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小雅18911173420词条创建成功03:52:31
爱德华·蒙克
美术人物
词条统计
浏览次数:37812最近更新:2024-11-20创建者:词条编辑
爱德华·蒙克(EdvardMunch,1863年12月12日-1944年1月23日),挪威表现主义画家、版画家。他对心理苦闷的强烈的、呼唤式的处理手法对20世纪初德国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
生平
童年
蒙克,1863年12月12日出生于挪威雷登(Lten)军医家庭,家中有5个孩子,他排行第二,在克里斯蒂安尼亚(现在的奥斯陆)长大。是画家雅各布·蒙克(JacobMunch)和历史学家彼得·安德烈·蒙克(PeterAndreasMunch)的亲戚。蒙克的母亲劳拉(LauraCathrineBjlstad)在1868年死于肺结核,母亲过世后年幼的蒙克由父亲单独抚养。其父患有精神疾病,他向孩子们灌输了对地狱根深蒂固的恐惧观念,他一再告诉孩子,如果他们在任何情况下以任何方式犯罪,就会注定被投入地狱,没有任何宽恕的机会。
父亲在蒙克青年期去世(1889年),另一个兄弟和蒙克最喜欢的姐姐苏菲在1877年也死了。蒙克的一个妹妹在小时候就被诊断出患有精神病,蒙克自己也是体弱多病。在五个兄弟姐妹中,只有兄弟安德烈结过婚,但婚后不过数月也过世了。眼见双亲和手足接二连三地死去,严重打击了蒙克的精神与情绪,接踵而至的悲伤对其是深度的精神折磨。因此,死亡烙印在他年轻而敏感的心灵深处,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蒙克的作品呈现压抑且悲观的原因。蒙克在晚年说道:“病魔、疯狂和死亡是围绕我摇篮的天使,且持续的伴随我一生。”
青年时期
1879年,蒙克为了成为工程师而进入工学院念书。然而身体的健康不断出现问题,让他中断了学业。1880年蒙克为了成为画家而离开工学院。隔年他考进了奥斯陆皇家艺术和设计学院,他的老师是雕刻家朱利厄斯·米德尔顿(JuliusMiddelthun),以及自然主义画家克里斯蒂安·克罗格(ChristianKrohg)。
1885年蒙克前往巴黎,他的作品也展现了自法国画家处所受到的影响。一开始是印象派,接着是后期印象派,然后是新艺术造型。蒙克的绘画尽管风格上是以后期印象派为主,但在主题上却是象征派,其绘画内容在于刻画内心世界,而不是外在现实。
1909年,蒙克回到家乡挪威,更多地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兴趣,他的作品变得更富于色彩,减少了悲观的成分。在纳粹统治期间,蒙克的作品被贴上了“颓废艺术”的标签,从德国的各个美术馆被撤了下来。这对反纳粹主义的蒙克来说是很伤心的,因为他把德国看作第二祖国。
晚年
蒙克在过完80岁生日后一个月的1944年1月23日,于奥斯陆附近的艾可利(Ekely)与世长辞。他捐赠了1000幅油画、15400张版画,4500件素描和水彩画,还有6件雕刻作品给予奥斯陆当局。为了纪念蒙克,当局建造了“蒙克美术馆”(位于Tyen)。蒙克美术馆是全世界收藏蒙克作品为数最多的美术馆。
位于奥斯陆的国立艺术画廊,收藏了蒙克的一些油画作品。奥斯陆“大陆酒店”(HotelContinental)里的“Dagligstuen”酒吧则藏有不少蒙克的版画精品。
蒙克多以生命、死亡、恋爱、恐怖和寂寞等为题材,用对比强烈的线条、色块、简洁概括夸张的造型,抒发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他的画风是德国和中欧的表现主义形成的前奏。
在蒙克的画家生涯中,他多次曾改变艺术风格。在1880年代,蒙克是自然派(比如《汉斯·耶格的肖像》)和半印象派(见《拉法耶特大街》)。1892年,蒙克树立了具个人特色的综合派原始画风(比如《忧郁》),在此色彩成为一种象征,亦是种具有承载功能的元素(比方说《呐喊》)。1890年代,蒙克倾向选择景深较浅的作画空间,他经常把画中的人物安置在前台。
蒙克所画的人物,犹如舞台剧的各个角色(就像《病室里的死亡》),很可能每种特定的姿势就代表一种特定情绪,类似于某种身体语言。由于蒙克所画的人物都承担着表现一种特定心理状态的使命(以《呐喊》为最有名),所以他创造的男人和女人不是现实的。蒙克坚称,印象派并不适合于自己的艺术。他对描写现实的任意一个断面也不感兴趣,他要描写的是那种充满了情绪内涵的,且具有巨大的传神力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蒙克殚精竭虑地构思,他的作品创造了紧张气氛。
呐喊
《呐喊》(挪威语Skrik,也译作《尖叫》,作于1893年),是蒙克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中表现人类苦闷的偶像作品,和其他作品的惯例一样,他一共画了四个不同版本的《呐喊》。蒙克在世纪之交时期创作了交响乐式的《生命的饰带》(TheFriezeofLife)系列,《呐喊》属于这个系列。这个系列涉及了生命、爱情、恐惧、死亡和忧郁等主题。
蒙克通过这些主题来表现他切身经历对生存和死亡的感受,比如《病中的孩子》(1886年,蒙克去世的姐姐苏菲的肖像画)、《病室里的死亡》(1893年)、《绝望》(1893-1894年)、《吸血鬼》(1893-1894年)、《焦躁》(1894年)、《灰烬》(1894年)、《生命之舞》(1900年),每幅画都强烈地传达画家的感觉和情绪,其描绘的对象的现实细节被简化,而情绪则被夸张,对象本身成为一种要表现的情绪的载体,虽然它们依然还是具象的。这些画具有永恒的震慑心灵的力量,在这一切的背后,观赏者还可以看见“世纪末”的景象,那种迷途的欲望深渊和无法逃脱的死亡阴影的怪圈,生命的焦躁和无奈交织在一起。
蒙克作品的惊人表现,力量是来自于对艺术家内心世界不加掩饰的忠实表达,蒙克的画是用整个心灵创作的。在1889年26岁的蒙克就写道:“我们将不再画那些在室内读报的男人和织毛线的女人,我们应该画那些活着的人。他们呼吸、有感觉、遭受痛苦并且相爱。”
