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手术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后,一定对不锈钢表面保持干燥。因为残留的水膜吸收空气中的有害化学物,比如常见的氯化物,能很快形成化学电解液,破坏氧化膜保护层,将失去保护的不锈钢暴露在空气中,那么马上会对不锈钢进行氧化,于是器械应付开始生锈。
手术器械的咬合关节处是两个表面接触最紧密的部位,常常开合操作,两个表面的机械磨损会不断加剧,也就是会破坏氧化膜保护层。对于频繁操作的手术器械,这种机械磨损无法避免。而如果氧化膜保护层被破坏,器械就发生生锈。因此所以器械的关节处通常是最容易生锈的地方。并且不锈钢等级越低,工艺质量越差,氧化膜保护层就越脆弱,器械就越快生锈。
不锈钢手术器械在清洁过程中(如清洗、擦拭等操作)应避免损伤铬层,须使用专用的工具和试剂,并且应严格按规程操作。而在现实的器械清洁工作中,违章操作较普遍,如擦洗器械上千固污染物使用钢丝清洁球和硬毛刷,导致器械铬层被损伤;又如采用工业除锈剂对器械进行除锈,除锈后又未作有效的防锈处理,结果造成器械产生更严重的二次锈蚀乃至直接报废。
手术器械的咬合关节处无疑是最需要保护的表面。无论是人工或机器的自动上油,目的都非常明确:第一是隔绝干燥的器械表面和空气及其他有害化学物质,避免化学的氧化作用;第二润滑机械接触部位,减少机械磨损。对于器械其他表面部位的上油擦拭,主要是第一个作用。当器械没有必要的保养时,生锈是非常容易出现的。
生锈器械互相感染,当集中存放的不锈钢医疗器械中一部分因为保管不当而生锈,即是脆性的红色氧化铁会黏附到光滑的表面,这时候的“锈”仅仅是污渍,如果立刻用布擦,“锈”可以去除。但实际上往往无法做到及时处理,那么,凹凸不平的氧化铁颗粒与光滑的表面之间残留的水分营造了一个潮湿的环境,正如上面所说,光滑表面的保护氧化膜被化学电解液所被坏,而且,手术用器械大多数数量较多,集中存放。更容易互相影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锈”是会“传染”的。所以,要最大限度地降低“锈”的“传染”,除了器械的就地处理外,在对器械的清洗消毒之前,一定要先把已经生锈的器械挑出单独处理,而把完好的其他器械放到清洗消毒器进行处理。保证器械正确和及时分类是保护器械和保证清洗质量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