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童谣剪纸熏画

说得是童年对人一生的重要,而童谣就是人生童年最常见的启蒙方式。

万物生发于情。

人生绕来绕去,最要紧的还是一个“情”字。古人云:“情动中,而形于言,言不足故嗟叹之。”这就有了相伴于儿童的童谣。

陕北是一块英雄激越的土地,是生长着天才与梦想家的地方。即使在过去困难的年代,成人们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吼几声山野之歌宣泄,而娃娃们总是不知疲劳的欢天喜地。

孩子们脱笼的鸟儿,自由地玩耍游戏,伴着童谣飞扬在街巷乡间,院子村道。孩子们在强劲地西北风中摸爬滚打,似乎恶劣地生活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忧伤,反而用童谣来消解生活的困境。

自古英雄出少年。

我的童年,自己就是个娃娃领袖,口头禅很多。什么“四大金刚、八大天王”,什么“《水浒》一百零八将,英雄排座次”,什么“《封神演义》封神榜”,什么孙猴子猴毛一吹,撒豆成兵,自封为花果山的猴王。

童谣是人生中最绝妙最精彩地华章丽句,是儿童天真灵魂的安放之地。其实任何童谣总是那个时代的写真,往往揭示了那时社会的隐秘。

我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陕北人调侃地说:“穿的新,走的快,肚子里装的酸白菜”,儿童游戏的“猜咚哧”演变为“菜包菜”,那年月冬天里每人一缸酸菜,人人吃得面有菜色,而童谣“菜包菜”就是那个年代的真实写照。

儿童的想像是多么的瑰丽而丰富,童谣的声响,是对生命和宇宙的叹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冷暖与共的童年,风雨无阻地戏玩,苦涩地甜蜜,矜持地爱意,暖暖的童谣在其间穿行。

童谣的意义,不仅在追求快乐,更在完美人幼小的心灵美意,故天真得真趣,萌化了人性,让心灵温暖,生命感动,让孤单的童年不再忧伤。

人的寿命有限,但童年的童谣永存。人最大的困惑是生命的流逝,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童谣却留住了人童年生命的呐喊与骚动,变成生命的遗存和痕迹,变成时光的挽留,变成你所经历的纪念。

比如童谣神奇地预言性。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儿童游戏中的“打老爷”和“斗拐拐”,分别应验了此后的“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批斗走资派”和阶级斗争暴风雨年代的来临。

其实古代就有童谣,反映了社会现实。如:“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首千家万户黄口小儿指责的社会黑暗,使这个时代彻底崩溃。公元184年,汉朝覆灭的农民运动黄巾军大起义爆发了,这样童谣往往预示了社会灾变,成了神奇莫测的谶语。

人类的感性素质,审美嗜好形成在童年,童谣的世界是一个艺术人生的世界。小时候的圈子决定格局,层次意味了成年后的高度。中国古代平民出身的帝王,小时候往往就有孩子称王的故事传说,小时候的孩子王,长大后往往是社会精英,生命的本真在有意无意间演绎着人生的传奇。这就是说,往往成人的艺术才华是通过孩提时代的童谣艺术教育熏陶来实现的。这也就是陕北人过去常说:娃娃学成的少,长成的多。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依德说:“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曾经做过的游戏地继续。”是的,艺术就是成年人的游戏,是童年游戏的继续。

回到孩子的童谣世界里才能找到滋养人心灵的甘露。也正是童谣保鲜了成人生活,是我们成人灵魂回归的家园,但无论如何童谣归根结底是农耕文明的垂暮之美。

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应该是从童年开始的。尽管命运波谲云诡,可是走向大世界的雄心是从童年开始的。任何经典也无法穷尽我们孩提时代想象的天空,任何文字也难描述生命最原始的本真。

童谣却做到了。

孩子的自由兴趣没了,长成也只是虚伪。成年后为官破坏力更大,搞文化行业则水平低下。缺少童谣艺术的薰陶往往会滑向文明的落后或野蛮的生长。

尽管人一年年变老,则并没有长成。这时会觉着小时候再好也回不去了,长大了再烦也要老去,但是回头可能就是新的风景。

在张晓梅的《陕北童谣剪纸熏画》中我们看到了天真烂漫,无拘无束,那个人的童年曾经的心灵世界。

当然,我们也许是那只温水的青蛙,在不知不觉的麻木中毁灭,而不自知。晓梅给我们了希望和新鲜的童谣空气,只要心存希望,一切皆有可能。

张晓梅的《陕北童谣剪纸熏画》,让岁月的距离和思念产生了美丽。

你会想到,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一块诗意栖居的大地,如今的中国几乎什么都不缺,但真正缺少的是张晓梅这样的童谣诗人。阿尔弗蕾德·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张晓梅的作品,让我们留住了童趣,返老还童,让人永远年轻。因为一个有童谣的社会,才会是绿色的生活。虽然今天,张晓梅所剪纸的童谣离我们远去了,而她却用思想和行动来照亮我们人生的旅程。张晓梅毕生在剪纸艺术中浸淫,而今则脱颖而出用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匠心——剪纸薰画来表现童谣真趣的大义。

张晓梅以陕北童谣剪纸薰画艺术度人,改变社会氛围,力量虽然微小,却彰显了艺术家最令人敬佩的担当。她以《陕北童谣剪纸熏画》开启了陕北文化史上一个隐秘的角落,也正是人类心灵最柔软的部分。

童年童谣是张晓梅心灵的故乡,是艺术大师精神的摇篮。她的新启蒙有趣的叙事,童谣、剪纸、薰画的合成形式,闪耀着女性柔和善良的光辉。让我们对本土传统,童谣语言的文化产生了再认识的深度,给精神贫困的角落注入新鲜的血液,创造了新的精神生态,是一个有文化创新意义的壮举。

张晓梅的《陕北童谣剪纸熏画》栩栩如生,倾倒众生,让我们为之惊艳。她的创作是从高原到新的高峰的崛起,是对几近灭亡的传统文化的打捞与拯救,特别是新鲜的童谣,高超的剪纸,古老又新生的薰画,丝丝入扣,巧夺天工,艺术表现力已达炉火纯青之境,令人叹为观止。它是剪纸又不是剪纸,终归还是不一样的不寻常的剪纸艺术。

艺术是有意趣的形式,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国家的繁荣,民族的再生,不是经济指数有多高,而是人民灵魂的丰富。

张晓梅的《陕北童谣剪纸熏画》就是这方面艰巨的努力,完成着文化自觉的使命。

张晓梅举着红烛薰陕北童谣剪纸时,脸上闪耀着神圣的崇高感,荡漾着初恋般的激情。蔡元培先生指出,人类终归要以美育代宗教。张晓梅如今把濒临失传的童谣,用剪纸薰画的形式,大美无言地呈现给我们,它是盗取天火的雅者,是点亮星空的燃灯人,是传递美的天使。

有道是:人间天真最奇趣。还应了那句话:世界可以无聊,你要有趣,生活可能不如意,但你要过得要有诗意。

何志铭

目录:

动植物

娃娃长

娃娃耍

娃娃的世事

(文字部分是王建领、杨进、鲁瀚三位老师收集整理)

第一首

小老鼠,上灯台,

偷吃油,下不来,

叽里咕噜叫奶奶,

骨里骨隆踢下来。

漆黑的夜里,油灯刚熄灭,隐藏在家里各个角落的老鼠开始活跃起来,油灯里麻油的香味,引来三只老鼠爬上炕,又爬上放油灯的炕桌,其中一只老鼠从灯树往上爬,另外两只一个趴在一个背上,从灯树另一边往灯盏上爬,由于灯树太滑它们都掉了下来。

第二首

咪咪猫,上高窑,

金蹄蹄,银爪爪,

上树树,逮雀雀,

逮不住雀雀喵喵叫。

窑崖畔花砖高墙上晒太阳的花猫,看到飞过的麻雀用爪子扑捕,受惊的麻雀赶快飞落在一旁的树上,急得花猫喵喵直叫。

第三首

鹜摆,鹜摆,空中飞,

飞来飞去要抓鸡,

鹜摆,鹜摆,嫑抓鸡,

来年给你涝草鸡。

黄土高原秋高气爽,一只老鹰急促地在高空飞来飞去要抓小鸡,急得地上的娃娃们喊着:“老鹰,老鹰,你不要抓我的小鸡,明年我给你一只母鸡吃。”

