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医护人员面对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可能会出现各种心理问题;很多家长担忧孩子的学习因疫情被耽搁,产生了焦虑情绪;部分居民因为恐慌,身体一出现不适就觉得自己“中招”……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每个人都可能产生焦虑和恐惧,这场疫情给大众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压力。
归去桃花源心理辅导中心的咨询师在留验点留下身影
工作人员为留验点临时设置的心理咨询室贴上引导牌
优乐意公益发展中心分配咨询师力量开展咨询服务
亚太EAP心理咨询师开展心理疏导服务
心理服务热线接线员在线提供心理疏导
上海长宁区辖区内座落有虹桥国际机场,是防控新冠肺炎疫情输入战“疫”的最前线。作为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先行先试城区,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卫健委的支持下,长宁区针对民众在疫情中会表现出的担忧、恐惧、悲伤和愤怒等负面情绪,充分发挥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用,积极组织指导区域各社会心理服务专业团队,依托区、街镇、居民区三级网络平台,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向广大居民群众宣传科学知识,传授心理技巧,回应各方关切,在做好医疗防控的同时做好心理防控,为疫情医疗防控提供全方位的心理支持,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公众情绪稳定,将疫情造成的心理创伤降到最低,有效促进疫情医疗防控各项工作措施高效落地。
建起“心防之墙”:我将来要走的路更清晰了
大年初七的深夜,长宁心理服务公益热线80110808接到了一位高三男生帅帅(化名)的来电。“我对现在的状态感到担心和焦虑,我管不住自己,做作业经常分心,疫情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帅帅说,自己的假期作业才完成过半,疫情延长了假期,但是老师又布置了新的作业,自己在家做作业效率特别低,更不要说对学习内容进行系统化的复习了。家人对帅帅的“散养式”教育,并不能排解他的压力,想到几个月后就要面临高考,帅帅的无力感越来越强,感觉非常痛苦。
南南(化名)和父母疫情期间在家休息,有一次,南南因为吃了过多的食物引起胃部不适,感到呼吸不顺畅,之后他就开始害怕自己得了新冠肺炎。因为疫情原因南南的父母不敢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眼看孩子的焦虑逐渐加深,父母无奈之下拨打了长宁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的24小时服务热线。心理咨询师帮助南南和他父母采用呼吸放松的方法,产生了一定效果,但孩子的焦虑依然存在,每天洗手的频率过多,体温一有变化,就会紧张,害怕沾染家人的唾液,南南存在持续性的焦虑症状。咨询师又进一步建议南南父母找一些官方的关于如何做好疫情期间卫生防护的信息,跟孩子一起看,给孩子做一个自我保护的正确引导,消除孩子的错误认知。
送上“长宁关怀”:我要亲手写下感谢和祝福
3月17日,上海调整境外返沪人员隔离观察措施,新增核酸检测环节,各区统一将旅客送至“临时集中留验点”完成核酸检测。等待核酸检验结果一般需要6-8小时左右,许多旅客经历了长途飞行体力透支,情绪也跟着低落。为了消除旅客因等待而产生的负面情绪,长宁区将关口前移,把专业心理咨询师请到了留验点。在3月18日留验点设立的第二天,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区卫健委联手向长期合作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招募志愿者,9家服务机构的20余名心理咨询师踊跃报名,他们都具有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大部分还精通英语、日语等外语。咨询师们除了协助医疗点做好采集样本贴标签、登记旅客信息、向旅客说明检测流程等工作之外,最重要的是为他们进行情绪疏导,确保现场气氛和谐、环境稳定,防范突发事件发生。
一位中国籍回国女士是癌症重症病人,刚做了癌症手术。由于转机比较辛苦,一直抱怨自己又冷又饿又累,埋怨环境差,情绪和态度不太友善。刘博士心理咨询阳光工作室的咨询师吴曼菁了解情况后,及时安抚她的情绪开展心理疏导,对于没有亲人在身边的孤独感表达了同理心:“坚持一下就能回家了,你看这么多人陪着你,我们都是你的家人。”吴曼菁一边安慰,一边给她拿需要的东西,直到女士身体状态和情绪都逐渐好转。最后吴曼菁还帮她提行李并送她上车,女士最后开心地离开了。
“平安的背后都有人在负重前行,感恩那些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我们将以他们为榜样,做好他们的助手,不仅给予留验点的旅客,也应该给予他们强大的心理支持。”白玉兰开心家园家庭服务社社长赵红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