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了加强家禽经营管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广东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城镇内的家禽经营管理,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家禽经营,包括人工饲养、可供食用的鸡、鸭、鹅、肉鸽、鹌鹑等活禽的批发、零售、集中屠宰及其生鲜家禽产品的经营等行为。

本办法所称活禽经营市场,是指有固定的交易场地、设施,有若干经营者进场经营,对活禽实行集中、公开、现货交易的场所,包括活禽批发市场和活禽零售市场。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家禽经营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财政支持等政策。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对家禽经营市场进行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活禽集中屠宰环节的监督管理,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家禽经营的动物防疫监督。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家禽经营主体的登记管理和家禽进入批发、零售市场或者生产加工企业后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依法查处无照经营家禽等违法经营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负责人感染禽流感疫情的预防、监测和控制。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负责依法查处占用道路、桥梁、人行天桥、地下通道等公共场所饲养、经营家禽的行为。

第四条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城区和其他人口密集的地级市城区设活禽经营限制区,区内限制活禽交易。限制区的具体范围由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照省人民政府有关规定确定,报省人民政府备案,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县级人民政府根据禽流感等疫情防控的需要,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申请采取前款规定的措施。

第五条活禽经营限制区内实行活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

活禽经营限制区内不得新设立活禽批发市场,现有的活禽批发市场应当按照本省活禽经营市场建设标准进行建设改造。

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实际,可以在活禽经营限制区内规划设置1-3个活禽零售市场,规划设置的活禽零售市场应当符合本省活禽经营市场建设标准。

第六条鼓励活禽经营限制区外的活禽经营市场按照本省活禽经营市场建设标准进行建设改造。

第二章活禽经营管理

活禽经营市场的场地建设与设施配备应当符合有关标准,科学合理分区。活禽经营区域应当与其他农产品经营区域分开,活禽销售区、宰杀区、消费者之间应当实施物理隔离。

第八条禁止在活禽经营市场外从事活禽经营活动。

进入活禽经营市场交易的活禽,应当附有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第九条活禽经营市场开办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确保经营场地建设和设施配备符合有关标准;

(二)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指导和督促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等制度;

(三)建立经营者档案,记载经营者基本情况、进货渠道、信用状况等,并指派专人每天对活禽经营情况进行巡查;

(五)查验进场交易活禽的动物检疫合格证明,防止不合格的活禽进入市场;

(六)制止将未经宰杀的活禽带出零售市场或者将当天未售完的活禽滞留在零售市场等情形;

(七)对活禽经营从业人员开展健康防护宣传,落实卫生管理要求和健康防护措施;

(八)指导和督促活禽经营者进行清洁消毒,实施废弃物和病死禽只无害化处理和休市制度;

(九)制定本市场的活禽疫病防控应急预案及人感染禽流感防控应急预案。发现活禽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依法向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等部门报告,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人员疫情监测、环境监测、动物疫病监测等工作;

(十一)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条活禽经营者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经营经动物检疫合格的活禽,并在经营地点公示动物检疫合格证明;

(三)每天收市后对活禽存放、宰杀、销售摊位等场所和笼具、宰杀器具等进行清洁消毒,并配合市场开办者实施废弃物和病死禽只无害化处理;

(四)根据规定休市;

(五)不得经营病死禽只;

(六)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人员疫情监测、环境监测、动物疫病监测等工作;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一条活禽经营从业人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接受健康防护知识教育,具备基本健康防护知识。

活禽销售人员和宰杀人员应当有明显的区分标志,不得相互交叉。

第十二条活禽批发市场内的经营者只能将活禽分销给活禽零售市场的经营者或者运至活禽屠宰厂(场)集中宰杀,其他采购者采购的活禽应当经过宰杀后方能带出市场。

活禽零售市场出售的活禽应当在市场内经过宰杀后方能带出市场。

活禽零售市场收市时,经营者对尚未售出的活禽应当予以宰杀处理,严格执行当日零存栏制度。

第十三条活禽经营市场应当实行一日一清洁消毒、一周一大扫除、一月一休市制度以及废弃物和病死禽只无害化处理制度。

在休市期间,活禽经营市场应当清空存栏,对经营场所、笼具、宰杀器具等进行清洁消毒。

第十五条临时性休市期间,不得在活禽经营市场内外进行活禽交易,活禽经屠宰厂(场)集中屠宰后方可销售。

第三章生鲜家禽产品生产经营管理

第十六条活禽屠宰厂(场)的设置,应当依据当地政府的规划,符合用地、环保和动物防疫等要求,报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并由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予以公示。

活禽屠宰厂(场)出厂的生鲜家禽产品,应当附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检疫标志、肉品品质检验合格标志;产品标识上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标明产品的品名、产地、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内容。

第十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支持活禽屠宰厂(场)与信誉好的家禽养殖企业和养殖户建立稳定供应关系,从源头上保证生鲜家禽产品质量安全。

鼓励实行家禽养殖、屠宰、销售一体化经营。

第二十条生鲜家禽产品的储存、运输和销售等应当符合本省生鲜家禽产品加工经营卫生规范。

第二十一条生鲜家禽产品经营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二)采购符合要求的活禽屠宰厂(场)或者代宰点出厂的合格生鲜家禽产品,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进货台账等制度;

(三)所销售的生鲜家禽产品应当附有本办法第十七条第二款或者第十八条规定的标识;

