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不少玄幻剧设计了萌宠的特效形象,如《花千骨》里的糖宝、《诛仙青云志》里的灵猴……但观众对这类形象往往贬大于褒,尤其是对它们的动态效果更为诟病。现在,连非玄幻剧的《楚乔传》也有了这种特效萌宠,还真是让人傻傻分不清“真实”与“玄幻”呢。
1动物萌宠是怎么做出来的?
一般情况下,动物特效的制作流程如下:导演、编剧首先根据自己对小说或剧本中该动物形象的理解,与美术指导讨论;然后再和制作公司沟通,让他们先画出几个设计图;随后制片人、导演等人会在其中选出最适合的设计,做出后续的三维形象。
2《楚乔传》里的鹦鹉为何显得假?
李玉直言不讳地点评《楚乔传》里的鹦鹉做得“太卡通化了,对现实的东西考虑不足。另外从美术角度来说,真实性也欠缺。很有可能是剧组美术没有给设定,然后后期设定也没有管事,就做了这么一个很可爱的鹦鹉放上去了。”
他告诉记者,像鹦鹉这种特效萌宠的拍摄方法,应该是“先拍一个实景,例如这个图里的鸟笼子,后期再根据场景做一个鹦鹉上去。现场跟组特效会拿一个取景球,采取现场的环境光源,方便后期合成,方便制作这个模型的光感和材质,但这种一般会应用于大型的三维场景,小型的很少有人会花这么多功夫。这样的话,导致后期出来的造型与同一画面中其他东西的光、形态都匹配不上,等于说是一张图片叠上另一张图片,所以(鹦鹉)合成出来的效果就特别假,加上现场赶工,就算你要跟组特效去拍更多的实景一般也不被允许。”
3为什么做不出“真”萌宠?
资金不足:
据悉,目前很多动物形象在特效库中有模板,但如果要制作得更加真实,资金投入不能少。邓细斌透露,《诛仙青云志》中的灵猴小灰“花了几十万左右”才制作完成。另悉,某部电视剧里的萌宠特效费一秒花4000元左右,1分钟的戏份,需要花费24万元。这种价格在国产剧的后期特效上算是比较大的投入,而好莱坞团队的价格又比这个高了不少,在国产剧现有的预算体系里,根本无法承担这个成本。
特效师心声
月薪七八千,工作量巨大对行业乱象无能为力
讲究细节的美术设定需要好几个环节、好几个团队来共同完成,任何一个团队任何一个环节不走心,一部剧就会成了大乱炖,根本没法看。
按理说特别大制作的古装剧、玄幻剧都应给出这个周期,但现在连巨制电视剧都在不走心地随意应付,这对我们来说,是没有办法、非常可悲的事情。《楚乔传》是投资了两亿,但是,放在特效上的又有多少钱呢?特效师也是拿月薪,有时会有提成,收入比抠像师稍微高一点,月薪差不多七八千的样子,但是工作量巨大。——李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