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维修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定子线圈拆除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机定子的线圈缠绕在定子槽上,众多定子槽沿着定子的圆周分布。因此,定子线圈缠绕在定子槽上在定子的两端皆外露一定长度的闭合漆包线线圈端头。
电动机定子线圈返修时,用錾子把线圈一端錾掉,再把槽楔去掉,最后把旧的漆包线拔出,或者用扁铁硬把线圈打出来,再清槽。由于定子槽数量众多,每槽皆需要这样做,一个人拆一台电机耗时长,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拆除定子线圈,耗时耗力的缺陷,提供一种定子线圈拆除装置及线圈拆除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定子线圈拆除装置,包括用于穿入绕组露出铁芯部分的连接部分的顶件、外模、内模、驱动机构;
所述外模为筒状结构;所述内模与定子内腔相匹配;
定子放置在外模上,使定子的铁芯的底端限位在外模的上端面,铁芯底端露出的绕组及顶件处于外模内腔,然后将内模放置在定子内腔后,并被顶件限位在定子内腔内;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内模向下运动,内模带动顶件向下运动,顶件带动线圈从铁芯中抽离。
优选的,所述外模的上端面具有限位台阶,铁芯限位在台阶内。
优选的,所述顶件包括至少两根顶杆交叉组成。
优选的,所述内模为与定子内腔相匹配的圆柱体。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定子线圈拆除方法,使用上述的拆除装置进行线圈拆除;包括以下步骤:
1)先将定子一端的绕组切断;
2)在定子的另一端,用至少两根顶杆交叉穿入绕组露出铁芯部分的连接部分;
3)将定子放置在外模上,使铁芯的底端限位在外模的台阶内;
4)将内模放置在定子内腔;
5)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内模向下运动,内模带动顶件向下运动,从而将线圈从铁芯中抽离。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结构简单,拆除效率高,适应于各种型号的定子。通过内、外模及顶件的配合,实现对绕组一次性拆除。且由于外模台阶的限位作用,不会损伤铁芯,以及在线圈抽离过程中,铁芯限位在台阶内,不会发生偏斜,以保证装置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顶件穿入绕组后的定子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一种定子线圈拆除装置,包括用于穿入绕组52露出铁芯51部分的连接部分的顶件1、外模2、内模3、驱动机构4;
外模2为筒状结构;内模3与定子内腔相匹配;
定子5放置在外模2上,使定子5的铁芯51的底端限位在外模2的上端面,铁芯51底端露出的绕组52及顶件1处于外模2内腔,然后将内模3放置在定子5内腔后,并被顶件1限位在定子5内腔内;启动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驱动内模3向下运动,内模3带动顶件1向下运动,顶件1带动线圈从铁芯51中抽离。
外模2的上端面具有限位台阶21,铁芯51限位在台阶21内。
顶件1包括至少两根顶杆11交叉组成。
内模3为与定子5内腔相匹配的圆柱体。
实施例2
一种定子5线圈拆除方法,使用实施例1中的的拆除装置进行线圈拆除;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先将定子5一端的绕组52切断;
步骤2.在定子5的另一端,用至少两根顶杆交叉穿入绕组52露出铁芯51部分的连接部分;
步骤3.将定子5放置在外模2上,使铁芯51的底端限位在外模2的台阶内;
步骤4.将内模3放置在定子5内腔;
步骤5.启动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驱动内模3向下运动,内模3带动顶件1向下运动,从而将线圈从铁芯51中抽离。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