第四首

咕咕鸣,打油饼,

早起起来喂牲灵。

太阳刚露出头,芦花大公鸡就站在窝棚上开始:“咕咕鸣!咕咕鸣!”地叫起来,叫庄稼人早早起来喂牛羊,喂饱了好有力气下地干活。

第五首

小燕子,穿花衣,

一飞飞到我家里,

衔口草,衔口泥,

垒的个窝窝金边边。

有一对燕子穿着好看的花衣裳,飞到我家青石砌的窑檐下,一会儿嘴里噙一口泥,一会儿又擒根草,它俩忙活了一整天垒起一个像是镶着金边边的窝,准备孵小燕子。

第六首

黑木头河,断了个狼,

西山坪儿,噙了个心,

八头岔,没夺下,

康家圪垯,绕了一匝,

赵家崖窑,咬得哎哟,

贺家圪崂,照起吃了,

驼巷圪洞,撂下个得牢。

以前陕北是一个温暖湿润的地方,有大片大片的森林,猛兽很多。这个童谣讲的是一只狼吃了一个娃娃的可怕故事。从黑木头河川上撵走了一只狼,而这只狼在西山坪叼着一个小娃娃跑了,赶来的人们在八头岔没有夺下小娃娃来,而是狼在康家圪垯绕了一圈回到赵家崖窑,小娃娃被咬的:“哎哟!哎哟!”地直叫,到了贺家圪崂吃掉了,唉!原来是这只狼把小娃娃牢牢地撂在了驼巷的洞里。

第七首

锤锤雀雀,

有的穿上,

没的冻死。

陕北有一种叫声如“锤锤雀雀”的秋虫,一到秋天就“锤锤雀雀!锤锤雀雀!”地叫个不停,像是在催促婆姨们赶快缝制冬衣,不然到了冬天就会受冻的。

第八首

千旦,千旦,簸簸箕,

簸完簸箕我放你,

一飞飞到半空里,

一风吹到十万里。

千旦又叫扁宗,是陕北人对一种后腿长而有力、爱蹦蹦跳跳昆虫的称呼,当孩子们捕捉到这种昆虫时就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着它的后腿,嘴里说着这首童谣,千旦会把腿摆一下,就认为是在作“簸簸箕”这个动作,当然就把它释放了。

第九首

蚌,蚌,

歇一歇,

老娘屁股捏一捏。

在陕北河里有河蚌,路过的大人指着河里的一张一合的蚌壳教娃娃这首童谣:蚌!蚌!你歇一歇,我来把你捏一捏。这就像陕北年长的女性常自称是老娘,看到穿留档裤的娃娃总会亲热地捏捏娃娃的小屁股。

第十首

呱呱牛儿,

快出来,

一个角橹长,

一个角橹短。

河两岸或是雨后的湿地上,常常有被娃娃们叫作呱呱牛的一种蜗牛,从草丛中爬出来,它的两个触角碰到东西就会收回去,在娃娃们眼里非常有趣,所以就有了这首童谣的传唱。

第十一首

四股梿枷三股叉,

喂个老牛没上牙,

蠓子咬人人挨打,

腿把挠咬往上挖,

牛爱卧,驴打滚,

鸡叫三餐,大天明。

羊也叫,猪也哼,

鸭子哑音是鸭公,

猫奸心,狗忠诚,

老鼠生得会打洞。

这是一首童话版的人间世相。四股皮绳捆扎成打场用的梿枷扇,三股的铁叉;喂的个老牛没有上牙(牛没有上牙);蠓子(陕北人对蚊子的称呼)叮咬了人,人用手掌打蚊子就是打了自己;用腿挠痒,牛爱卧着,毛驴爱打滚;芦花公鸡叫上三遍,天就大亮了;这个时候羊叫、猪哼要吃食,家猫没有狗对主人忠诚,而老鼠的儿子天生会打洞。

第十二首

三儿四儿,

荞麦翅儿,

五儿六儿,

挈黑豆儿。

陕北高原盛产荞麦,荞麦翅蛾就比较常见了,而在娃娃们看了,什么东西都可以用来做游戏和玩具的。荞麦翅,就是一种用半个核桃壳烙四个孔待用。将小棍用刀刻成螺杆状,然后缚上一根鸡毛,用麻线绳绑在有孔的核桃壳上,荞麦翅就做成了。当挥动小棍转起圈来,由于鸡毛形状特殊,在气流的冲击下,鸡毛带着小棍飞速转动,核桃壳便是一个共鸣盒发出哗啦啦的响声,很动听。女娃娃一边跑跳一边摇着荞麦翅,这声音回荡在初秋的荞麦地里,挽黑豆秧劳作的大人们因这快乐的声音不那么累了。

第十三首

雁,雁,摆溜溜,

红袄袄,绿裤裤,

小米捞饭勾肉肉,

你一碗来,我一口,

毛娃碗碗没瓜瓜,

拿起个勺勺没把把。

春天南来的大雁一溜一溜的摆成人字形飞往北方,穿红袄袄绿裤裤的小娃娃快来吃饭了,小米干饭里有肉肉吃,你来吃,我也来吃,我家的毛娃你快来吃,不然就没碗也没勺子了。

第十四首

雁咕噜,雁咕噜,

摆楼楼,

黄米捞饭煮肉肉,

天上飞,地上追,

熬坏了狗命猴腿腿。

天上的大雁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往南飞,它们要去南方过冬了,地下的娃娃们追着大雁,好像自己也长出了翅膀拼命地追着大雁,实在是追不上了,累坏了娃娃们的小腿腿。能像大雁一样飞出黄土高原的土山是娃娃们从小的愿望。

第十五首

黑老鸹,你死去,

二尺红布裹你去,

黑豆叶叶烧你去,

羊粪珠珠献你去,

秸秸秆秆抬你可,

寻吃的剩下你吃去。

冬天黄昏的陕北更显凄冷,而这时被陕北人叫作黑老鸹的乌鸦爱站在房脊上哇哇叫个不停,这是不祥的征兆,院子里的娃娃们就开始诅咒这不祥的黑老鸹:黑老鸹,黑老鸹你快点去死吧,死了会用二尺的红布把你裹起来,烧了黑豆的叶子祭奠你,把羊粪珠珠作为贡品献给你,用地里的秸秆抬着你,找来剩下的饭给你吃。

第十六首

水鸪鸪,咕咕咕,

河里下来洗屁股。

洗里屁股穿花裤,

花裤穿上请二姑。

请得二姑吃甚饭,

杂面波菜烩豆腐。

陕北的春天短,一下子就到了夏天。河里常有过路的候鸟,有一种咕咕叫的水鸟,人们叫它水鸪鸪,娃娃们爱在河里耍水,经常和水鸪鸪在一起。许多男娃娃怕湿了裤子,一般不怕羞脱成了光屁股,这时河岸上的女娃娃们就开始起哄了:水鸪鸪,咕咕咕,河里下来洗屁股。洗里屁股穿花裤,花裤穿上请二姑。请得二姑吃甚饭,杂面波菜烩豆腐。

第十七首

花狗翘,

啃猪槽,

鸦鹊过来一翘。

男娃娃头发长长了就要理发的,有时候去理发店理发,很多有时候是大人自己给娃娃推头发,那就会深一下浅一下,最后头看起来像“花爆脑”,像被猪没啃干净的槽,像乌鸦和喜鹊飞来了一头,看到的娃娃们都会喊着这首儿歌。

第十八首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瓜子娃娃打八叉,

瓜子娃娃打八叉,

平平安安不用怕。

这是一首禳灾辟邪的咒语,当有瘟疫降临时,房檐的横梁或窑洞的天窗上,贴一个“瓜子娃娃”,(黄纸作底,南瓜籽作头和四肢,菱形的红纸作瓜子娃娃的肚兜,两颗黑豆作抓髻,画上眉眼,瓜子娃娃就做好了。)娃娃们嘴里念这首儿歌。

