒。”王传林教授介绍,狂犬病暴露处置包括:伤口处理、规范合理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按照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这“三部曲”,临床上需要根据狂犬病暴露等级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
狂犬病预防中需要使用的免疫制剂分别是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狂犬病疫苗属于主动免疫,人体在接种疫苗后约7~10天后开始产生抗体,14天左右可达到有效的保护性抗体。在这十几天里有可能给病毒留下“窗口期”,基于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死率几乎100%的特点,还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合理规范的应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被动免疫制剂能在“窗口期”快速的为人体提供保护性抗体。
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发展至今,从马血清、抗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到抗狂犬病单克隆抗体,被动免疫制剂在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3年9月由国家疾控局会同国家卫健委制定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23年版)》首次纳入单克隆抗体作为被动免疫制剂使用。
目前国内已经有2款用于抗狂犬病病毒单克隆抗体的被动免疫制剂上市。今年6月,兴盟生物自主开发的抗狂犬病鸡尾酒单克隆抗体制剂泽美洛韦玛佐瑞韦单抗(商品名:克瑞毕)已在中国获批上市。兴盟生物公开资料介绍,泽美洛韦和玛佐瑞韦两株单抗可以广谱地针对不同种群狂犬病毒株产生中和保护和交叉保护作用。
“有四种情况下需要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王传林教授介绍,一是首次III级暴露者,即被咬伤抓伤后有明显出血、破损皮肤被舔舐,开放性伤口、黏膜被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或者组织污染等;二是头面部的II级暴露者;三是有严重免疫缺陷的人群首次及再次II级暴露或者III级暴露者;四是如未能在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当天使用被动免疫制剂,7天之内再次III级暴露或者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加用。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而狂犬病暴露后处置是预防狂犬病的最后一道防线,因此,及时规范的处置伤口后,如需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应尽早使用,按程序接种狂犬病疫苗。若未能及时使用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可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天内也可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