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武书连主持的《2013中国大学评价》课题,于2012年11月结稿。中国统计出版社当年12月出版发行了武书连主编的《挑大学选专业--2013高考志愿填报指南》。这是中国统计出版社连续第12年出版发行这部深受考生和考生家长欢迎、并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力的高考志愿填报参
高考奖励性加分项目不是简单的取消,而是改革。取消加分后,这些奖励项目纳入到了高校自主招生和综合素质评价录取的改革之中,进一步引导学生重视个性和特长培养。对于高考加分,很多人都不陌生,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都是加分项目。而在不久前
6月13日,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以下简称广以)2024年本科招生媒体说明会在广州举行。记者获悉,今年,广以拟在去年招生总计划的基础上扩招110人,全国招生人数达550人,其中广东计划招生275人,比去年增加55人。会上,广东教育考试院有关领导就2024年广东高考志愿填报政策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方法指导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12月5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部署,教育部已经完成制定考试招生总体方案,即将面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之后,修改完善,印发实施。针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
目标任务:高考综合改革稳妥推进。高考内容改革不断深化,艺术体育等特殊类型招生进一步规范。中考招生录取综合改革试点落地省份在省域范围全面推进招生录取综合改革。工作措施:指导河北等八省市借鉴改革试点省份经验,制定考试和录取方案,开展模拟演练,稳妥做好招生录取工作,确保新高考平稳落地。深化高考内容
最近,剑桥大学认可中国高考成绩的消息广为流传,不少媒体进行了报道,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此时正值我国多个省份推行高考综合改革,自然而然引发了一些比较,同时也给我们的高校带来一定压力。如何应对优质生源的国际化竞争,是我国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甚至高校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改革迫切需要考虑的一件急事和大事
不久前,上海市教委公布了《2015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根据该方案,22所上海市属高校参加春季招生,计划招生1640人,每名考生可填报两所院校志愿,每校可填报3个志愿。上海市教委新闻办表示,2015年春季高考将探索一名考生同时被两所高校录取的招生模式。在笔者看来,这是上海
今天,部分学校的研考初试成绩,已经放榜!学子们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图丨今日微博热搜知道成绩后,还需等待学校的复试分数线,才离“成为研究生”的身份更近一步。青塔整理了此前发布22考研报名人数(分具体专业)的高校数据。虽然还未出线,但一些考生注定是难上岸了。杭师大的心理学、深大的新闻与传播、工商管理、教育
历经5年去“筹”获得“招生证”,南方科技大学近日又被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4月27日,南科大校长朱清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首次透露该校2012年拟从全国招录学生180人,高考成绩将以40%比重记入总成绩。朱清时还向记者表示,这一方案还有待上级批准。如果南科大的方案得到批准,那么,就将建立起基
《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征求意见稿)公布。在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北京市提出“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学生校际转学制度”,格外引人注目。被一所大学录取,不管你对大学有多不满,对其教育教学有多不适应,摆在眼前的路只有两条——要么选择退学重新高考
6月14日,在东南大学完成该校自主招生测试笔试的考生和家长一起听取专业介绍。6月14日,两名江西籍考生拉着行李箱进入中国传媒大学考点。6月13日,直到走出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笔试考场,北京考生罗知白紧张的心情才稍稍有些放松。就在前一天,他还坐在清华自主招生的笔试考场上,以机考形
不久前,北京新科状元熊轩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上好学校,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生在北京,在教育资源上享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番“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的大实话不知道扎了多少人的心。当农村孩子将高考视作“逆天改命”,城市孩子的父母早已提出了“赢在子宫”,这一情形着实让人心
2月24日在京举办的热点问题形势报告会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教育的几大热点问题作了一一阐述。学前教育是否该算入义务教育曾在社会上引起热议。袁贵仁明确表态:学前教育不是义务教育,需要建立健全政府投入、社会举办者投入和家庭合理负担的投入机制。最近社会上关于高考改革的呼声从未停歇,甚
2021年考研国家线发布。3月12日,教育部公布《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国家分数线)。根据《202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招生单位要在国家分数线基础上,自主确定并公布本单位各专业考生进入复试的要求。近日,教育部召开会议,对做好2021年全
这两天,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出炉。对于等得心焦的考生来说,要在两三天内完成的志愿填报,成为横在他们和大学校门之间的最后一道关卡。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29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参照往年录取率,九成左右考生会进入本专科,开始人生新阶段。报志愿是个技术活儿。从教育部到各地方、学
2023年全国高考平稳顺利结束,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近日,教育部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作出部署,要求各地各高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严格规范管理,全力维护高校招生录取公平公正。教育部要求,坚持正确教育评价导向,严格规范做好高考成绩发布工作,引导考生树立正
随着各省份考生分数和分数线的公布,2018年高考徐徐落幕,只剩高校和考生在为招生、填报志愿和录取而忙碌。但很快高考将不再是2018年的舆论热点,直到明年高考的来临。然而,在2018年的高考日渐淡出人们视线之际,笔者却想说几句多余的话。毫不夸张,对中国广大普通老百姓而言,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试
近年来,由于我国高校招生录取制度尚不完善,出现了高校新生“录取不报到”的现象。而且这种不报到的新生群体逐年增大,从研究型大学到职技类高职高专院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新建本科与高职高专院校更为突出。对此,有关部门出台了政策:从2009年起,如果被高校按志愿录取但不入学报到,将作为
新闻回放一份针对6所高校化学化工类专业近2000名学生的调查显示,46%的学生希望转到其他专业学习,只有半数学生将兴趣作为选报化学化工类专业的首要因素,还有很多学生认为化学化工专业危险、有害、工作环境差。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专业,却在专业人才培养环节遇冷。化学化工专业遇冷
12月19日,香港大学公布2008年内地招生计划。明年港大计划招收250—300名内地高中生,奖学金投放总额达900万港币,医学院首次接受内地高考生报名。最高奖学金每年14万港大中国事务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明年港大将拨款900万港币设立入学奖学金,颁发各科成绩突出的内地学生,每人每年最多可获得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