第十九首

娃娃睡觉觉,

脑畔山下来个老道道,

老道戴个草帽帽,

腰里衿个草。

陕北窑洞冬暖夏凉,小娃娃睡觉时老奶奶一边拍着小娃娃一边念叨着这首儿歌。大意是:宝贝宝贝,快睡觉,从窑顶上面有个道士下来了,他戴着一顶草帽,腰里还束着一根草绳子。

第二十首

老命老命睡觉觉,

妈妈到山里割条条,

割得柳条编筛筛,

编得筛筛喂老牛,

耤得地荧荧的,

打得粮食多多的,

吃得老命胖胖的。

“老命”就是宝贝的意思,是长辈对孩子的爱称。陕北风沙草滩上生长的沙柳是编柳的好材料,细点就编小摆件,稍粗点就编日常用的筛子、篮子,很多是用来编劳动用的农具,如喂牛的筛子,抓粪用的簸萁、打场用的连架等等。这首童谣是从地里劳动回来的大人哄孩子睡觉时吟唱的:宝贝,宝贝,快睡觉,妈妈正在山里割柳条,柳条可以编筛子,用筛子好喂老牛吃草,老牛吃饱了就会好好耤地,地耤得好就能多打粮食,宝贝就能吃的胖胖的。

第二十一首

小明览,老明览,

咕咕送的花来览,

什么花?铲铲花,

铲了咕咕的尾巴巴。

一个名叫小明的男孩比较调皮,奶奶就一边喊着名字一边拍着小明睡觉,老明是对小明的戏称,咕咕是对鸟或鸡的儿语化称呼,鸡就叫鸡咕咕,铲铲花是一种花瓣像铲子的野花。这样解释后读起来就是:小明哎,老明哎,鸡咕咕叫着送花来了,送的什么花呀?是铲铲状的花,铲了鸡咕咕的花尾巴。

第二十二首

狗娃睡睡,

阳歌队队,

上山掐谷穗穗。

掐得穗穗喂鸡鸡,

喂得鸡鸡噙水水,

噙得水水饮马马,

饮得马马狗娃骑。

猫娃,狗娃,都是陕北人对孩子的爱称。儿歌大意是:宝贝快睡觉了,有扭秧歌的排成了一队,上山割谷穗去了。割回了谷穗就可以喂鸡了,喂饱了的鸡去噙水去了,噙的水正好饮马,喝好水的马宝贝就可以骑了。

第二十三首

眼眼,梅花点点,

口口,樱桃扭扭,

耳朵朵,花朵朵,

鼻圪堵,猴灯楼,

眉梢梢,柳叶条条,

脸蛋蛋,苹果圪蛋蛋。

陕北人的语言中多用叠字,像眼睛就叫眼眼,口叫口口……活脱脱一个儿语的童话世界。这是陕北人所喜欢的孩子的一张脸:眼睛像一点点的梅花,嘴像是被扭了一下的樱桃,耳朵像一朵花,鼻子像一盏小灯笼,眉毛像柳叶,脸蛋红红的像苹果,孩子有了这么一张可爱的脸,谁不喜欢呢。

第二十四首

奔颅奔颅,下雨不愁。

你有雨伞,我有奔颅。

奔颅是陕北人对脑门、额头的称呼。小娃娃没长成熟,一般是头比较大,有些娃娃额头比较突出,大人们会疼爱地编唱一首儿歌来褒扬长着奔颅的娃娃:你们有雨伞遮雨,我们有奔颅可当雨伞用。

第二十五首

十个月上打能能,

连毛猪肉吃几斤。

树梢梢上打能能,

看娃中用不中用。

第二十六首

,,

问马家,

马家没马骑,

骑上个绵羊臊圪羝。

“,”是陕北人形容小娃娃学步时走不稳的样子。陕北地广人稀,乡下一家一个独院,小娃娃刚学走路大人鼓励他,就学着小娃娃话说,问问马家有马没有,马家没有马来骑,那就骑一只小公羊吧!

第二十七首

马家没有马骑,

骑上个芦花老公鸡。

压得公鸡圪蹴起,

气得娃娃打公鸡。

公鸡一飞五六里,

落在婆家当院起。

喜坏了个猴女婿,

引起囚囚有马骑。

这是一首给正在学步的小女娃娃的儿歌。走不稳的小女娃娃走到了马家,马家没有马可骑,那就骑着芦花公鸡吧,可是这公鸡被压得在那里蹲着站不起来,气得小女娃娃追着打公鸡。这一追就是五六里,公鸡飞到了未来婆家的院子里,这可把小女婿高兴坏了,将来迎娶新娘的时候就把这只公鸡当马骑了。

第二十八首

贵祺祺,肚子疼,

急急忙忙请医生,

磨道捡得根扎驴针,

一扎一个黑窟窿,

刀刀割烂线线缝。

陕北人叫家里娇贵的小男娃娃是“贵祺祺”。旧时医药不发达,主要靠针灸中药来治疗,家里娇贵的男娃娃肚子疼了,急急忙忙地去请医生,医生忙得忘了带药箱,路过石磨正好捡到了一根又粗又长扎驴用的针,一扎一个黑洞洞,不小心又割破了,只能用线缝起来别人大人看见,这个小男娃娃这次真是受了罪。

第二十九首

架架楼,买干炉,

干炉半掐叫老鼠偷,

猫叻?上树去尴嚂,

树叻?水推走嚂,

水叻?和泥嚂,

泥叻?垒墙嚂,

墙叻?老母猪豗塌嚂,

老母猪叻?叫皮剥嚂,

皮叻?鞔鼓嚂,

鼓叻?闹阳歌捣烂嚂。

“架架楼”就是小娃娃为了看到高处的东西将双腿骑在大人的肩上,双手搂着大人的头,双脚被大人的双手拽着进行加固。陕北的小娃娃是幸福的,不论男娃娃还是女娃娃都会有“架架楼”这样的经历,平时赶集、赶庙会,正月里看秧歌等等,都会有这样的礼遇。“干炉”是一种被烘烤得极干的由上下壳组成的饼子,是上路时必备的食物。小娃娃骑在大人(一般是爸爸或爷爷)的肩膀上、嘴里吃着干炉开始逛街了,不小心掉了半个干炉;问干炉哪去了?大人说被老鼠偷吃了;那管老鼠的猫去哪了?上树去了;那树到哪里去了?树被水推走了;那水在哪呢?水被和了泥了;泥在哪呢?泥被垒墙用了;那墙在哪呢?墙被老母猪用嘴给拱塌了;老母猪到哪了?老母猪被宰杀剥皮了;那老母猪的皮在哪了?皮被蒙鼓了;鼓在哪呢?鼓在闹秧歌时捣烂了。

第三十首

双苗苗,单苗苗,

顿顿吃饭要关门,

一顿吃饭门没关。

蝇子进门噙了个肉蛋蛋。

这是一个小气的小娃娃,家里不管是只有一个娃娃,还是两个娃娃,都是一样的小气。每次吃饭的时候都要关门的,生怕有人来和他分的吃,有一次忘了关门,也只是被一只苍蝇噙走了一块肉蛋蛋。

第三十一首

娃娃亲,娃娃乖,

核桃红枣揣满怀,

娃娃勤,爱死人,

娃娃懒,狼叼得去没人管,

娃娃坏,没人爱,

一屁打在红石崖。

核桃和红枣,是陕北大人娃娃的零食,尤其是红枣。小娃娃亲了(看见顺眼),小娃娃乖了,在别人家玩会有人给揣上满满的核桃和红枣;小娃娃勤快了,大家会非常喜欢,而懒惰的娃娃,就是被狼叼走了也不会有人管的;若是一个干坏事的坏娃娃更没人去爱的,会被一下子扔在红石崖(陕北有许多丹霞地貌被称作红石崖)下的。

