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读者老爷日安,我是正经的米饭,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似乎历史每个10年都会有一波经典存在于当时那一代人心中。就好比上世纪90年代左右海外的影视剧和动画片海量引进,本世纪初海外的网络游戏疯狂引进。巧的是,不管是影视动画还是网络游戏,似乎都是给我们这代人准备的。今天一起聊聊这些曾经的往事吧。还是老规矩,揭晓上期互动竞猜答案先。
竞猜名人堂
VeryNiuBi'sDude
正文开始
要知道以前去电脑房包宿,我们经常是联座,然后分好伙儿,联机一起打游戏。至于上网,那真是没啥太大意思。早前去上网的话,一个是价格更贵,另外上网也不知道干啥,倒是有网易聊天室,那网速慢得要死,全电脑房的人共用一根网线,我们珍贵的上机可是计时收费的,所以打游戏是我们的首选。
后来网络时代来临了,比调制解调器更快的ISDN也来了,大家才开始对聊天感兴趣。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在这个时候给神秘的互联网来了波神助攻,网恋成了当时比较时兴的新事物。
当时还有一种IMR也不什么的聊天室,最著名的应该是263,还有OICQ带的那个。
东北小丫头,本身长得还行,声音也好挺,骂得又五花八门妙语连珠的,网吧一早上没啥人,所以听她骂还挺有意思的。主要是那个时候在语聊里骂街不是纯粹的骂脏话,而是各种……有点儿battle的意思,估计当时如果说唱啥的能提前流行,这类骂将绝对也是嘻哈之王。
早期喜欢上网的人受当时普遍的说辞影响,觉得网络就是一虚拟世界,大家不仅在网络上可以接触到的更多更远的人,还可以扮演成各种各样和真实的自己完全不同的样子。
然而在我们这群喜欢玩游戏的人看来,网络让游戏成为了巨大的多人游戏平台,大家在游戏里交流,比拼,反而比打打单机游戏或是几个人联机游戏有意思得多。
记忆里最早玩过的比较能玩懂且印象深刻的应该是一款叫《笑傲江湖》的网页文字游戏。里面的道具设定非常有时代特征,比如505神功元气带,娃哈哈口服液。敌人的设置也很有意思,浪人的等级依次排列为花浪人、姑浪人、娘浪人……一开始不知道咋回事,后来明白了,原来这些浪人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花姑娘的有”。也不知道这玩意谁研究的,还挺有才。
不过这个时候,这些已经具备了图形化的逸飞岭、9城、猫扑……还不能算是网络游戏。后来官方给的定义是叫网络图形社区。
真正图形化网络游戏进入我们眼帘,是在2000年末到2001年初。《万王之王》就不细说了,因为我那个时候不太喜欢这游戏,总觉得画面很奇怪。倒是早早儿地从杂志上看到了《石器时代》。
可惜当年玩《石器时代》得买光盘,要有随光盘带的SN才能注册账号,所以这游戏当年在我们这边的普及程度相对要差一些。更多的网吧里都是玩另外一款游戏——《千年》。
在2001年下半年,陈天桥因为《传奇》让盛大被人们铭记。而在那之后,很多大大小小的公司也把目标瞄准在了网络游戏上。引进海外的网络游戏,成为了当时的流行。由于韩国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网络游戏开发技术,所以在咱们国内引进的网络游戏中,来自韩国的游戏占比最多。
可能只是说动画片的名字,您未必能立刻回想起来,看看下面这俩,保证所有看过的小伙伴立刻就猛拍大腿——原来是这个啊!
左边的这位是来自汉拿山的萝卜道士,右面的这位则是来自长白山的白菜道士。他俩是故事的主讲人,每一集开头都是由他们来给大家讲述朝鲜半岛上那些民间传说故事。
在动画片里还有俩小孩模样的家伙,也是在故事里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女孩叫恩比,男孩叫格比,俩人有一个云朵形状的飞机,和两位年长的道士不同,这俩孩子有的时候会干预故事的进展。
特意网上查了一下,这动画片是韩国制作的,讲的内容是朝鲜民间传说故事。导演是和,我简单地辨认了一下,第一个名字应该是宋兆允和金珠银,大概是这个发音吧?懂韩文的小伙伴可以一会留言说说。
从这动画片里可以看到很多朝鲜半岛古时候的风土人情。比如草房顶上有葫芦,这个设定可能很多人打眼一过就拉倒了,但是咱们回忆一下,《剑灵》里有个任务,就是去房顶上的葫芦里拿任务道具。这就是朝鲜半岛和我们这边的区别,我们种葫芦一般都会搭架子让葫芦藤往架子上爬,而过去的朝鲜半岛则是直接把葫芦放在房顶。
这个动画片里不少故事咱们小时候都看过,比如坛子的故事,在动画片《天书奇谈》里就有过类似的桥段,县官把百姓的宝坛据为己有,妄想把自己的宝物一个变俩,结果自己的爸爸不小心掉进了坛子里,最终出来了好几个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