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一身皮毛的动物们如何避暑?
不分东西南北,只知上下左右
一年一度的花式避暑降温大赛开始了……
盼望着,盼望着,立秋的脚步近了
然鹅,热情的太阳勤劳的照耀着
大地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这时有人对我说
“哪凉快哪呆着去!”
那么,这一定是一句真心的祝福
今年夏天的炎热来得格外猛烈:
据苏宁和京东数据
北京地区因天气闷热
空调销售总数比去年翻了一倍
日售万余台
全国各地陆续发布高温预警
小伙伴们纷纷吐槽
打败我的不是天真,而是天真热
或许,今年夏天格外炎热的原因是
那个唱《种太阳》的孩子长大了!
这首陪伴80后、90后童年的经典儿歌
相信大家都不陌生
……
在这样炎热的夏日里
史君吹着空调,吃着西瓜
不禁想到这样一个问题:
那些穿着“毛衣毛裤”的动物们
不会被热到中暑吗?
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本期“动物世界”
去看看各种动物们的“花式避暑”妙招吧!
骆驼:体温智能调节系统
骆驼因为特别特别耐饥耐渴,有着“沙漠之舟”的美誉。骆驼的耳朵里有毛,能阻挡风沙进入;骆驼有双重眼睑和浓密的长睫毛,可防止风沙进入眼睛;骆驼的鼻翼还能自由关闭。这些“装备”使骆驼能够在沙漠里恶劣的自然环境里生存。
说起骆驼的“防暑秘诀”,那就是:自动调节体温!天气炎热时,骆驼便升高自己的体温,直到超过外界的气温。这样既不会出汗,又减少了体内水分的蒸发。夜晚,骆驼的体温又随着外界气温的降低而降下来。
兔子:自带“小扇子”扇风散热
按照我们的常识,人和动物一般在炎热的环境里都不爱动,毕竟越动越热。而神奇的是,有些动物需要靠身体的局部运动来降温。比如狗通过喘气来散热,而兔子则是竖起它的耳朵。
兔子长着一对长长的耳朵,它的一个功能就是帮助兔子散热。兔子的耳朵中有许多血管,当兔子扇动耳朵时,耳朵周围的空气流动起来,血液的温度就会有所下降。这可以帮助兔子调整其体内的温度,把体内的热量散发出去。
陆生哺乳动物:
脱掉毛衣!裸奔消暑!
大部分的哺乳动物在冬季都会长出厚厚的毛来抵御寒冬,但这身“毛衣”,在夏天就成了累赘。
所以夏天的时候,哺乳动物们就会脱掉厚重的毛发,换上更适合的“夏装”。这个场景对于家里养猫养狗的小伙伴来说,可能再熟悉不过:每到天气回暖时,沙发上,床上,衣服上,乃至空气里,无处不在的猫毛狗毛……
哺乳动物们为了不穿着毛衣过夏天也是拼了!脱掉部分旧毛来调节体温的方法可谓是非常机智,因为临冬时它们还会再次更换绒毛,以度寒冬。贴身的小毛衣根据天气变化可穿可脱,这波操作666!
蜜蜂&大象:水蒸发会吸热
炎炎夏日,为了给蜂房降温,蜜蜂们摇身一变,成了“水的搬运工”。工蜂运来水洒在蜂窝的窝眼周围,而另一部分蜜蜂则在蜂房的入口处整齐地排成一行,用双翼使劲地往里扇风,从而加快水分的蒸发,以带走蜂房内的热量。
脑补一下,古装剧里皇帝悠闲地坐在大殿中央,身后宫女们勤劳地扇着扇子。嗯,这就是蜂王夏天的日常。
和蜜蜂一样,大象同样在长久的实践中习得了“水蒸发可以降温”的物理学知识。不同于勤劳的小蜜蜂,大象在戏水中获得了不少乐趣。它们会游泳,还喜欢在泥水里打滚。
更有趣的是大象那长长的鼻子,也加入到玩水的游戏中——当一群大象聚在水边时,他们总是用鼻子吸水后给同伴喷水,可谓是自带花洒的户外淋浴。
河马:
泡在水里的时候要注意防晒喔!
生活在非洲的河马有一项神奇的本领:它们的皮肤能分泌一种粉红色的汗液,这种汗液让它们的皮肤看上去红粉粉的!
别担心,它们可不是被晒伤了,这层粉红的汗液是天然的“防晒霜”,能够保护河马不受紫外线的伤害。这种汗液不仅防晒能力超强,还具有抑菌功能,有没有很羡慕河马同学自带的多功能防晒霜!
水熊虫:
炎热算什么,我可以“夏眠”!
水熊虫是一种多细胞动物,不过长得非常细小,大部分不超过1毫米。反正个头得小,也不用见人,导致水熊虫的长相非常“随意”。
环境恶化时,水熊虫的身体会缩成圆桶形,自动脱水静静地忍耐蛰伏,也就是“隐生”。这可是水熊虫应对过冷或过热环境的“必杀技”,此时它的生命代谢被放慢到几乎停止的程度,类似我们的休眠状态。
除了如此“逆天”的水熊虫,海参也是会夏眠的。生活在温带海洋的海参,在水温超过20摄氏度时会进入夏眠状态。在这期间,海参的消化系统会退化萎缩,身体收缩变硬。
海参为了避暑也是拼了,为了减少能量消耗,连消化器官都不要了。当夏眠结束后,海参的消化器官会重新长出来的,一点事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