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根据形状分为圆刀、弯刀及三角刀等;
刀柄:根据大小、长短分型,末端刻有号码,常用的是4号刀柄。
手术剪
组织剪:有弯剪、直剪,锐利而精细,可用来解剖、剪断及分离组织;
线剪:多为直剪,刃较钝厚,剪断缝线、敷料及引流物。
止血钳
蚊式止血钳:用于精细手术;
直钳:用于浅部组织止血;
弯钳:用于深部组织、皮下脂肪止血;
有齿钳:用于夹持较厚、易滑脱及待切除组织;
缝针
缝针一般根据针尖分为角针、圆针及圆钝针。
角针(三角针):针尖针体截面均为三角形,穿透强,易损伤组织,用于皮肤或其他坚韧组织缝合;
圆针:圆锥针尖、圆滑针体,穿透强、无切割,用于一般软组织及内脏的缝合;
圆钝针:圆钝针头、圆滑针体,组织损伤最小,用于钝性分离及缝合脆性组织。
缝线
缝线用于缝合各类组织脏器、结扎血管;
缝线粗细以号数、零数表示;
使用原则:尽量使用细而拉力大、对组织反应最小的线。
缝合
目的:维持切口边缘相互对合、消灭空隙、利于愈合、止血、重建器官结构或整形的作用;
适应证:手术切口、一期缝合切口;
禁忌证:污染严重、化脓感染伤口。
缝合良好的标准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缝合前必须彻底止血与清创;
·缝合时应垂直进针,按缝针的弧度出针;
·应依照组织的解剖层次分层缝合,不留死腔;
·每一层次的缝合,在切口两侧所包含的组织要相等;
·为了减少切口内的异物,缝线的针数不宜过多,一般间距为0.5~1.0cm,尽量保证加于组织的每一针张力相等。
8种缝合
单纯间断缝合:穿过表皮和真皮,经皮下组织跨切口至对侧皮肤出针,每缝一针单独打结,适用于皮肤、皮下组织、肌肉、筋膜、腹膜等组织;
单纯连续缝合:在切口一端缝第一针后打结,继而连续缝合整个创口,结束前的一针,将重线尾拉出留在对侧,形成双线与重线尾打结,适用于具有弹性、张力较小的创口;
「8」字缝合:由两个相连的间断缝合组成,缝合线在组织的深面或浅面交叉,打结后形似阿拉伯数字「8」,适用于肌腱、韧带的缝合或较大血管的缝扎止血;
全层间断内翻缝合:一侧黏膜进针和浆膜出针,对侧浆膜进针和黏膜出针,线结打在腔内同时形成内翻,适用于胃肠道吻合;
浆肌层间断内翻缝合:浆膜层进针,缝线经浆肌层与黏膜层之间,浆膜层出针,跨越吻合口,对侧浆膜层进针,经浆肌层与黏膜层之间,浆肌层出针,打结后,吻合口肠壁内翻包埋,适用于胃肠道全层吻合后加固吻合口;
荷包缝合:小范围内的内翻缝合,在拟包埋部位为圆心行浆肌层环形连续缝合一周,结扎后中心内翻包埋,适用于阑尾残端的包埋;
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远进远出,近进近出,穿过表皮和真皮,经皮下组织跨切口至对侧穿出,接着切缘近侧进针,对侧距切缘近侧穿出,进、出针点连接的平面应与切口垂直,适用于阴囊、腋窝、腹股沟、颈部等较松弛的皮肤;
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穿过表皮和真皮,经皮下组织跨切口至对侧穿出,然后缝线与切口平行向前,再进针、穿出皮肤打结,适用于血管破裂孔的修补、血管吻合渗漏处的补针加固;
名师讲堂
《外科实践技能(通用版)》
通过以上文字及视频的学习,想必大家对以上普外必备的基本功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我们都知道,对于在外科基地或者刚踏入普外之门的小白,仅有这些还是不足以在普外「混好」。
例如,全身查体(头颈、胸背及腹部等)你都了如指掌了吗?
上级让你上手术,给手术患者消毒、铺巾,你可以迅速无误的完成吗?
腹穿、胸穿的适应证、禁忌证背的滚瓜烂熟,但碰到具体患者慌了手脚?
「胃管插管」、「换药」、「脓肿切排」、「男女患者导尿」你是否都已经熟练掌握?
为了能够让大家熟练掌握以上普外必备基本功,丁香公开课邀请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外科基地明星讲师团队,给大家精心打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