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帮助。关键词:剪纸;库淑兰;剪花娘子;艺术特色AbstractChineseartofpaper-cuthasalonghistory,papercuttingisatypicalfolkdecorativeart,whichisrootedintherichculturalsoilofourcountryandrelatedtothelaboroftheChinesedailylife,whatsmore,ittrulyreflectsthefolkpeopleslifeanddream-belie
3、f.KuShuLan,livinginxunyicountyofshanxiprovince,whoisaleaderinthefieldofpaper-cut,andshewasknownastheChinesefolkartsmaster.Shecreateduniquepaper-cutartwithherhardshipsoflife.Herworkshasbrokenthroughthetraditionalformoffolkpaper-cutart,whichaddednew
4、lifetothefolkpaper-cutartandmadeincomparablecontributiontotheChinesepaper-cutart.Thispaperanalyseslotsofexistingpaper-cutworksofKuShuLanmainly,thenconcludesKuShuLanpapercuttingscharmfromtheperspectivesoftheme,modellingtypesandartisticfeatures.Ihopethatthi
5、sstudywillhelptoanalyzetraditionalfolkartsinthefuture.Keywords:KuShuLan;Goddessofpaper-cutting;Artisticfeatures目录TOCo1-3hzu摘要IAbstractII一、陕西关中旬邑库淑兰1二、库淑兰剪纸的题材选取1HYPERLINKl_Toc92336684(一)乡土生活的写照1HYPERLINKl_Toc92336685(二)田园风格的赞美2(三)爱情史话的传递3(四)世俗风情的戏谑3(五)宗教神化的虔诚31神
6、秘的宗教情感42精神层面的神化4三、库淑兰剪纸的艺术造型4(一)人物造型41女性人物造型42男性人物造型53神像人物造型54剪花娘子造型5(二)动物造型5(三)植物造型5四、库淑兰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6(一)技法和选材6(二)色彩和元素6(三)剪纸外的歌谣7结论9参考文献10谢辞11一、陕西关中旬邑库淑兰库淑兰,生于1920年农历10月12日,陕西咸阳旬邑县人,库淑兰从小的性格就活泼开朗,所以人们叫她“猴桃儿”,父母在她4岁的就给她定了娃娃亲,7岁跟随母亲学习剪纸和女红,9岁承受缠脚之痛,11岁前后念过几年书。库淑兰15岁就没有再进过学堂,跟随着母亲在家给自
7、己准备嫁妆。儿时的库淑兰本来就喜欢剪纸和绣花,经过母亲的教导,她很快学会了剪花绣叶,两年后便嫁给了丈夫孙保印。婚后的库淑兰过得并不幸福,经常受到婆婆的虐待和丈夫的毒打,陪伴了她一生的只有贫穷和丈夫的拳打脚踢。库淑兰一共为丈夫生下了十三个孩子,她们那个年代贫穷、医药缺乏,前后十个孩子都病死了,最后养大成人的只有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生活的困苦、婚姻的不幸、孩子的去世等这些坎坷的经历日复一日地摧残着库淑兰的身心,也正是这悲惨的命运引导库淑兰寻找感情宣泄的方式,从而剪纸成为了她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种精神寄托。“在1985年初春的一个晚上,库淑兰跌进了家门口一个三米多深的土崖,等到家人发现她时,她已经昏
