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小”洞察一既要赚的多,又要更健康
3.“小”洞察一贵可以,但也得有品质
4.“小”洞察一品牌忠诚度较高,更加认同道德品牌
5.“小”洞察一追求食品所带来的情感体验
6.“小”洞察一鄙视链无处不在
7.“小”洞察一现实的压力带来理性消费
中产阶层一返璞归真的优质生活
1.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驱动新产品创新:
2002年,中共十六大第一次提出“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随后中产阶级的这个词的使用频率开始增加。清华大学李强教授指出中产阶级或是中间阶层通常由白领阶层组成,是管理者、技术人员、办公室人员等脑力劳动者。可见中产阶级主要是指靠工资及薪金谋生的人群,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备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同时具有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追求生活质量。国家统计局将中等收入群体界定为家庭年可支配收入为9万元至45万元人民币。近些年这部分人群由于增长迅猛且收入较高,有望催生大量中高端消费品需求,推动新消费升级。
2.此部分中使用以下定义:
高涨的房价、较快的知识换代速度等都在不断冲击着中产阶级价值观。我们根据可支配收入来对中产阶级内部的财富进行一个划分,可以看到在广义的中产定义内部也存在着阶层的划分。
鉴于经济形势的、政策的变动,主要靠薪水维持生计的中产阶级仍然缺乏经济层面的安全感。
尤其当子女教育、父母养老等问题接踵而至时,不少中产阶级感叹压力重重,时刻警惕以避免阶层滑落。
随着中产人群自身的生存压力提升,以及媒体信息的广泛传播,中产人群对于食品安全性的看重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鉴于中产阶级拥有更高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追求更加营养健康的产品是越来越多中产的需求。
购买有机绿色食品:根据《数据创造者》报告反映的数据,超九成一二线城市消费者表示平时会购买绿色/有机食品,其中有32%会经常购买。高家庭收入消费者购买频率明显高于较低家庭收入的消费者,并且愿意为购买绿色/有机食物多支付价格。
中产人群敢于消费价格高于自身日常消费能力的产品,而食品是较为容易实现的载体。因此,中产人群对于食品的消费会更加宽松,但同时也更看重产品背后的品质和服务。
2017年,小罐茶拿下了11亿元年销售额,主要消费人群是中高层商务人士。小包装茶以高品质为核心卖点,用严苛的标准进行采摘、工艺、包装。譬如小罐茶中的普洱熟茶,选用的就是西双版纳核心产区百年以上古树的春茶原料。
中产人群对于品牌具有较高忠诚度。而来自于西方的”道德“品牌观念也开始逐渐影响了中国消费者的消费品牌认知。
品牌不仅意味着产品的差异性,更是品质的保障。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消费者与市场研究中心在调查中发现,中产阶级人群对更加认可和相信品牌的作用。
道德品牌是指品牌产品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更加注重贯彻环保和低碳的理念。中产阶级相对于其他人群,更加愿意购买道德品牌,体现出中产阶级开始在意产品的生产过程、品牌形象以及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企业品牌的打造有更高要求。
在食品消费领域,中产人群的消费更加宽松,除了基础的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更加看重食品背后的情感体验及身份认同。
中产阶级对于食品品质的追求不仅体现在安全和营养健康,还愈加注重情感体验,一方面看重追求“身份”的情感体验,另一方面还看重满足内在自我的情感体验。
高档的日式餐厅以更精致、新鲜的食材和更有格调的就餐环境赢得了越来越多中产积极的喜爱。
由于中产阶层内部的财富差距存在,中产内部也形成了鄙视链。在消费较容易差异化的食品领域,这一现象更为明显。
中产阶级内部的财富分化导致其在消费上同样有分化的趋势,并且逐渐形成价值判断,在教育、生活起居等方面表现尤为明显,在食品领域同样也存在鄙视链的消费心态。
饮食鄙视链:有机食品>素食主义>肉食主义
吃肉不上档次这个观点古人早就有,所谓“肉食者鄙”。现在消费升级告诉我们食物的第一要义不是果腹,作为一盘食物,它得高颜值、低热量、绿色有机......如果你还停留在“要是今天中午吃不到刚从日本空运过来的金枪鱼刺身,这顿饭还有什么意义呢”的境界,那就是拖了中产阶级的后腿——灵魂的香气从吃草中来!
点击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可查看完整的《中国食品消费趋势及创新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