第三十二首

葱花花,油点点,

芝麻碟碟,姜片片,

羊肉饸饹,糕角角,

想吃好的狗上房檐。

猫猫、狗狗都是陕北人对小娃娃的爱称,那“狗上房”就是陕北人给小娃娃过生日的戏称。“羊肉饸饹,糕角角,”这是陕北人最高的饭食接待,“羊肉饸饹”相当于长寿面,“糕角角”相当于生日蛋糕,寓意步步高升,至于“葱花花,油点点,芝麻碟碟,姜片片,”都是佐料。房檐是房子的最高处,这句“想吃好的狗上房檐。”自然是寓意小娃娃有高尚而远大的前程。

第三十三首

起得早,起得早,

荞麦地里挽谷草,

一个蜘蛛不烂倒,

四个百宗撵上咬,

不是婆姨送饭早,

早把老汉咬死了。

这首童谣体现了陕北人男人在地里干活,女人在家里做家务的基本分工,同时也体现了陕北人的幽默。男人早早起来去地里劳动,挽荞麦地里的杂草,突然被一只蜘蛛“不烂倒”(拌倒的意思),随后有四只长腿蚂蚱紧跟着上来咬,要不是婆姨(陕北人对老婆称呼)给男人送饭来得早助阵,早就把老汉给咬死了。

第三十四首

疙瘩散,不疼览,

娃娃亲得笑下览。

疙瘩,疙瘩散,

不要叫老娘看。

第三十五首

里孙子是个狗,

吃了就是个守

外孙子是个猫,

吃了就是个跑。

这里又是一个关于猫和狗的陕北说法。小娃娃被称作猫猫狗狗,还被分了类:里孙子和外孙子,里孙子就是自家的孙子,吃饱饭了不用回自己的家,像狗狗一样守着就成,而外姓的外孙子吃饱饭了就得回自己的家,所以像猫猫一样是流浪的,要跑回家的。

第三十六首

太阳,太阳晒我来,

我给你担水饮马来,

太阳照到洼上来,

毛脑小子快走开。

陕北的冬天比较长,大约是10月中旬到第二年的3月初,太阳出来就会带来温暖。冬日里,小娃娃们都盼着太阳出来能“嗮阳阳”(在户外小娃娃们站立在房前或墙前,让阳光充分地照着自己的身体),在娃娃们的思维里,太阳也是骑着马儿来的,所以娃娃们一边嗮着太阳一边念念有词地说:太阳,太阳嗮着我来啊!我担水饮好你的马儿,快快照到我住的洼(黄土山下的村子)上来,“毛脑小子”(你们这些不懂事的小子)快快走开,别挡着照着我的阳光。

第三十七首

燕,燕,退皮皮,

退了皮皮穿花衣,

燕,燕,噙新泥,

退了旧衣穿新衣。

每年的春天都会有新的燕子归来,陕北人眼里它们还是去年的燕子只是换了一套新衣服,就像蛇一样蜕皮换新衣。小女娃娃在春天里玩的一种“燕儿脱皮”的游戏时,一般是两个或三个女娃娃手拉着手,绕着彼此一圈一圈地旋转而不松手,会始终伴着这首童谣,一是学着像燕子一样“退皮皮”快快长大,二是像燕子一样天天“穿新衣”。

第三十八首

一二三,踢铁环,

圆铁环,不长脚。

铁匠老婆铁打铁。

铁环由圆形的铁环和铁钩组成,一般是小男娃娃爱玩。“一二三”铁环立在铁钩里开始“踢铁环”(滚铁环)了,“圆铁环”(圆形的铁环)是“不长脚”的,是凭借圆形在地上滚而走起来的,就像铁匠是用铁锤打铁一样。

第三十九首

泥潭,泥潭水上来,

虼蟆虼驮炭来,

踩得范泥烧砖来,

券得新窑引囚儿来。

陕北的夏天和冬天一样都比较长,娃娃们玩水是自然而然的事,可以玩踩泥潭,能踩出水来的泥潭一定是有沙的。陕北的泥潭是沙、土和着水,小娃娃挽起裤腿光着脚踩着是非常舒服的,不一会儿较浅的水里有“虼蟆虼”(蝌蚪)游过来了,像驮着黑炭一样;踩泥潭的动作就像是踩做砖用的范泥一样,这样就可以烧成砖来,烧出来的砖可以券(盖)新窑,券起新窑就能娶媳妇了。

第四十首

泛水泉,泛水泉,

水出来,叫我的马儿喝水来。

马儿耤地种谷子,

老老小小有吃的。

陕北缺水,但在川地河道两边的石缝或河底里终年有泉水流出。在平静的水面不时有一圈一圈的水纹,那一定有泉眼,小娃娃们叫它是“泛水泉”。“泛水泉”泛出的泉水很金贵,能饮马,马儿犁好了地就可以种上谷子,谷子收割了,一家老小也就有谷子可吃。

第四十一首

捞捞饭,煮公鸡,

大女子寻里个猴女婿,

钱钱饭,和小蒜,

老婆吃里打老汉,

糕饸饹,烙饼子,

尿裤女婿煮扁食,

烩烩菜,面叶子,

白面馍馍辟裂子。

和陕北民歌一样陕北童谣也有比兴,就像陕北人说的“打比方”。这首童谣说的都是不寻常的事,都是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打比方”的。“捞捞饭,煮公鸡,”这是一顿丰盛的饭,就是捞饭(米下到水里半熟时捞在碗或盆里继续蒸熟)和煮鸡,但说到现实生活却是大姑娘找了一个小男娃娃作女婿;“钱钱饭,和小蒜,”也是夏天小蒜刚上来就着喝钱钱饭的一顿难得的开胃餐,但两口子因为多吃少吃发生了口角以致大打出手;“糕饸饹,烙饼子,”这也是一顿难得的正餐有糕、饸饹,还有烙饼,但吃得女婿尿了裤子就像煮了的扁食湿漉漉的;“烩烩菜,面叶子,白面馍馍辟裂子。”,不管是烩菜、杂面和着的菜汤,这些事都像白面作成的馍馍不寻常开裂了,如陕北人常说的一句话“都做些辟裂子事”。

第四十二首

捞捞饭,打豆腐

墙上来里个水鸪鸪。

乖乖看得憨乎乎,

稀屎拉里一裤裤。

河里下去洗裤裤,

虼蟆虼咬里腿肚肚。

大人在那里忙着“捞捞饭,打豆腐,”小娃娃没事做,看见了墙头上飞来一只叫“水鸪鸪”的水鸟,常见不到,小娃娃看得发呆,忘记了要去上厕所,屎拉在裤子里了,忙往河里跑去洗裤子,河里的“虼蟆虼”(蝌蚪)围着小娃娃的腿直咬。

第四十三首

点豆豆,种芝麻,

毛蛐蜒,蛐蜒花,

芝麻皮皮,黑豆颗颗,

毛娃写字,

蛐蜒爬爬。

“点豆豆,种芝麻,”,这样的农活一般都是小娃娃可以做的,大人在前面挖坑,小娃娃在后面“点豆豆,种芝麻,”;“毛蛐蜒,蛐蜒花,芝麻皮皮,黑豆颗颗,”,这些都是娃娃们经常见到的东西。“毛娃”一般是对小男娃的爱称。“一茬娃,酷(吃)脚丫”是陕北人对刚上一年级学生的戏称。那么刚学写字,字一定也是不成字样的,像蚰蜒爬出来的踪迹。

第四十四首

一又一,吃扁食,

二又二,捉小鬼儿,

娃娃上学了,开始要数数了,这组童谣基本是根据月份时令编的。一是最初的数字,也是最大的数字,正月里可以吃最好的东西—扁食;二这个数字,在陕北人习惯里是贬义词,是不好的意思,所以只有二月二龙抬了头,这小鬼才可以捉到;

三又三,当大官,

四又四,屁股扎根刺,

三是陕北人心中最高的数字,往往和升迁有关系,三月三春分满面,所以就是要当大官了;四是不吉利的数字,陕北人有四六不成才的说法,所以就用谐音比作了刺;

五又五,过端午,

六又六,吃羊肉,

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六月初六是新麦成熟了,所以就可以吃羊肉和白膜了;

