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看到“拍皮球”三个字要笑了,拍皮球还用你推荐吗?
呵呵,我相信,我说的一定是你不知道的拍皮球!
球类物体有个最大的特征,球可以滚动,可以自己弹回来,玩球不仅需要宝宝视觉追踪,还需要判断球弹跳的速度以及速度的改变(球的运动是减速的),肢体和球接触的力度、方向可以改变球运动的速度和方向。所以,拍球需要很复杂的能力。今天介绍两种与球有关的感统训练方式。
一、趴地推球
趴地推球的动作要领是,头部向上,双臂水平悬起,双手均匀用力。开始时距离墙面近一些,熟练之后距离墙面远一些。这个动作的意义是,锻炼颈部肌肉群(这是将来完成课堂学习的重要生理基础之一),体会球的运动节奏,让手的用力节奏配合球的运动节奏。到了一年级以后,可以每次连续推球400次以上,若能每日坚持训练,可以有效改善课堂坐姿、多动的问题。
二、双手拍球
一般人都是单手拍球,感统训练要求双手轮流拍球、双手同时拍双球、双脚移动拍球、花样拍球。
拍球这个项目有一个缺点,孩子容易感觉枯燥,难以坚持。家长可以不断设计新的花样,与别的项目组合,实现“花样拍球”,还可以进行家庭成员之间的比赛。当双手拍球时,要求大脑对两手实现注意力分配;加上脚的动作之后,注意分配要求更高,对脑功能的锻炼力度更大。所以,让我们拍起来!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