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理论讲解和模拟练习,使学员掌握人工呼吸与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方法,了解其在急救中的作用,提高学员应急处置能力。
教学内容
1、急救的作用2、人工呼吸3、心肺复苏术(CPR)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单人徒手心肺复苏术操作要点
教学难点:心脏按压的原理
教具准备
心肺复苏模拟人,多媒体
教学场所
临床技能实训中心
(分钟)
教学
过程
教学方法
50分钟
示范讲解
急救作用:维持生命、防止伤病恶化、促进伤病恢复。
①心搏骤停4分钟内行CPR,存活率为50%;
②心搏骤停4-6分钟内行CPR,存活率为10%;
③心搏骤停超过6分钟内行CPR,存活率为4%;
④心搏骤停超过10分钟,存活率很小。
急救的程序:危险因素观察和评估、检查伤病者反应、打开气道、人工呼吸、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D、R、A、B、C)。
危险因素观察和评估:
首先确认环境有无危害急救者及伤员的危险因素,确保自己及伤病者的安全。
有危险因素时应首先将其排出,无法排出时应呼救待援,不要随意进入现场。
确认现场无危险因素后应迅速进入现场检查伤病者。
检查伤病者反应,判断是否为心搏骤停:
先在伤病者耳边大声呼唤,再轻拍其肩、臂,以试其反应,如没有反应,则可判定伤病者已经意识丧失。
呼吸呈叹气样并在数十秒内停止。
口唇、面色及全身皮肤青紫或苍白。
大动脉搏动消失。
心音消失。
血压消失。
双侧瞳孔散打(见于多数患者),对光反射消失。
短暂(大约持续数秒钟)的四肢抽动和大小便失禁(见于部分患者)
注意了解伤病者受伤过程,以确定伤病者是否受伤。如在交通意外中受伤或高处坠落受伤,若怀疑可能脊柱受伤,切勿随意搬动伤病者。
打开气道:开放气道,气道就是呼吸道,这是关键步骤,当病人意识丧失以后,舌肌松弛,舌根后坠,舌根部贴附在咽后壁,造成气道阻塞。
开放气道的目的:是使舌根离开咽后壁,使气道畅通。气道畅通后,人工呼吸时提供的氧气才能到达肺部,人的脑组织以及其他重要器官才能得到氧气供应。
可使用压额提颈法打开气道。
如果怀疑颈椎损伤,则应用改良推颌法。
清除口中的异物如:呕吐物、假牙等。
开放气道的四种方法:
①仰头抬颈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放在病人的颈项部,使头部充分后仰。此法严禁用于颈椎受伤者。
②仰头推颌法:一手掌放在前额,向下压,另一手拇指、食指、中指分别固定在病人的两侧下颌角处,并向上推举,使头部充分后仰。
③仰头提颏法:一手压前额,另一手中、食指尖对齐,置于下颏的骨性部分,并向上抬起,使头部充分后仰,避免迫颈部软组织。
④双手拉颌法:施术者站、跪在病人头顶端,双手中、食指并拢,分别固定两侧的下颌角,并向上提起,使头部后仰,此方法适用于颈椎受伤的患者。
人工呼吸:
用5-10秒钟,以听(呼吸音)、看(胸壁起伏)、感觉(呼气)的方法检测伤病者是否仍有自主呼吸。
如果无正常呼吸,高声呼救,并立即施行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的方法(成人):
注意事项:
⑵、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严格按吹气和按压的比例操作,吹气和按压的次数过多和过少均会影响复苏的成败。
人工循环——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前检查:若患者扔无正常呼吸、咳嗽或不动时,就应该开始进行胸腔按压。
按压方法:
按压部位为胸骨正中两乳头连线水平(胸骨中、下1/3交界处)
救护员用一手中指沿伤病员一侧肋弓向上滑行至两侧肋弓交界处,食指、中指并拢排列,另一手掌根紧贴食指置于伤病员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