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
中国建设报社主办
老旧小区停车乱、停车难不仅给居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也影响着小区的正常秩序。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通过精细管理,运用智慧停车技术,挖掘空间潜力、整合周边资源,破解了停车难题。
小区停车“顽疾”
难题1:车位乱搭乱建、车辆乱停乱放
在绿化带上铺设水泥,安装地锁,一个车位就形成了,看起来就像在绿化带上打了一个补丁。四川省成都市福宁路8号小区建于1999年,由于没有规划停车位,居民便“圈地停车”,把公共区域变成私人停车位。“你装我也装!”小区内地锁“争相疯长”。在北京市石景山区金顶街四区,路面上地锁泛滥。消防通道边缘、快递柜前的空地、绿化带,甚至是人行道也难以逃脱地锁的覆盖。本就不宽阔的小区公共区域被随处停靠的私家车和地锁分割得体无完肤。
地锁、锥形帽、汽车轮胎、板凳、石块,为了有地停车,这些物品成为部分车主占车位的“神器”。在上海市杨浦区国和二村小区,因为没有设计停车位,车辆只能停放在小区划线道路上。目前小区共有车位800个左右,而早在2019年,居民私家车停车登记数量便已超930辆,车位严重饱和。“停车位经常被椅子、沙发、电动车、自行车等各类物品占据,想要不占位找到停车位十分困难。”“眼巴巴看着空位,就是停不了。”小区居民对此颇为无奈。这些占位的物品不仅让小区停车位“停有虚席”、加剧车位紧缺问题,还成为了居民行路安全的“拦路虎”与小区环境提升的“绊脚石”。
难题2:开放式小区成免费停车场
在开放式老旧小区里,外来车辆的闯入,让小区停车难问题雪上加霜。“车辆停得横七竖八,有些甚至还堵住了居民楼的出口。”在广东省江门市蓬江区东成社区,停放着不少的外来车辆。外来车辆不仅扰乱了小区的停车秩序,还增加了小区的安全风险。
“停车太难了,一半车辆都是外边进来的。”天津市文静里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为开放式小区,周边有写字楼和几栋没有停车位的公寓,许多外来车辆进入该小区寻求免费停车位。因为停车问题,小区里摩擦不断。小区道路两侧停满了车辆,中间留出的一条过道仅能容纳一辆普通小型轿车缓慢通过。
“有时车辆会停在巷子正中,把消防通道堵死。万一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红旗新村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一个无物业管理的开放式小区。因为没有规划停车位,道路两旁和楼栋缝隙便成为了居民的停车场地。这些边角空间,满足小区居民的停车需求还勉强可行,但外来车辆加入后便显得捉襟见肘了。小区周边有区政府、区行政服务中心、陈景润实验小学等公共场所,外来人员较多。因为马路次干道一侧的停车位有限,来附近办事的外来车辆常常溜进红旗新村“蹭车位”,有时还会占据小区的消防通道。
破解停车难题
方法1:盘活边角地、新建立体停车库,挖掘空间潜力
优化小区布局,整合零碎空间,重新规划车位;新建立体停车库,向“上”要空间,“挤”出停车位。不少老旧小区通过挖掘空间潜力,不断减轻“车多位少”的难题与矛盾。
“我在小区住这么多年了,真没想到还能在路边挤出这么多车位。”北京市石景山区永乐东小区通过盘活边角地、空闲地,新增70多个停车位。在小区里,一条道路的中央立着两根灯杆,将原本宽阔的路面一分为二。改造后,两根灯杆被挪走,道路宽了,一侧还划上了停车线,增加了十几个车位。小区68号楼南侧的一片空地上堆放着各种杂物,不仅影响环境,还浪费空间。如今这一片空地被改造成为多个干净整洁的停车位。
“有了这个车库之后,开车出门再也不担心回来之后没地方停车了。”1个月建成、占地面积小、无噪音、车辆从最高处下落至地面仅需一分钟……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晨曦小区建设了一座7层24个停车位的垂直循环立体停车库,有效缓解了小区停车位稀缺的问题。
从机关事业单位到医疗卫生场所,从大型商超到背街小巷……为缓解老旧小区车位紧张,公共场所限时向市民提供停车服务,解决了时段性、区域性停车难题,盘活了闲置的停车位资源。
方法3:加强外来车辆进出管理
安装道闸、设置岗亭,增加外来车辆的进入门槛,是开放式小区解决停车难题的锦囊妙计。
在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的一个开放式老旧小区,29栋房屋里居住着1400多户居民。此外,小区周边还有1所小学、350多家小商店,公共场所较为集中。“车一开出去,就担心回来找不到车位。”小区居民说。因为小区停车位不足,外来车辆过多,居民常常沿街无序停车,私划停车线、占车位等违停、乱停现象十分常见。后来,社区工作人员全面整治了车辆占道、占位现象,腾出了186个车位。为了解决外来车辆挤占停车位的问题,小区还重新规划了6个进出口,实现了单向微循环。安装道闸、设置岗亭,聘请小区下岗及生活困难人员24小时值守。改造后,小区车辆有地儿停了,停车秩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方法4:打出智慧停车“组合拳”
空余车位网上查询、停车费智慧支付、闲置车位共享使用……随着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老旧小区迎来了停车管理的智慧升级。
山东省潍坊市华银巷附近有多个小区,路边商铺林立,外来车辆较多,各种停车问题层出不穷。“智慧停车位建好后,巷子里乱停乱放的现象少多了。”小区居民说。扫码付费、即停即走。智慧停车位按照前15分钟免费、15分钟后每30分钟1元的价格收费,若在当天19:00到次日7:00时段内停车则最高收取2元。智慧停车位投入后,随意乱停、长期占道等现象得到有效缓解,车位的周转率提高了,居民停车也更方便了。
经过多次改造,浙江省杭州市仓基新村小区里已经没有可以被挖掘的停车空间。为了继续深化停车位改造,小区所在街道通过技术创新驱动精细化管理,让车位“活起来”“多起来”。仓基新村小区引进一套“智慧停车管理系统”,通过安装智慧化道闸,可以与附近21个小区共享车位数据。每个小区的车流量、剩余车位等信息在停车数据监测中心的大屏幕上一目了然。仓基新村小区停满了,根据数据将车辆分流到附近的其他小区。
河南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态势
2024-11-1811:10:22
近日,记者从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一揽子增量政策叠加河南房地产二十条配套措施“组合拳”初见成效,全省房地产市场呈现止跌回稳态势。房管部门网签数据显示,10月,全省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0.92%、环比增长22.52%。
独家访谈|城中村改造加速落地为“止跌回稳”再助力
2024-11-1619:12:13
在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政策作用下,房地产市场在10月份出现了明显的积极变化——国家统计局11月15日发布的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显示,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降幅收窄或转涨、同比降幅趋稳,房地产市场进一步改善。
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
2024-11-1510:35:52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加快落实增量政策措施要求,进一步做好城中村改造工作,推动符合条件的项目尽快启动实施。
直播预告|江苏省智能建造交流观摩直播
2024-11-1419:36:56
保护“绿色文物”留住乡愁记忆
2024-11-1410:34:52
古树名木历经风云变幻,阅尽世间沧桑,它们是活着的历史,构成了独具魅力的春城形象。周恩来总理亲手种下的油橄榄、海埂公园连绵数里的百年桉树群、金殿公园内400余年树龄的紫薇……云南省昆明市古树名木资源丰富,保存着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的各类古树名木。目前全市共有古树约5.49万株、古树群147个,涉及58科、140属、约270种。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环卫现代化2024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年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