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一男子确诊狂犬病3日后死亡”冲上了热搜。
据媒体报道称,2024年3月27日晚,一位48岁患者前往杭州某医院求医。他在就诊时坐卧不宁,情绪非常不稳定。据患者口述,已经持续发了几天低烧,而且胸闷口渴,可是又很惧怕喝水。
医生依据他的症状和口述病情,初步判断其感染了狂犬病毒。而男子对此却矢口否认,不过随后的检测结果证明了男子体内确有狂犬病毒。三日后,男子不幸离世。男子的妻子表示,几年前他被狗咬过。
对于此事,网友们议论纷纷。
也有人认为,小时候没少被猫抓伤,从来没打过什么疫苗,可能我运气好吧。
还有人认为,必须规范养狗,严惩乱放狗只自由游荡!
生活中,很多人对于狂犬病的认知存在很多误区。有人错把狂犬病当成发烧感冒,甚至误以为被狗咬上伤后,将狗毛焚烧后贴在伤口就可以治疗和预防。由此可见,必须加强对于狂犬病的了解,才能有效预防伤害。
狂犬病可以治疗吗?
狂犬病会有哪些症状?
狂犬病毒主要通过被感染动物的咬伤传播给人类。它在人体内会迅速繁殖并扩散,导致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恐惧、焦虑等。随着病情的恶化,会出现肌肉痉挛、呼吸困难、喉头痉挛等症状,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烧狗毛可以预防狂犬病吗?
在有些农村,一旦有人不幸被狗咬伤,就会有人推荐一个偏方:那就是抓住咬人的狗,然后剪掉它身上的毛并烧成灰,最后将其涂抹在患者的伤口上。据老人口口相传,说这样做可以治疗被狗咬伤。
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迷信而且有害的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证明,这样做可以治疗被狗咬伤,更无法起到预防狂犬病的作用。狂犬疫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疫苗,可以有效地预防狂犬病的发生。
狂犬病的潜伏期到底有多长?
如果被狗咬后,没有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将会引发严重后果甚至是导致人死亡。几年前被狗咬伤,现在才发病,实在是骇人听闻。男子的经历引发了人们和医学界对于狂犬病的思考,狂犬病的潜伏期到底有多长?
被狗咬上后该如何处理?
当不慎被猫狗抓伤或咬伤时,你需要立刻将伤口置于流动水下,用肥皂轻柔地清洗,这个过程至少要持续十五分钟。清洗过后,再用碘伏轻轻涂抹在伤口上,为其披上一层防护的盔甲,防止感染的侵袭。
切莫在伤口上随意涂抹止血药物或轻信偏方,更不可草率地用创可贴和纱布自行包扎,以免为伤口感染埋下隐患。此时此刻,应迅速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遵医嘱接种狂犬疫苗,为自身健康保驾护航。
那么,从法律角度如何评价此事呢?
1、如果男子被狗咬伤,谁该承担赔偿责任呢?
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所以,如果男子被狗咬伤后,除非是自身对于损害的发生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错,否则都应由狗主人或者狗的管理者承担赔偿责任。比如说,狗主人没有拴狗绳的,狗主人违规饲养烈性狗的等等。
2、如果男子当时已经和狗主人协商解决,现在还能要求其赔偿吗?
从诚信原则来说,事发后已经就此事达成了协议,如果不存在胁迫或者欺诈等情形的话,涉事双方就应当依据该协议履行。不过,如果当时无法预见到会发生这么严重的后果,继续履行原协议有失公平的话,也可以起诉要求撤销或变更。
如果狗主人当时赔了钱,而男子自己因为心存侥幸或者大意没有去打疫苗,那么就后面扩大的损失部分,男子只能自负其责了。
除了狂犬疫苗外,还有其他一些预防狂犬病的方法。例如,加强家养动物的管理,定期为宠物接种疫苗,避免与流浪动物接触等。此外,对于经常接触动物的人群,如兽医、动物饲养员等,也应该加强个人防护,避免被咬伤。
此事再度引发了爱狗人士和反狗人士的争论。爱狗人士认为,对于咬伤人致使其感染狂犬病毒的狗狗来说,它们自身也是受害者,不能将其归咎于狗。而反狗人士则认为,如果不养狗,怎么会有狂犬病呢?对此,您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