七又七,猴小小,猴女女,

八又八,吹呜哇,

七月初七是天上牛郎和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也是地上男娃娃和女娃娃约会的时节;八月是个好季节,有喜事降临,所以到处是吹呜哇(唢呐)的声音;

九又九,喝烧酒,

十又十,石磨石碾子。

九月九登高饮酒是文人雅士作诗写赋的日子;十又是取用谐音成了石头的石,石磨和石碾子是陕北人的神灵—青龙与白虎。

第四十五首

谁的胳膊长,

我的胳膊长,

打死牛家满门圈羊,

吃得老命眼瞪起,

瞪成和尚,

和尚念经,

念成道人,

道人下的两颗蛋,

圪乒圪乓都踩烂。

天气热了,陕北的树荫或窑洞里还是比较凉快的,活动多了会热得满头大汗,比比胳膊的长短也算是一种好玩的游戏。于是比胳膊长短的娃娃们开始一边比较一边念叨着:谁的胳膊长呢?是我的长啊!一拳能打死姓牛他家满圈的羊哪!这羊会吃得你很饱,吃得老命(你)都瞪起了眼,瞪得掉光了头发变成了和尚,和尚天天在念经,念经念成了个道士,道士下了两颗蛋,被圪乒圪乓(踩蛋的声音)两脚就踩烂了。

第四十六首

倒对,

扯锯,

扯到外爷家枣树地,

姈子打,

舅舅骂,

外婆结两颗干枣滚远吧。

两个小娃娃面对面坐下拉着手前退后仰像拉锯一样的游戏,“倒对”就是陕北人对这个游戏的称呼。一边双手前后拉扯着,一边念着,倒对,扯大锯,扯到了外爷家的枣树地里,妗子(舅妈)看到就要打你走的,舅舅来了就会责骂道:外婆的枣树结的两颗干枣给你,赶快滚远远回家去吧!

第四十七首

倒对倒,走走吧,

一走走得个几洼。

拈得两千鸡腿把,

给外爷做个烟锅把,

给外婆做个陀把。

这是另一首拉锯游戏的童谣。旧时陕北娃娃现实中除了家的另一个地方就是外婆家。“倒对”开始走了,走了几个黄土洼,拈得(拾到)两干鸡腿把,一只给外爷做了个旱烟锅的把子,另一只给外婆做了拉东西的把子。

第四十八首

拉红狗,拉红狗,

粗狗细狗拉红狗,

粗狗怕狼撵,

细狗怕舔屎。

“拉红狗”就是“拉勾”。娃娃们一般在发誓的时候容易使用“拉红狗”这种方式,很多时候是做游戏玩的,两个小指拉在一起,嘴里哼着这首童谣:拉红狗了,拉红狗了,粗狗和细狗都是要拉的,粗狗拉的是怕狼来了撵走,细狗拉的是怕舔屎吃。

第四十九首

你拍一,我拍一,

一二三四五六七,

你拍二,我拍二,

龙抬头,二月二,

……

你拍我的手变花狗,

我拍你的手耍花狗。

这是一首拍手歌。拍手歌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变化,这首包含着陕北传统的月令民俗,从最后两句看,应该是“打手的游戏”,一般是两人的右手上下相叠,手心相合,下边的手翻打上边的手。你若是拍打到了我的手就会变成花狗,我若是拍打到了你的手就是在耍花狗,带一种戏耍的口吻。

第五十首

哇呜哇,

噔噔嚓,

引得新囚儿背坐下,

猴女婿外起顾耍耍,

没人和新囚儿拉话话。

“哇呜哇”是唢呐的声音,“噔噔嚓”是鼓和镲的声音,鼓、镲、唢呐是迎亲的队伍中必备的乐器,一听到这种声音就会联想到有迎亲的队伍走过来了,来到新房的新媳妇面对墙背坐着,年龄小的女婿还不懂男女情爱之事,只顾自己在外边玩耍,没有人和新媳妇说话。

第五十一首

捣鼓的,

拍擦的,

还有吹手呜哇的,

引人的,

送人的,

当定夹个彤红的。

这是对迎亲队伍:捣鼓走在最前面,后面跟着拍镲的和吹唢呐的,迎娶的人和送亲的人中间是穿着一身红衣服的新娘。

第五十二首

一楼楼,

二猴猴,

三打瓦儿,

四拍镲儿,

五猫咪咪,

六出老纲。

这首童谣是玩“打瓦”游戏时念叨的。“打瓦”其实就是用手里的砖头打倒摆好的砖,面对着摆好的砖头,娃娃们排成队,手里各拿一块砖头,念一句扔一次砖头,打倒了算数,没打倒的就要受到惩罚,一般是弹脑蹦。(在被惩罚者脑门,用食指和中指用力闪开,有一点疼。)

第五十三首

猴小小,

上山打枣枣,

打得一裤两袄袄,

回家荷也荷不了。

初秋,陕北的红枣熟了,调皮的小男娃娃上土山打枣,将裤子脱下来,捥住两个裤腿口,从裤腰口装枣,太贪装多了,拿都拿不动了。

第五十四首

反说话,话反说,

耤牛下得骡子娃,

吃猫奶,跟狗走,

猴狗下里个老黑狗,

半夜看见人咬狗,

井子踢到桶里头,

拿起狗,打石头,

爬柳树砍枣棍,

狗撵枣棍满沟奔,

谁敢说我反说话,

两腰把你棍打折。

说反话,就是为了娱乐,说一种与日常不同的话,让人发笑。不信你听听:耕地的牛生了一头骡子,它吃猫的奶,学着狗走路;小狗生下了一只老黑狗,到了夜半看到了人在咬狗;把一口水井踢到了水桶里;拿起了狗来打石头;爬在了柳树上砍一根枣木棍;狗撵着枣木棍满沟里跑;要是谁敢说我反着说话,我就两腰把你的木棍打折了。

第五十五首

咪咪咪咪你肯响,

你吃稠的我喝汤。

春天的柳树刚发芽,截一小段就可以做咪咪了,具体制作方法是:将截下来的柳条两头的皮剥去,一手捏住木芯,一手将中间留着的树皮揉搓,使树皮脱离木芯,这段没有木芯的树皮就可以做咪咪了,将一头压扁,刮薄了口,试着吹一吹,能吹响,并且声音很响亮,不好就再刮一遍吹口,还不好就得换一根柳条再试。好不容易做好了,当然要祈求它是一只响亮的咪咪:咪咪呀!咪咪呀!你肯响了,你就吃稠的,我可以喝着汤的。

第五十六首

打我手,

变花狗儿,

花狗儿巴下你的肉,

花狗尿下你的酒。

这是又一首“打手”游戏里念叨的童谣:你要是打到了我的手,就会变成一只花狗的,并且花狗拉下的屎是给你吃的肉,尿下的尿是给你喝的酒。

第五十七首

趟铁环,上长安,

长安盛个杨玉环,

杨玉环城墙上站,

看彻我笑得圪蛋蛋。

拱铁环,就像驾车一样,拱到了长安,在长安有一个美女是杨玉环,她站在城墙上看到了我,马上就笑盈盈的。

第五十八首

学叹叹,

口里噙个羊卵卵,

脑上顶个尿罐罐。

学着别人话说就叫“学叹叹”,说明这是个自己不会说的人,不会招人喜欢的,所以就是:学着别人说话,就像嘴里噙了一颗羊的蛋蛋,这样的人只配头上顶着尿罐罐。

第五十九首

相跟得来,

相跟得回,

谁先回喀狼吃谁!

