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
地理分布:
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
野外生活环境:
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湖泊及沿海海岸和附近农田地区。
食性:
植物性食物
繁殖习性:
雌鸟单独孵卵,雄鸟在巢附近豆雁警戒。
大雁品种介绍
品种名
外貌特征
地理分布
野外生活环境
食性
繁殖习性
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
东部沿海
栖息于北极苔原带富有矮小植物和灌丛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苔原等各类生境。
在第3龄时性成熟和首次繁殖
沿海地区
沼泽和湖泊
植物
繁殖在高原湖泊,尤喜咸水湖,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
嘴黑色,嘴尖淡黄色,虹膜淡黄色。
繁殖于东北,迁徙途经中国东部至长江下游越冬。
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
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
雌鸟单独孵卵,雄鸟通常守候在巢附近警戒。
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
中国除西藏以外几乎遍及全国,在北方大部分地区繁殖,在中部和南部越冬。数量较多。
主要栖息在不同生境的淡水水域中,常见出入于富有芦苇和水草的湖泊、水库、河口、水淹平原、湿草原、沼泽和草地。
各种水生和陆生植物的叶、根、茎、嫩芽、果实和种子等植物为食物,有时也吃螺、虾、昆虫等动物食物;迁徙期间和冬季,亦吃散落的农作物种子和幼苗。
卵产齐后开始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在巢附近警戒,孵化期27-29天。
白额雁
白额雁:
1\外貌特征,白额雁是大中型雁类,雌雄间差异不明显,上体大都成灰褐色,额和上嘴基部具有一宽阔白斑(典型识别特征),下体白色,杂以黑色不规则的斑块,体形与豆雁相仿,略小于灰雁和鸿雁。体长约65~80厘米,体重2~3千克。
2\地理分布,在迁徒季节,白额雁途径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黑龙江中部哈尔滨,辽宁南部营口、辽河、西南部朝阳,新疆西部,西藏昌都地区西南部,越冬时节,在我国的长江中下游、东部沿海各省直至台湾等地均可见到白额雁。白额雁在我国为冬候鸟。3\野外生活环境,白额雁在繁殖季节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带,富有矮小植物和灌丛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在其附近苔原等各类不同的环境4\食性,白额雁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白天躲在陆地觅食,晚上多在水面上休息。通常天一亮即成群飞往它们喜欢的陆地开始觅食,中午回到栖息地休息和喝水,然后再次成群飞到觅食处觅食,知道太阳落山才回到休息地休息,夏季,白额雁主要以马尾草、棉花草等苔原植物为食,秋冬季节主要以水边植物为食
5\繁殖习性,白额雁在北极苔原带繁殖。通常在第三龄时性成熟,并且开始首次繁殖,配对通常在第二年或开始繁殖前的冬天,它们的结合力较稳固,一旦形成,通常不再变化,繁殖期为每年的6~7月,通常在5月中旬至5月末即成小群地到达繁殖地。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成对火成家庭群分散开来寻找适合的营巢地,一般不利用上年的旧巢。开始营巢后跟随父母到达繁殖地的幼雁和压成体离开父母,它们通常在6月中旬产卵。一窝产卵数通常是4~5枚,最多可到7枚,最少3枚。孵化期为26~28天,雏雁具有早成性,幼雁孵出后的第二天,成雁即带领幼雁进入富有芦苇等水生植物的水域中,大约经过45天的雏雁期,幼雁即可飞翔,与此同时,成雁亦开始集中换羽,暂时失去飞翔能力。
斑头雁:
1外貌特征:斑头雁是中等大小的雁类。体被灰褐色羽,头顶两侧有黑色带斑(典型识别特征),后颈暗褐色,颈的两侧白色,各形成一条白色纵带,额及喉均污白色,颈前后暗褐色,背部淡灰褐色,上腹浅灰,下腹及尾下污白色。虹膜暗棕色,嘴橙黄色,嘴端黑色,脚和趾均为橙黄色,体长约65~85厘米,体重2~3千克。
2地理分布:斑头雁的繁殖地在我国青海、西藏、新疆西部的高山湖泊、东北呼伦湖和克鲁伦河一带。斑头雁的春季迁徒从3月中旬开始,从我国东南部越冬地迁往北部和西北部繁殖地,到达繁殖地的时候通常在3月末至4月初,最迟在4月中下旬,斑头雁迁徙时的种群数量不如灰雁等的种群量大,一般以小群的方式,通常20~30只排“人”字形或“V”字形迁飞,边飞边鸣叫。秋季迁徒一般在9月初即已开始,一直持续到10月中下旬,通常在晚上进行迁徒,白天觅食和休息。迁徒路线较为固定,从西北高原繁殖地经唐古拉山口迁往南部越冬地,在迁徒的途中一旦遇到天气剧烈变化,气候恶劣,山口风力强大时,往往难以飞越山口,常常见到在山周围云集数前肢滞留的斑头雁,直到气候好转时才顺利飞越山口,继续踏上迁徒的征程。
3野外生活环境:斑头雁在高原湖泊流域繁殖,通常较喜欢咸水湖地区,也选择淡水湖和开阔而多沼泽地带。越冬选择在低地湖泊、河流和沼泽地上。
4食性:斑头雁只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叶、茎以及青草和豆科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有时也食用贝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地点大多是在植物茂盛、人迹罕至的湖边或浅滩多水草的地方。
鸿雁
鸿雁:
豆雁
豆雁:
灰雁
主要为各种水生和陆生植物的叶、根、茎、嫩芽、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有时也吃螺、虾、昆虫等动物食物;迁徙期间和冬季,亦吃散落的农作物种子和幼苗。
灰雁:
1外貌特征,灰雁体形较大,雄性灰雁的体形略大于雌性,但羽色相似。头顶和后颈褐色,头侧、领和前颈均呈灰色,胸腹污白色,并有不规则的暗褐色斑块,两肋淡灰褐色,羽端灰白,尾下覆羽纯白,前额绕嘴的基部有一条狭窄的白纹。虹膜褐色,嘴肉色(典型识别特征);跗肉色,爪褐色。体长约80~90厘米,体重约5千克。
2地理分布,灰雁在我国属候鸟。每年春季的3月末至四月初,灰雁成群结队的从南方飞到我国北方黑龙江、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等地区繁殖。当年秋季9月末开始陆续迁往我国的南方越冬,迁徒时常常是夜间飞行,白天觅食和休息。
3野外生活环境,灰雁主要生活在不同的淡水水域中,通常栖息在富有芦苇和水草等水生植物的湖泊、河口、水库、湿草原和沼泽等地。在非繁殖期间,喜欢小群生活,迁徒期种群数量增大。在陆地上行走灵活自如,在水中游泳本领强。灰雁的性情机敏。警惕性高,成群在一起取食或休息时,常有一只或数只灰雁担任警卫工作,一旦发现可疑情况,会一同飞走。
公司名称:福建鸿雁养殖场
手机:13850353353
联系人:宋一品
网址:
qq:603188315
地址:福建宁德
欢迎参观联系,有意者请加入“大雁野鸭交流群”:107321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