8、迷不醒,这一昏迷就是四十多天,而就在老伴和儿女都开始为她准备后事时,她奇迹般醒过来了,她睁开眼第一件事就是剪纸,还自称是“剪花娘子”,之后便进入了剪纸创作的高峰期。”1作品不再被以前那些固定的形式所束缚,构图上更加丰富饱满,她大胆地创造了彩色拼贴的方法,色彩上更加绚丽统一,“剪花娘子”这一造型跃然纸上,这一时期的作品也代表了库淑兰一生剪纸艺术的最高水平。上个世纪80年代初,旬邑县文化馆民间剪纸普查中发现了库淑兰的剪纸才能,并多次引荐她去县城剪纸班创作。后来西安美院杨雪芹教授对库淑兰剪纸艺术进行深入研究,并推向社会。“1992年,库淑兰带着她的作品在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博览会民间美术大展中获得特别
9、奖;1994年荣获“中国民间美术一绝”金奖;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杰出中国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1997年台湾汉声杂志社也专门为库淑兰出版了个人剪纸专集;”22007年郭庆丰在环球人物剪花娘子库淑兰中称库淑兰为“能与毕加索、马蒂斯相媲美的人”。二、库淑兰剪纸的题材选取(一)乡土生活的写照库淑兰的剪纸大部分都是反映关中农村生活和向往儿时欢乐。尤其是库淑兰这样困苦一生的老人,童年时期自由自在的生活成为了库淑兰一辈子里最幸福的回忆,婚后生活的各种困苦磨难令她对生活更加觉得失望无奈,而正是这样戏剧性的大转变,让库淑兰对于童年的美好回忆更加珍惜留恋。这种回忆使得她在剪纸艺术作品上表现出来的是
10、生动富有情趣的乡村景色。作品杀牛(见图2.1)就是库淑兰1981年通过表现农村屠夫杀牛的场景而创作。这幅杀牛图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个高大并排而站的汉子,图中的主体是一头即将被宰杀的牛,牛在农村象征着淳朴、勤恳,即使牛伤残了或者是老了病了,牛的主人也不会狠下心将它杀死或者是吃掉。那个年代在农村杀牛的人,会被人们称之为“杀牛贼”,这幅图剪出的这三个汉子就是库淑兰心里的“杀牛贼”的形象,三个人均身着灰暗的服饰,头发都是倒立着的、横眉竖眼的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库淑兰的这幅作品与以往的作品略微不同之处在于没有大量的采用具有装饰性的小圆点,所以多了些许“寂静凄凉”的感觉。画面上简单的一个电灯泡表达出这三个人
12、常人的领悟与感受。在她的剪纸作品中反映出的便是对于自由生活的向往与追忆。库淑兰1990年创作的剪纸作品十二月花(见图2.2)由十二幅小品组成,它们分别代表了一年十二个月里不同的田园风光,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峥嵘的和谐景象以及四季交替的田园风光。库淑兰一边剪纸一边唱着歌谣道:“正月里冻冰立春消,二月里鱼子水上漂,三月里桃花红似火,四月里杨柳罩青垄,五月里仙桃你先吃,六月里梅子满树黄,七月里葡萄打起架,八月里西瓜弯月牙,九月里荞麦成起笼,十月里雪花到关陇,十一月柿子满街红,腊月里年货摆出成,挣下钱银是买卖,挣不下钱银你回来。”3有时还会不自由主地手舞足蹈起来,她一边唱着,一边用剪刀在纸上创作着她心中的
13、美好世界。整幅作品逐一地照着歌谣的内容在表现。在作品的图案造型上,库淑兰多数使用了梅花纹、蝶蜂纹等这些民间传统的剪纸样式,使她的剪纸丰富热闹,绚丽多彩,给人们展现的是运用剪刀和纸将声音、人物、动作、线条和色彩以及图案都被整合成一系列生命跃动的秩序,她用自己独特的审美视角表达着内心对于美的感受。(三)爱情史话的传递在库淑兰所生长的地方,爱情是男女青年可望而不可及的梦,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那个年代的女孩儿时就被“裹足”,婚姻上只能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靠媒人说媒牵起自己命运的红线,祈祷着所嫁之人可以给予自己一切。不幸的是,库淑兰成为了那个年代封建婚姻制度的受害者,婚后的库淑兰,并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