这是一首发誓的童谣,强调了违背邀约的后果。我们一起相跟上来的,那么回去也是一起相跟着回去的,如果哪个人先回去,那就会被狼给吃掉的。

第六十首

摇铃铃,打碗碗,

谁笑下,谁揞揞。

摇着铃铛,打碎了碗碗,谁要是先笑了,谁就是落后了。一个憋着笑的游戏,童谣被说完就比谁能憋着不笑,谁先笑了就算是输了。

第六十一首

懒不死了个懒大嫂,

起得迟,睡得早,

家里二外不打扫,

鸡羊猪狗喂不饱,

娃娃穿个烂袄袄,

冰锅冷灶炕不烧,

渴里两瓢水,饿里炒面吹,

来里客人没法待,

囫囵黑豆磨不推,

等到太阳落山了,

客人饿得早跑了。

这是一首教化性的童谣,形容一个懒媳妇从清晨到晚上怎样懒的样子。这个懒媳妇呀,前一天睡得很早,第二天起床却很晚;家里面和外面的院子都不打扫;鸡、羊、猪和狗都没喂饱;小娃娃穿着破烂的袄子;不烧灶火,也不烧炕,锅灶都冷冰冰的;渴了喝两瓢冷水;饿了吃口干炒面;客人来到家里没办法呆,囫囵黑豆不在磨上推,等到太阳都落山了,来客实在饿的没办法就走了。

第六十二首

憨囚子,拌圪瘩,

没筷子,手不拉,

没风匣,脚卜踏,

女婿一看没吃法。

脑子不够聪明的的媳妇要做饭,拌面圪瘩,没有筷子,就用手来拌圪瘩,没有风匣子,就用脚在那里踏来踏去火烧不起来,女婿一看这饭是吃不上了。

第六十三首

提起个黑,记起个黑,

黑家洼有个黑小子,

黑家庄有个黑女子,

黑里来个说媒的,

黑天半夜说成了,

鸡叫三餐引来了,

引人的骑个黑叫驴,

送人的骑个黑公牛,

黑蹄黑爪黑角楼,

黑吹黑打黑里走,

黑毡黑轿黑洞房,

黑小子进了炭窑沟。

这是陕北人关于黑的一个有趣故事。说到陕北的黑,在一个黑家洼的地方有一个长的黑的小伙子,而黑家庄却有个长的黑的姑娘,晚上来了个说媒的,就在黑天半夜说成了这桩亲事,鸡叫了三遍来迎娶,迎娶的人们都骑着黑色的公驴,送亲的人们都骑着黑色的公牛,长着黑蹄子、黑爪子、黑角,天黑着看不见吹着唢呐打着鼓,走在黑色的毛毡上,坐着黑色的轿子就走了,进了黑新房,这个黑小伙子就像是走进了黑炭窑沟里。

第六十四首

秃角楼牛,秃圪堵铧,

秃老子耤地,秃小子拿,

送饭来里个秃妈妈。

罐子里提些秃疙瘩,

背心里背个秃娃娃,

家里还有四十人个秃当家。

秃归秃,秃有福,

前山糜子后山谷,

打得圪堆带帽够咱吃。

这是一首关于秃的童谣,人是秃头,用的牛是秃角……。一个都是秃头的人家,秃老子(爸爸),秃妈妈,还有个秃头的小子(儿子)。一大早,秃爸爸领着秃儿子,牵着秃角的耕牛,拿着秃头的桦去地里劳动。中午秃妈妈背着秃娃娃来送饭,饭罐来是秃疙瘩。在家里还有四十个秃家长,秃头是秃头,但是有福气,前山种着糜子,后山种着谷子,收割了就是很多很多的粮食,粮仓里都放不下溢出来了,管够我们吃的。

第六十五首

拔坌囚子拔坌来,

石头瓦块拔出来。

是一首挑牙齿的童谣:挑牙齿的媳妇,快来挑牙齿来,把这些像石头、瓦块塞牙缝的东西,赶快清理出来吧!

第六十六首

麻蚱蚱打猛得了病,

打发的路虎请医生。

蛇鼠子医生赶了个紧,

药没药来针没针。

号罢脉来打失惊,

“我看蚂蚱有吉凶”。

吃不吃来闻不闻,

过了三天命归阴。

这首童谣是童话世界里的陕北丧俗。麻蚱蚱(蚂蚱)突然得了病,打发路虎(小甲虫)去请医生,请来了蛇鼠子(壁虎)医生,没有带药,也没有带扎的针,把了一下脉就惊呆了:“我觉得蚂蚱情况不好”。蚂蚱对食物不吃也不嗅,过了三天就去世了。

夜明虫赶来打照灯,

虼蚤跳弹最卖命。

急急忙忙请阴阳,

请下蝼蛄看坟灵。

驴圈圪捞是龙穴,

冬暖夏凉坐字硬。

雇得粪爬牛来打墓,

一时三刻就挖成。

夜明虫(萤火虫)赶着来当了照路的灯,虼蚤跳来跳去最是卖命,急急忙忙跳着去请阴阳先生,蝼蛄阴阳看了一块坟地,说驴圈圪崂是块好地方,冬暖夏凉的龙穴,掐算到了坐字又硬。雇了粪爬牛(屎壳郎)来打墓穴,用了一时三刻就挖好了墓穴。

壁虱来把总管当,

四个骚秃当礼生。

四个绵蜂是吹鼓手,

八个蝇子念经咿咿嗡。

事情上要献一口牲,

祭上一条壮地虫。

喂唔号得眼窝肿

哭死哭活鞋底虫,

请来壁虱当总管,礼生是四只骚秃(虼蚤),吹唢呐和捣鼓的是四只绵蜂(不蛰人的蜂),诵经的是八只苍蝇,壮地虫(长得壮实的虫子)充当了要献祭的牲口。鞋底虫呜呜哭嚎,眼睛都哭肿了,哭得是死去活来;

虫虫牛牛过大事,

锅灶上忙坏是百宗。

七碟八碗上得快,

赫连倒阵抬起身。

东走东来西走西,

把麻蚱蚱埋到墓窑里。

这虫虫牛牛们过事情(办丧事),百宗(也叫扁宗,一种昆虫)就是大厨师,在锅灶(灶台)上忙坏了;七碟子和八碗子的大餐上桌很快,很麻利地就把蚂蚱的棺材抬起身了,从东面走走,再从西面走在,到了墓地就把蚂蚱埋进了墓窑里。

第六十七首

猫猫锅巷里坐,

狗狗门道里卧,

锅头坐上老两口,

地下站个小囚囚,

院起喂着羊和猪,

槽上拴着骡马猴,

大门口站着吹鼓手,

园子里种着葱蒜韭,

爪桃梨枣样样有,

打得黍喝烧酒。

猫咪喜欢暖和的地方就卧在了锅台的边上,狗看门就站在门道那里,在炕上距离锅台近的锅头比较暖和,家里的婆婆公公就坐在锅头那里,而家里的小媳妇只能站在地下干活,去院子里要喂羊和猪,马槽里有骡子要喂,大门口站着吹鼓手要饭吃,园子里种着葱、蒜、韭菜,还有瓜、桃、梨、枣各种水果,而打回来的陶黍(高粱)还要酿酒喝。这是一个陕北旧时媳妇婚后生活的真实写照。

第六十八首

受苦汉

受恓惶,

打下谷子卖米汤。

米汤稀,

上下两颗米,

米汤稠,

在锅底里。

旧时陕北的贫困用这首童谣就能说明。受苦的人,很是恓惶(可怜),打下的谷子熬成米汤卖,米汤太稀,上面飘着一颗米,下面沉着一颗米;米汤熬得太稠就粘在了锅底里了。

第六十九首

上石崖,

下石崖,

白胡子老汉突出来。

非常形象的一首磨豆浆的童谣:上边的石磨盘呀!下边的石磨盘呀!你俩一转,那些豆糊就像老汉的白胡子一样,就从磨缝里出来了。

第七十首

麻沉儿糕,

灶火里烧,

人来揽,

不敢创,

人走览,

烧焦览。

这是一首充分说明陕北旧时缺粮食的童谣。烧洋芋、烧红薯、烧玉米…都是那时小娃娃们最好的零食,刚放进火里,有人来了,舍不得给别人吃,烧好了也不敢从火里刨(拿)出来,客人走了,吃的也被烧焦了,很无奈啊!

