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移动短视频;秒拍;4G;UGC;把关人
一、移动短视频的概念
二、国内外移动短视频的发展及其原因
(一)国内外移动短视频发展及分类
从应用目的上来讲,目前国内外移动短视频主要分为两大类:
2.新闻传播类
3.商业品牌推广类
(二)我国移动短视频发展的原因
1.4G及智能手机的快速增长助力移动短视频发展
2.移动短视频应用工具低门槛、低成本
3.突发事件中对“现场直播”的需求
突发事件中将用户上传的视频作为新闻第一手的视频材料,不仅可以弥补记者无法立即赶赴现场的缺憾,多角度地呈现事件本身;其次由于拍摄者第一视角拍摄新闻,突发事件当时的爆炸声、拍摄者的情感、拍摄环境等都会让受众产生很强烈的“在场”感。因此随着突发事件被频繁爆出,网民对“现场”更加重视,而这也是移动短视频迅速发展的原因。
三、国内移动短视频发展面临的问题
(一)应用工具功能相似,定位不明
我国移动短视频应用工具较多,有美拍、秒拍、微视、小咖秀、啪啪奇等等,但大多都面向年轻的女性或明星,内容多为搞笑、小片段、模仿等为主,能够提供给用户一定的美化功能,产品口号大多以时长来加以区别,这很难形成明确的产品定位,导致用户在使用移动短视频应用工具时没有明确的选择。
(二)UGC短视频内容质量有待提升
UGC短视频虽然是用户的一次胜利,但对于短视频平台来说,如何推动UGC视频的高质量发展是平台需要着力解决的。
(三)移动短视频平台应做好内容“把关人”
短视频发布方在众多短视频片段中应当担负作为媒体的社会责任,不应把暴力、色情等当做娱乐内容的一部分,也不应以博眼球、争夺点击量作为唯一的标准。笔者在浏览“15秒”APP的页面时,在“笑画”的分类中看到了两则短视频。一则名为《清纯妹子问路衣服突然掉落》,另一则名为《泰国变态重口味节目》。第一则视频虽然视频中女生全裸的镜头上也加了马赛克,但是笔者认为新华社的“15秒”APP不应出现此类视频,原因有两点:1、新华社作为权威新闻媒体,此类虽然出现在了“笑画”版块中,但视频最开始很明显说明了是恶搞视频,笔者认为应当慎重考虑此类恶搞视频是否能够被认为是搞笑视频的一部分。2、“15秒”APP宣传口号是:遇见15秒,秒秒有价值,但“笑画”中出现的视频能够带来的价值是什么?另一则视频则是泰国节目中,让女生头顶玻璃盆,主持人向盆里倒入大量蛆虫。笔者认为此类视频超出了搞笑的范围,作为新华社的“15秒”超短新闻视频客户端,此类视频应当被慎重考虑。
由于移动短视频传播速度极快,因此一旦视频中含有色情、暴力的元素,投放在社交媒体中的短视频会造成严重影响。例如2015年7月14日的优衣库不雅视频,仅上传几分钟,就立即在网络上传播开,纵然短视频平台较快屏蔽了链接,但在网络上仍残留着不少的种子文件。
(四)视频投放策略应充分考虑平台属性
因此,在我国短视频新闻的投放中,应明确不同媒体、不同平台之间的特点,用户群体、用户偏好、平台定位等等方面,不能只做视频搬运工,而应当做视频的精加工。
四、移动短视频未来发展趋势
(一)高清晰度、高质量短视频是未来短视频发展方向
对国内大多数的移动短视频来说,未来更多需要的是高清晰度、高品质的视频内容,但如何让大多数以UGC为主要使用对象的移动短视频应用工具发布更多高清晰度、高品质的视频内容,是否需要专业媒体工作者踏入到短视频应用工具的行列来制作创意视频?这是目前国内移动短视频应用工具面对的一个难题。
(二)动画视频,创新单一短视频模式
原有的短视频通过视频剪辑、后期美化制作而成,但对于一些新闻短视频来说,原有的单一视频模式并不能满足大众需求,要想寻求差异化,媒体移动短视频生产者需要找寻更具有创意的方式呈现新闻。因此动画视频成为一种新的视频模式,以动画的轻松感缓解新闻视频的严肃感,同时动画中能够以图片、文字等形式清晰提炼视频核心内容,或对专有名词进行讲解,这都会增加短视频中的信息量。
(三)更加注重UGC短视频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五、小结
尽管短视频受时长所限,内容会较传统长视频有所减少,但值得肯定的是,伴随着4G的提速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带有移动互联网“短、平、快”信息特点的移动短视频将是未来新闻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重新定义了视频传播与影视表达的“语言规则”,将视频的单位从分钟变为秒,开启了视频的“读秒时代”。
3D动画的出现、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也会为移动短视频提供全新的呈现方式。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移动短视频的发展所面临的内容监管、UGC原创质量的提升,以及短视频制作者自身的媒介素养等等问题,也需要发展中不断地予以解决。对于我国移动短视频的发展来说,如何在学习国外短视频制作经验的同时,结合国内大环境、移动短视频市场、用户群体、媒介使用习惯等等方面,对我国移动短视频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