14、,婚姻带给她的是无尽的苦难,在剪纸创作中,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她更多的是采用女孩的视角,画面内容情真意切,风格独出心裁。创作于1990年的以爱情为主题的典型作品江娃拉马梅香骑(见图2.3)剪纸表现的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青年男女的婚姻生活,画面中打扮的花枝招展的女子便是小媳妇“梅香”,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辫子,被剪成了手持鲜花手舞足蹈的兴奋样子,小丈夫“江娃”穿着黑色的上衣,士林蓝的裤子,头上戴着熨斗帽,左手拉着大红马走在前面,夫妻俩衣服上绘制着色彩缤纷的花纹,上方剪满了桃红色的梅花,还有两只喜鹊在花间相互对唱,表现出的正是“喜上眉梢”的好兆头。(四)世俗风情的戏谑库淑兰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及向往不仅
15、表现在作品中民俗风情的表达,更表现在期望社会现实陋习能够改变。禁烟歌(见图2.4)是世俗风情这一题材的典型作品之一,创作于1990年,画面中夸张的将抽鸦片的男子剪成黑脸,黑脸在库淑兰的家乡一般被人称为“黑鬼”通常指的是毒瘾成性的败家子,遭人人唾弃,并戏剧性的将眉毛与眼睛都剪成了白色,与之前所作作品中的正常男子人物形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造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爱剪花的库淑兰在这幅作品里并没有大力表现罂粟花盛开时的美,而是剪成了收花之后的烟葫芦的样子,在这里表现出一种警醒,可以看出库淑兰在创作时的良苦用心。(五)宗教神化的虔诚1.神秘的宗教情感最能表现库淑兰宗教信仰的作品是她在1986年创作的灶爷
17、。库淑兰早期的剪纸创作简洁明了,颜色鲜艳而又庄重,主题表现的是农村生活场景。在1985年经历了一场变故后,她的作品便出现了“剪花娘子”这一神秘形象。剪花娘子(见图2.6)作品中的剪花娘子是库淑兰所创造的一位人神合一的精神偶像,画面中的女子雍容华贵,仪态万千。这一形象排解了她一生经历的苦难,浓缩了她一生的信仰与追求,实现了自己艺术上的突破。正如她在歌谣中唱道的“人家剪的琴棋书画、八宝如意,我剪花娘子铰的是红纸绿圈圈。”4她剪刀下人物线条柔顺圆润唯美,色彩鲜艳亮丽。三、库淑兰剪纸的艺术造型(一)人物造型通过库淑兰不同时期不同题材的作品,不难发现不论是画面构图还是在题材上的选取,她都会在画面中剪些人
18、物,由此可见人物造型在库淑兰的剪纸创作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她的作品中因为人物身份的不同,所以人物造型也各不相同,并且在人物姿态、形象、装饰、服装上也会呈现出库淑兰所独一无二的造型。1.女性人物造型(见图3.1)库淑兰剪纸作品里的女性形象具有中国传统女性的审美特征,人物在坐姿上主要有站姿、坐姿、正面、侧面等,有着大大的眼睛,红红的小嘴和弯弯的柳叶眉,脸上还有粉嫩的腮红,耳朵在美丽的发饰里藏着。即便人像是侧脸,她的眼睛和嘴巴也是正面的,完整地表达了人物的自身构造。服装上基本都是传统保守的长衫长裤,库淑兰别出心裁地给肩上剪贴上霞披类的装饰,还用锯齿,花瓣样式的线条点缀上衣的下摆处,用花枝纹样装
19、饰服装,所以,库淑兰剪纸的人物形象极具创造性、独特性和装饰性,却又不失传统性。2.男性人物造型(见图3.2)在库淑兰的剪纸人物造型中,男人的比女人的形象更加具有明显的特征,除了头饰、五官等比较典型的男性特征之外,在衣着上也有巨大的差异,男性服饰上大多数穿着的是一身长跑,衣服上的花纹颜色明亮丰富,多以黄色、绿色点缀,但是底色通常选择蓝色或黑色等暗淡的颜色。3神像人物造型(见图3.3)在库淑兰早期的剪纸作品中,神像人物造型比较常见,和多样的女性人物姿态相比较来说,神像人物的造型就比较单一了,姿态基本上都是端坐着的,服饰上以高贵、华美、庄重为主要格调,给人一种威严感。4.剪花娘子造型(见图3.4)剪
20、花娘子是库淑兰剪纸艺术创作的最高成就,是她以自己为原型进行创作的艺术形象,将她看作是完美的化身。剪花娘子的坐姿与神像人物的坐姿颇有相似之处,主要有站姿、盘腿坐姿。“人物头戴凤冠,身披霞衣,色彩艳丽、华美缤纷,极具圣洁、崇高之感。”5(二)动物造型在库淑兰剪纸作品中,动物的造型有日常生活中的猫狗、鸡、牛、猪和马等,还有狮子、老虎再到“五毒”,她剪的全是生活中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以及在她心里具有一定特殊意义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五毒”(见图3.5)指的便是:蛤蟆、蝎子、壁虎、蜈蚣还有蛇,剪纸五毒画面中心绘制了一个较大的蛤蟆,蛇、蝎子、蜘蛛和壁虎都围绕在其周围,造型奇特,色彩斑斓,“给人的感觉少了