(四)不得销售自宰、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等不符合有关标准和要求的生鲜家禽产品;

(五)保持经营场所卫生整洁;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第二十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得限制外地经检疫、检验合格的生鲜家禽产品进入本地市场。

第四章安全风险防范

第二十四条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对家禽经营市场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巡查,指导和督促市场经营者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进销货台账等制度。

第二十五条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辖区内活禽经营市场、活禽屠宰厂(场)开展从业人员疫情监测、环境监测等工作。

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对辖区内活禽开展疫病监测。

卫生、畜牧兽医等部门应当建立疫情、疫病信息共享机制。一旦发现疫情或者疫病,应当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或者疫病扩散。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组织公安、生态环境、市容环境卫生、畜牧兽医、林业、商务、卫生、市场监督管理、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家禽经营活动开展联合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行为,防范疫病风险。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七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市场开办者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对活禽经营者处10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的罚款:

(一)在活禽经营限制区内的市场违法从事活禽经营的;

(二)在休市期间从事活禽经营的。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在活禽经营市场外从事活禽经营活动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依照无照经营查处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市容环境卫生主管部门依照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的有关规定处理:

(一)活禽经营者未落实清洁消毒措施的;

(二)活禽经营市场开办者和活禽屠宰厂(场)未实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制度的。

第二十九条活禽经营市场开办者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二、三、四、五、六项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

活禽经营市场开办者违反本办法第九条第八、九、十项规定,不履行病死禽只无害化处理、疫情报告义务或者不配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动物疫病监测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条活禽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二项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改正后不符合要求的,处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

活禽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一、五项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处理。

活禽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十条第六项规定,不配合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动物疫病监测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处理。

第三十一条活禽屠宰厂(场)违反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未报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备案的,由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处1万元的罚款。

活禽屠宰厂(场)和活禽批发市场的代宰点违反本办法第十七条和第十八条规定的,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畜牧兽医主管部门根据各自职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二条生鲜家禽产品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家禽经营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THE END
1.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第三十二条 生鲜家禽产品经营者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三十三条 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家禽经营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http://m.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482542&page=5
2.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06号——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本作品内容为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06号——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广东省人民政府令第206号, 格式为 docx, 大小1 MB, 页数为7, 请使用软件Word(2010)打开, 作品中主体文字及图片可替换修改,文字修改可直接点击文本框进行编辑,图片更改可选中图片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换图片,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和删除作品中的内容...https://www.tukuppt.com/muban/qagazeyy.html
3.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大纲《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 《广东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条例》 二、规范性文件 《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及相关细则 《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试行)》 《婴幼儿辅助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7版)》 《保健食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 《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许可审查细则(2013版)》 《食品补充检验方法工作规定》 《食品安全监督...https://www.360docs.net/doc/65265d44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a4c2b7f.html
1.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15年01期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家禽产品,活禽经营市场,人民政府,广东省,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家禽经营管理,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https://wap.cnki.net/qikan-GDXS201501019.html
2.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1篇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1篇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卫生条件的关注日益提升,广东省作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之一,在畜禽养殖及销售管理方面也走在了全国前列。为了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权益,广东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家禽经营管 创建时间 2024-09-20 11:00:29...https://hsy.chanjet.com/wenku/wk60719e3573f6.html
3.《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活禽禁售区或扩大对于《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活禽禁售区或扩大的内容,最近很多人很困惑,一直在咨询小编,今天华律网小编针对该问题,梳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帮您答疑解惑。 昨日,海珠区一鸡档老板称已听说此事,但未接到通知。 备受关注的《广东省家禽经营管理办法及其配套规范将于今日起正式施行,生鲜鸡试点也将在珠三角等...https://www.66law.cn/laws/923322.aspx
4.广东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精选8篇)篇3:广东省安全技术防范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办法》规定, 珠江三角洲各地级以上市城区和其他人口密集的地级市城区设活禽经营限制区, 区内限制活禽交易。活禽经营限制区内实行活禽集中屠宰、冷链配送、生鲜上市。 活禽经营限制区内不得新设立活禽批发市场, 现有的活禽批发市场应当按照本省活禽经营市场建设标准进行建设改造...https://www.360wenmi.com/f/filelik68c2p.html
5.应急管理培训试卷A.县B.市C.省D.地区 2.在应急管理中,C阶段的目标是尽可能地抢救受害人员、保护可能受威胁的人群,并尽可能控制并消除事故。 A.预防B.准备C.响应D.恢复 3.A应急机构是整个应急救援系统的重心,主要负责协调事故应急救援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救援行动,为现场应急救援提供各种资讯支援等。 https://www.nanjingjedu.cn/ganbu/2888.html
6.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及答案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作业 一一、单项选择1.教材对管理的性质进行了阐述,下列()的说法不正确A.管理具有时效性B.管理具有科学性C.管理具有艺术性D.管理具有二重性2.社会环境对组织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除了下列()项A.影响作用B.领导作用C.制约作用D.决定作用3.管理的首要职能是()A.指...https://www.yxfsz.com/view/1382265440269041665
7.社区食品安全工作总结15篇加强种子、农药、三品标识认证产品的.市场监管,是这次执法的重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办法》、《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我局在全县范围内加强了检查力度,出动检查人员120余人次,重点查处小麦玉米种子,无证生产,冒用、套牌生产,无证销售未授权品种,滥用、冒用伪造...https://www.ruiwen.com/gongzuozongjie/7549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