第七十一首

麻汤饭,

就小蒜,

老婆吃了打老汉,

老汉气得反不揽,

一拳把老婆碗捣烂。

麻汤饭,就是因为米汤和着菜再将榨过油的油渣放了进去,在缺粮时代那是很好的饭,又有小蒜就着,真是美味,家里的两口子为了争着吃大打出手,老婆吃了要打老汉,而老汉一拳把老婆的饭碗给捣烂了。说明这麻汤饭就小蒜香得太诱人了。

第七十二首

拦绵羊,

绵羊打在圪塔上,

圪塔上吃风受了凉,

回来饮上碗疙瘩汤。

这是一首饱含着陕北拦羊娃娃心愿的童谣。拦羊的娃娃在土圪塔(土堆)去拦绵羊,土圪塔上风大,被风吹得受了凉,希望能回到家了吃上一碗圪瘩汤暖暖身子。

第七十三首

穿花鞋,

撂呆呆,

呆呆撂到个磨盖盖,

磨盖盖上晾些马奶奶,

一下打得圪赛赛。

女娃娃玩沙包时说唱的童谣。穿着花鞋玩呆呆(沙包),一会儿把沙包用膝盖接着又踢在空中,像晾晒在膝盖上的马奶奶(一种可食的野菜)圪赛赛(抖动着)。

第七十四首

过年好,

穿新衣,

戴新帽,

黄馍馍,

炸油糕,

瓜子花生酒醉枣,

贴对子,

放鞭炮,

咚咚嚓嚓闹阳歌。

过年是娃娃们最盼望的,有新衣服穿,新帽子戴;还有好吃的东西:黄馍馍(黄米蒸的馍)、炸油糕,瓜子、花生和酒枣(用稀释的白酒浸泡过的红枣);贴上对联,放了鞭炮,在咚咚嚓嚓打鼓拍镲的声,扭着秧歌来迎接新春。

第七十五首

正月正,挂红灯,

一年四季享太平,

二月二,龙抬头,

画仓室,祈丰收,

三月里来三月三,

清明祭祖保平安,

这是陕北的四季童谣。正月里,挂上红灯笼祈求一年四季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画好仓室,祈求一年有好的收成;三月是春暖花开的日子,踏青、祭祖保佑子孙一年平安。

四月里来四月八,

你点豆来我种瓜,

五月里来五端阳,

雄黄烧酒粽子香,

六月六煮豌豆,

新麦子馍馍泡羊肉,

四月初八是佛祖诞辰,也是种豆、种瓜的季节;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喝雄黄酒可辟邪,还要吃粽子;六月初六后,新豌豆上来了,可以煮豌豆吃,新麦子也收割了,蒸出的馍馍泡着羊肉汤吃,最香了。

七月七,天仙会,

牛郎织女笑嬉嬉,

八月十五中秋节,

团团圆圆在人间,

九月九,家家有,

重阳节里喝烧酒,

七月初七是牛郎与天仙织女一年相会的日子,也是祈巧的日子;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地上人间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赏月、吃月饼;九月初九是重阳节,秋高气爽,登高、喝酒、会友。

十月一,送寒衣,

天上人间相依依,

士月里来驱寒冬,

家家户户要熬冬,

腊月里来二十三,

送里灶神迎年关。

十月一进入初冬,要给故去的亲人送寒衣,以解相思之情;十一月节气到了立冬,家家户户都要煮羊头熬冬;腊月是一年最后一个月,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宫,希望他能“上天言好事,回宫将吉祥”。

第七十六首

说起个风,

尖声吱唠刮得紧,

坬上刮得趟牛风,

畔上刮得儿马风,

圪崂里刮得叫驴风,

刮烂鸡蛋蚂蝗钉,

刮烂碌碡水线缝,

陕北黄土高原春天和秋天是刮风的季节,这首童谣很形象地反应了这里的刮风场面。风一刮起声音就先来了,尖声吱唠的,证明风刮得紧;土山上刮的风可以把一头牛刮跑,河畔上刮的风像一匹公马在跑,圪崂里刮来的风像一头公驴在叫,风刮烂了的鸡蛋用蚂蝗来钉,刮烂了碾米用的碌碡,用绣花的水线缝住。

炕洞子进来一股儿风,

锅盖饼子转窑顶,

猫道里回来一股儿风,

瓶瓶罐罐一吱儿音,

风从烟洞刮进家里的炕洞(火坑的烟道)里,直串到灶火口,将上面的锅掀起来,锅盖像饼子一般旋转在窑顶;从门上留下猫进出的猫道里也刮进一股风,把碗架上的瓶瓶罐罐刮得互相碰撞的吱吱声。

怀娃娃婆姨没小心,

裤腿里钻来一股风,

肚子里的娃娃直嘶声,

一个怀着娃娃的婆姨(媳妇)不小心,一股风钻进了裤腿里,吓着了肚子里的娃娃直叫唤。

老汉吃烟没小心,

烟锅里进来一股风,

炝得老汉直抽筋。

狗日的风,

驴下的风,

刮来刮去要人命,

要是刮得再不停,

瘫夹子和你作亲亲。

一个老汉抽汗烟不小心,从烟锅里进来一股风,把老汉呛得直抽筋,他骂风是“狗日的风,驴下的风,刮起来真是要人的命,要是再刮个不停,那个害娃娃的瘫夹子一定会和这风作亲戚的”。

张晓梅剪纸艺术简历

(1988年—2020年)

2013年,应聘为榆林学院客座老师教授“剪纸”选修课。举办“榆林小曲剪纸展”以及“张晓梅剪纸艺术十年回顾展”,创作《生肖系列》填色剪纸六幅、《戏曲系列剪纸》2幅。

2014年,创作《戏曲系列剪纸》2幅。

2015年,《鼻子系列剪纸》、《舌头系列剪纸》各4幅,并发表“‘圣像学’视角下刘兰英‘母神’作品探析”一文于《西安工业大学学报》第九卷第一期。由榆阳区宣传部主办“张晓梅剪纸艺术展”。

2016年,创作《花圃系列剪纸》7幅,《大花被与欲望.姐妹系列剪纸》2幅,与王雨虹合作创作《源氏物语插画》4幅,《敦煌插画系列剪纸》4幅。在西华师大作“剪纸艺术的继承与发展”的讲座。

2017年,在米脂做培训剪纸。创作《大花被与欲望.姐妹系列剪纸》4幅,与王雨虹合作创作《敦煌插画系列剪纸》8幅。由朔方集团出版《别出新裁—张晓梅艺术作品集》一书并举行首发式。

2018年,与榆星广场文化艺术中心合作成立“张晓梅剪纸艺术工作室”,创作玻璃贴系列作品之《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补天》,应邀为本土电影《一把挂面》创作系列剪纸14张。部分剪纸作品收录《当代剪纸家》一书。

2019年,创作剪纸作品《路遥—早晨从中午开始》、《路遥—电影<人生>》,十二生肖折叠珠光纸灯一套12盏、填色剪纸一套12幅,婚礼贺贴一套12张;创作《青云野战医院》单色剪纸1幅、《诗经中的陕北节气》填色剪纸一套48张。