21、几分恐惧,多了几分美丽、可爱与友好。”6作品寓意着以毒攻毒、驱邪纳福之意。(三)植物造型库淑兰的生活与植物是紧密相连着的,不管作为画面的主体形象,还是作为装饰物出现在画面的边边角角用来衬托,植物造型(见图3.6)几乎出现在她的每幅剪纸作品中,成为了不可替代的因素。创作时库淑兰将自己平日里的观察与心中的想象相结合,创造出千奇百怪有趣的植物造型,例如:梨花、梅花、桃花、荷花、菊花、牡丹花、石榴花、水海棠花等。四、库淑兰剪纸艺术的审美特征(一)技法和选材在技法上,民间传统剪纸主要是一味的模仿毫无创新,而库淑兰恰恰打破了这单纯的模仿,她创造性地发明出“彩贴剪纸”。“民间传统剪纸主要以红色的纸主进行单色
22、镂空,在色彩上基本上不超过两种,而库淑兰却别具一格的用十几种不同颜色的彩纸拼贴,在传统的剪纸上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剪出了独一无二的剪纸作品。”7库淑兰剪纸创作技法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作品剪花娘子中,有剪、贴、衬、拼接这四种剪纸技法,剪又分为三种,其一单剪是对于动物、植物藤茎等不对称图形的一次性造型,其二对叠剪是将人物的正脸、蝴蝶、灯笼、梅花等这些对称的图案对叠然后再剪,其三复叠剪是指剪出一些像狗牙纹、钱串子纹之类连贯统一图案。贴分三种,第一套色贴,就是把不同的图案一层一层的粘贴在一起;第二排比贴,是将不同的元素有规律的组合粘贴成一排或是一列;第三点缀贴,是在大的图案上贴上一些小图案的装饰物。衬主
23、要是针对有镂空处理的地方,一层一层的粘贴,使下层的颜色出现在上层有镂空的地方,这样一来,作品便具有层次感。拼接就是把多个作品组合成一个新的作品。在选材上,“从“剪花娘子”作品的原材料来看,她选用的是一种“蜡光纸”,这种纸是上海特有的有光纸,普通剪纸的彩纸只有常见的黑白红蓝绿等几种颜色,而这种纸的颜色种类丰富多达十几种。”8库淑兰的剪贴作品并没有用胶水粘合,而是选用面粉兑水熬成的浆糊,所以这对纸的硬度要求也比较高,这样在拼贴的时候才不会掉色或是褶皱。(二)色彩和元素库淑兰虽是农村妇女,可她对色彩的驾驭有着天才般的能力,她在剪纸作品中,色彩对比十分强烈,从五行色到对比色再到临近色,尤其是在白色的背
24、景中进行色彩的变幻,使得她的作品颜色鲜艳丰富、饱满和谐、色彩既有对比又不失和谐。首先,库淑兰剪纸的色彩搭配主要以五行色为主体,即青、赤、黄、白、黑。青色是生活与生命的象征,红色在中国民间中是喜庆的象征。黄色在五色中最为醒目,白色代表着纯洁,库淑兰常用在人脸上。而黑色代表朴素,是五色中最沉重的颜色,一般用来打底。其次就是对比色的运用,对比色就是互补色,库淑兰经常运用红绿、黄紫、蓝绿或是蓝桔等对比强烈的颜色,库淑兰常说“红花好,还要绿叶扶簇哩好”,9她对于红绿色的搭配主要用在女性人物上衣和下裤和衣服上的花纹样式以及白牡丹和石榴花的叶子和花朵之间的色彩关系。在蓝绿色的搭配最典型的剪纸五毒中,“她不以
26、对比调和是以强调变化而组合的和谐色彩。”11绚丽奔放的各种颜色在类似的明度和类似的纯度中和谐地展现着;库淑兰通常在白色的背景上进行剪贴,或是用黑色作底色,用来减弱主体物的纯度,使色彩的纯度达到了极致,画面绚丽多彩又十分和谐。库淑兰剪纸中那些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小圆点的设计以及一朵朵娇艳盛开各具形态的花朵,不仅丰富了画面图案中点、线、面的相互呼应,更是为作品增加了一层神秘性与厚重感。她作品中的这些各具形态的小圆点都是她亲手剪出贴上的。库淑兰在色彩的运用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形成了独一无二的库淑兰剪纸艺术。(三)剪纸外的歌谣“库淑兰在创作剪纸作品时总是会哼唱着当地民间的歌谣,她总是一边唱着,一边剪着,先有唱后有剪,剪从唱开始。”12她剪纸创作的灵感也是由歌谣衍生,库淑兰的剪纸都是由民间歌谣的形式来表达她所创作品的含义,她的每一幅作品都能找到与作品匹配的民谣,库淑兰的歌谣成就了她的作品,也用她的歌谣创造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剪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