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甲病,是真菌感染引起的。发病率约2%-13%,占所有甲病的50%,脚趾甲的感染是手指甲感染的4倍。
2、甲周疣、甲下疣
疣,都是人体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只是类型不同,感染的位置不同。
3、扁平苔藓甲损害
扁平苔藓很容易发生甲损害,一般是十个指甲都萎缩。必要时需要做病理确诊。
4、银屑病甲损害
银屑病除了身上的皮疹外,往往也会损害关节,关节的除了疼和后期的变形能看出来,早期是看不出来的。但是指甲能看出来,早期可能有顶针甲(甲凹点),后期可能会有指甲的增厚变形,类似于灰指甲的改变,但是他的特点一般也是十个指甲同时发病。灰指甲一般是单个发病,逐渐进展。
5、天疱疮和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甲损害
这两种病的指甲的损害继发于邻近指甲的水疱,表现为甲营养不良,指甲变色、甲下出血、甲凹点、横线和慢性甲沟炎等。
6、横白带(Muehrcke线)
横白带是血红蛋白减少的特征性改变,常见于慢性肾衰、心力衰竭、化疗、一氧化碳或铊中毒等。
7、全白甲
一般是先天性的,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无需治疗。
8、Terry'snai(泰瑞氏指甲)
指甲近端大约80%的指甲产生变白的现象,是因指甲床的血流减少所引起,甲母质半月也因而消失,主要是肝硬化所引起,约占80%,充血性心力衰竭约占25%,2型糖尿病,正常老年人也可出现。
9、对半甲
半白(近端)半红(末端)指甲:这是肾病变的反应,也是肾透析的最常出现的指甲变化,也可见于艾滋病。
10、点滴状白甲
又称花甲症,在指甲上出现不透明白点,这是指甲在生长时于甲皮或甲母质有轻度外伤所引起。也见于真菌感染、接触硝酸、亚硝酸盐等。
11、黄甲
12、蓝甲
一般见于Wilson病、银中毒、药物(米诺环素、氟尿嘧啶、抗疟药、齐多夫定等)
13、黑甲
多见于化疗、黑棘皮病、HIV感染等。
14、红色甲半月
一般见于斑秃、结缔组织病(SLE、皮肌炎、类风关)、心衰、慢阻肺、肝硬化、CO中毒、慢性荨麻疹、肾移植等。
15、绿甲
一般是甲下有绿脓杆菌生长。
16、甲横沟
又叫做Beau线,甲母质的功能暂时性受阻。非特异性指征,可见于任何严重的发热性疾病。
17、甲凹点(顶针甲)
邻近甲母质受损使甲形成缺陷,甲母质角化作用受损致使甲板存在角化不全细胞形成小凹陷。15%见于银屑病,也见于湿疹、斑秃、结缔组织病、雷诺氏病、结节病、梅毒。
18、反甲
表现为甲薄,有凹面,形成勺状。多见于: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维生素B2和维生素C缺乏、血液透析、肾移植等。
19、甲分离
表现为甲板远端部分与甲床分离。多见于:外伤、银屑病、甲癣、指甲油刺激等。
其他疾病:非特异性,贫血、肺癌、皮肤T细胞淋巴瘤、糖尿病、甲亢、LE、维生素C缺乏等。
20、甲脱落(脱甲症)
多见于发热性疾病、手足口病、川崎病等。一般是发病一个月后出现脱甲症,多是病毒感染导致甲基质停止生长所致。
21、珍珠状甲
多见于年龄增长、糖尿病、甲状腺疾病等。
22、脆甲
多见于缺铁性贫血、远端关节重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骨质疏松等
23、甲萎缩
见于肢端动脉痉挛、扁平苔藓、Darier病、大疱性表皮松解症、麻风。
24、甲肥厚
25、钩甲
26、纵行黑甲
可见于甲雀斑样痣、甲母质、黑素颗粒增多、黑素瘤,常需进行甲活检来确诊。
27、甲下黑素瘤
28、甲下外生骨疣
皮损为肉色或红色质硬结节,有时触痛,继发损害上面的甲单位形成甲分裂、甲下角化过度和甲分离,常伴有疼痛的良性肿瘤反应性疾病,好发于女性(2:1),多见于远端指趾骨,尤其趾骨,多数有外伤史。
29、先天性厚甲症
出生时或婴儿期所有指趾甲对称性发硬、增厚、变色
30、薄甲
发育缺陷、缺铁性贫血、外周循环紊乱、扁平苔藓、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特应性皮炎。
31、杵状甲
多见于慢性心肺疾患、雷诺病、肥大性骨关节病。
32、甲纵脊
可见于扁平苔藓、Darier病、循环障碍、类风湿关节炎。
33、甲营养不良
表现为指(趾)甲变薄,浑浊,变形,易碎。甲表面失去光泽,粗糙。常有纵嵴及甲剥离。真菌镜检阴性。可见于银屑病、扁平苔藓、斑秃。
查了很多资料,大约就是这些指甲的改变。不足之处请大家指正。如果你有指甲的问题请上图。觉得不错请转发,帮助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