THE END
1.剪纸龙图案大全简单漂亮熊猫办公精心为用户挑选80张高清精美剪纸龙图片、支持专业级剪纸龙设计素材下载,更多风格的剪纸龙,免抠元素,卡通手绘素材图片、图标图案、免抠矢量图,尽在熊猫办公。相关搜索:剪纸龙图片素材|剪纸龙的图案图片大全|十二生肖剪纸龙图案大全|龙剪纸图片素材|龙剪纸图案大全简单漂亮|剪龙图案窗花高清 ...https://www.tukuppt.com/speciall/jianzhilong6472.html
2.十二生肖剪纸图片大全12张(美景图片网)动物图片 交通运输 美女图片 动漫影视 游戏图片 头像 手抄报 一夕一夏上传/本图集共有 12 张图片 介绍 随着生肖的出现,剪纸的生肖也逐渐活跃于剪纸造型中,几乎每个剪纸艺人都对生肖剪纸的情有独钟。 十二生肖剪纸图片大全 十二生肖剪纸图片大全 十二生肖剪纸图片大全 ...http://www.k2r2.com/shiershengxiao_v15423/
3.手撕创作十二生肖,别具特色的创意剪纸十二生肖是中国及东亚地区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的十二种动物。是源于自然界的动物即鼠、牛、虎、兔、蛇、马、羊、猴、鸡、狗、猪以及传说中的龙所组成,用于记年。 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https://www.360doc.cn/mip/1139161459.html
4.可爱麋鹿剪纸基础教程零基础剪纸学习, 教程主要简单介绍了一下剪纸从准备工具到绘图,到开始刻,到后期修正细节的过程。 教程课时 剪纸基础教程 所需材料 纸、 所需工具 垫板、刻刀、剪刀、订书机、笔、橡皮、 你可能需要关于可爱麋鹿 | 剪纸基础教程教程的评论: 评论 sgk_m_15586979211902019-05-24 19:53:43回复 嗯,好 sgk_5_1514...http://ishougongke.com/index.php?m=HandVideo&a=detail&id=2853
5.动物剪纸简笔画图片大全动物剪纸简笔画大全带颜色简笔画动物剪纸怎么画?动物剪纸简笔画频道涵盖各种动物剪纸简笔画图片及动物剪纸简笔画素材供您参考,同时提供动物剪纸简笔画步骤分解图,让儿童轻松学习如何画动物剪纸简笔画.https://www.jianbihua.com/photolist_599
1.剪纸狗十二生肖专题模板剪纸狗十二生肖图片素材下载我图网剪纸狗十二生肖专题为您整理了2543个原创高质量剪纸狗十二生肖图片素材供您在线下载,PSD/JPG/PNG格式剪纸狗十二生肖模板下载、高清剪纸狗十二生肖图片大全等,下载图片素材就上我图网。https://so.ooopic.com/sousuo/28742670/
2.猪剪纸(猪剪纸教程)1、如何制作小猪剪纸如下:工具/原料:纸、剪刀、笔 1、我们准备一张正方形的折纸,将其中的两个角对折,成了一个三角形。 2、准备好剪纸工具:一张蓝色的彩纸、一支黑色彩笔、一把剪刀。 3、二、接着画出小猪的身体,往下画上小猪的屁股还有下面的腿,然后给小猪加上眼睛,嘴巴。 https://www.tccegypt.com/gaozhi/202411/105181950.html
3.100种动物简笔画剪纸手工剪纸图片大全简单100种动物简笔画剪纸普车都 剪纸动物剪纸图案简笔画 最新简笔画图片动物剪纸幼儿剪纸儿童动物剪纸图案大全-猴子抱玉米 半圆形简笔画剪纸 简单梅花鹿剪纸图片大全 巧手剪纸小学生动物简单 剪纸图片---动物 手工剪纸图片大全简单-蒲城教育文学网 传统动物剪纸儿童画 手工剪纸图片大全简单-蒲城教育文学网 简笔画剪纸小鱼...https://www.puchedu.cn/jianzhi/b1c3aedf2d6e524e.html
4.为了考试。。36 我国剪纸片的造型风格主要来自我国北方的(剪纸)和(皮影),在形式风格上自成一格,是一个独立的片种。北方剪纸和皮影的主要造型风格在于装饰 37 可以这么说,造型艺术中主流的绘画和雕塑对(主流动画电影)的形式影响不大,但是对(动画艺术短片)的影响却是非常之大。 https://www.douban.com/note/160782664/
5.动物剪纸方法(精选18篇)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以下是“海洋动物剪纸方法”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方法/步骤 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一根铅笔,和一把剪刀 然后把正方形的纸从中间对折成一个长方形 然后先在纸上画上龙虾的头,前面的钳子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ttwmy7cj.html
6.动物剪纸简单步骤图解动物剪纸简单步骤图解 用一张纸就可以剪出各种可爱的.小动物,何乐而不为?下面是动物剪纸简单步骤图解,教大家剪松鼠和小猪。 松鼠 1、取一张折纸 2、沿对角线对折一次 3、参照图中用画笔画出松鼠的形状并剪好 4、展开后,用彩色铅笔描画眼睛就成功了。 https://mip.ruiwen.com/jianzhi/1136789.html
7.剪纸剪纸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是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民间艺术之一,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剪纸的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 名称 剪纸 简介 剪纸,又叫刻纸,是一种镂空艺术。 中文名 剪纸 别称 刻纸 所属 传统艺术 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 材质 树叶,泡沫纸 ...https://www.mingrenbaike.cn/view-42.html
8.小学数学教案(精选12篇)通过前九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情境图中给出的资源(条件),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在本单元的复习中,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形象图以外的资源。如117页第7题,画面是一个停车场上已经停放了9辆汽车,同时还有几辆车正开进停车场,但有的汽车没有画全。如果只看画面,很难说出又开来...https://www.jy135.com/jiaoan/674252.html
9.折纸大百科立体动物图片1. 折纸艺术:折纸是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手工活动,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形状的折纸,如动物、花朵、建筑等等。您可以在网上搜索折纸教程,学习如何制作不同的折纸。 2. 剪纸艺术:剪纸也是一种非常有趣的手工活动,可以用来制作各种图案和形状的剪纸,如动物、花朵、人物等等。您可以在网上搜索剪纸教程,学习如何制作不同的剪纸。https://www.njdsmedia.com/gaoxiaozixun/1554.html
10.疫情期间,如何在家边带娃边工作?南方plus把10种动物藏在家里不同的地方,然后让孩子去找:宝贝,你的动物们都迷路了,快去把他们找回来吧。 给孩子一张纸,当她找出来一个动物,并且把动物画下来,就给她贴一个sticker。 1个动物花几分钟,找齐所有的动物,1个小时不知不觉又过去了。 类似的,孩子能较长时间投入玩的游戏还有:拼图、积木,走迷宫等。 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002/15/c3122755.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
11.介绍民间艺术剪纸作文(精选25篇)介绍民间艺术剪纸作文 篇2 昨天我和妈妈逛市场,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在众多的叫卖的商品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那精彩绝伦的剪纸艺术。 这里的剪纸不仅品种繁多、内容丰富,而且构思巧妙、寓意深刻,人物花草、民情风俗、鸟兽鱼虫,无其不有。剪出的动物栩栩如生、人物情态各异、场景美丽壮观,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乡...https://www.cnfla.com/zuowen/158849.html
12.2021上海书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陈高潮推荐九种好书两人自幼学习书画剪纸艺术,这次共同所著《京派剪纸--动物篇》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形象逼真,图案呈现真实性、立体感、完整性、动感性。人物、动物传神友善,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本书将作者几十年来创作的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动物剪纸二百多幅,编辑成册,以飨读者。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520518
13.剪纸作文300字(精选23篇)望着那栩栩如生的蝴蝶我想照这种方法还能剪出小鸟、小鱼呀。于是,我剪出了活泼的小鱼,机灵的小鸟,可爱的孩子。现在我只能剪出这些简单的东西,今后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剪纸,剪出更好地作品。发扬中国的传统文化——剪纸。 剪纸作文300字 11 我有一本十二生肖的剪纸,里面是十二中小动物的剪纸,有:聪明的小老鼠、强壮...https://www.oh100.com/a/202204/4574577.html
14.06岁宝宝精细动作训练方法大全当幼儿学会了画点、线、圆和弧形以后,即有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后,要不失时机地教会他们学画图形。一开始所画图形不要太难,要尽量简单,如画太阳、月亮、饼干、牙刷、茶杯、钢笔、小刀等。以后根据幼儿所画情况适当加大图形的难度,如教画小动物、人、房子、桌子、凳子等。 https://www.chunyuyisheng.com/pc/topic/269580/
15.剪纸范文11篇(全文)但到了小班下学期,我们会选取部分剪影类(其特征是形象鲜明、生动)的动物、人头、树叶等作为学习内容。又如:大班年龄阶段的孩子,匹配与他们的学习特点相应的剪纸符号可以是结合阴、阳纹两种表现方法的多种纹样,例如:阳纹与阴纹表现方法下的(剪去部分相对较少,对幼儿小肌肉群发展能力较高)的月牙纹、花纹、几何纹等...https://www.99xueshu.com/w/ikeyh9xp0w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