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一份生命火种在昆明完成传递。来自开远的白先生历经5个多小时,成功采集200毫升造血干细胞,成为云南省第43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很快,他的“生命火种”将从昆明出发,为远方一名5岁的小女孩点燃生命希望。与珍贵造血干细胞一同送出的,还有白先生一家对小患者“未来可期”的诚挚祝福。
今年42岁的白先生家住开远,是云天化集团的一名普通员工。时光回到十年前的2014年,有两件事即将影响白先生的一生。一是在2014年,白先生经过党组织的严格推选考核,正式宣誓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就在同年,白先生与另外两名同事走在路上,无意间注意到红十字会宣传加入中华骨髓库的红色布标。“看到宣传,我和同事们就约着去了医院采集血样,3人一起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白先生说。
就因为十年前“人群中多看的一眼”,白先生在造血干细胞资料库中留下了生命“火种”。时光芿苒,沉睡十年的“火种”中被唤醒,即将点燃一个新生的希望。
捐赠前,白先生受到了患儿家属手书的感谢信,信中反复表达对白先生的感激之情,“扛白一路走来,孩子曾经是不幸的,化疗又复发,在骨髓库寻找匹配着遭遇两次拒绝……感谢您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的孩子有重生的机会,您的善良和大爱让我们无比感激……”
白先生一家把信一字一句细细看过,又小心收好。看到那么多感谢,他只说这是自己应该做的。“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几十万甚至几百万分之一,这也是一种缘分。我是一名党员,更是为人父母,我们小女儿和患病的小朋友一边大,看到她受病痛折磨我们也很揪心,能够有机会挽救她的生命我们都特别高兴。”
在给患儿的回信中,白先生一家写到:“在如此渺茫的概率中,命运奇迹般地把我们串连到一起,从此我们就是血脉相连的亲人了……愿你此后乐观豁达,经得住成长路上的碰撞……生命的前程一定会充满阳光。”随信送出的还有白先生一家精心准备的两件礼物,一个是女儿们精心挑选的兔子小摆件,另一件则是一幅写有“未来可期”的书法作品,寄托着白先生一家人对小患者最真挚而饱满的祝愿。
值得一提的是,白先生这次捐献还得到了工作单位云天化集团的大力支持。“我们是白老师来请假才得知他即将要做一件这么了不起的事情。”全程陪同的同事小何说,“白老师的举措特别感染我们,好几个同事都约着也要加入,成为捐赠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
“近年来,云南造血干细胞捐赠配型成功率逐年增加,且呈现出入库质量提高、流失率降低的良好态势。”云南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对于急需造血干细胞治病的血液病患者来说,每多一个志愿者加入,获得匹配的机会就会增加一些,也会多一分重生的希望。希望能有更多人加入到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队伍中来,挽救更多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昆明信息港记者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