生命的饰带系列
1893年12月,蒙克在柏林著名的菩提树下大街开画展。和其它作品一起,蒙克出展了题为“爱的研究系列”,由六幅画所组成。这是他此后命名为“生命的饰带”组画的起点。它包括深深地沉浸于大气的主题:《风暴》、《月光》和《星夜》。其它主题有揭示爱的阴暗面的,比如《玫瑰与阿美莉》和《吸血鬼》。《病室里的死亡》则以死亡为主题,基于蒙克对姐姐苏菲之死的回忆。在这幅画中,蒙克的全家都在,画面的焦点聚集在蒙克的背影上。1894年,“生命的饰带”加进了《焦躁》、《灰烬》、《圣母》(Madonna)和《女人三阶段》作品集。在世纪之交之际,蒙克完成了他的“生命的饰带”组画系列。
蒙克的作品有不少,其中一部分反映了当时新艺术(artnouveau)的美学思潮。1898年,蒙克专为他的大型绘画《新陈代谢》(最初名为《亚当和夏娃》)做了一个带有浮雕装饰的精致的木制框架,这显露了蒙克对“人类的堕落”神话的偏爱和他在恋爱方面的悲观哲学。《空的十字架》和《受难之地》(Golgota)都作于1900年,既反映了当时的形而上学的倾向,又是蒙克幼年时代的虔诚心的反照。“生命的饰带”的第一次完整展出是在1902年柏林分离派画展上。
摄影11
RosaMeissnerattheHotelRohninWarnemünde,1907,photograph,MunchMuseum,Oslo
Self-Portrait“àlaMarat”,1908–09,MunchMuseum,Oslo
Self-Portraitat53AmStrominWarnemünde,1907,MunchMuseum,Oslo
Self-PortraitSomewhereontheContinentI,1906,MunchMuseum,Oslo
EdvardMunchattheBeachinWarnemünde,1907,MunchMuseum,Oslo
Munchin1902,inthegardenofhispatronDr.MaxLindeinLübeck
Munchin1912
Munchin1933
Portraitat26years
PortraitofEdvardMunch1902
PortraitofEdvardMunch
自画像6
Self-PortraitinHell,1903,82cm×66cm(3214in×26in),MunchMuseum,Oslo
Self-PortraitwithaBottleofWine,1906,110cm×120cm(4314in×4714in),MunchMuseum,Oslo
Self-PortraitwithBrushes,1904,197cm×91cm(7712in×3534in),MunchMuseum,Oslo
Self-PortraitwiththeSpanishFlu,1919,oiloncanvas,150x131cm,NationalGallery(Norway)
Self-Portrait,1882,26cm×19cm(1014in×712in),MunchMuseum,Oslo
Self-Portrait.BetweentheClockandtheBed,c.1940-43,MunchMuseum,Oslo
人体画8
Madonna,1894,oiloncanvas,90cm×68cm(3512in×2634in),MunchMuseum,Oslo
DeathofMaratI1907,150x199cm,MunchMuseum,Oslo
Metabolism,1898–99,172cm×142cm(6734in×56in),MunchMuseum,Oslo
MorningYawn,1913,oiloncanvas,108×98cm,ArtMuseumsofBergen
Puberty,1894–95,oiloncanvas,151.5x110cm,NationalGallery(Norway)
TheHands,1893,oiloncanvas,91x77cm,MunchMuseum,Oslo
WeepingNude,1913–14,110cm×135cm(4314in×5314in),MunchMuseum,Oslo
WeepingWoman,1907–09,oiloncanvas,privatecollection
Anxiety,1894,94cm×74cm(37in×2914in),MunchMuseum,Oslo
Ashes,1894,oiloncanvas,120.5cm×141cm(4712in×5512in).Nasjonalgalleriet,Oslo
AttheRouletteTableinMonteCarlo,1892,74.5cm×116cm(2914in×4534in),MunchMuseum,Oslo
DeathintheSickroom,1893,134cm×160cm(5234in×63in),MunchMuseum,Oslo
DeathintheSickroom,c.1895,oiloncanvas,150cm×168cm(59in×66in),Nasjonalgalleriet,Oslo
FourGirlsinsgrdstrand,1903,87cm×111cm(3414in×4334in),MunchMuseum,Oslo
GallopingHorse,1910–12,148cm×120cm(5814in×4714in),MunchMuseum,Oslo
Golgotha,1900,oiloncanvas,MunchMuseum,Oslo
Jealousy,1907,75cm×98cm(2912in×3812in),MunchMuseum,Oslo
KissIV,1902,woodcutprintonwood,47cm×47cm(1812in×1812in),MunchMuseum,Oslo
LoveandPain(Vampire),1895,91cm×109cm(3534in×43in),MunchMuseum,Oslo
PortraitofFriedrichNietzsche,1906,ThielskaGalleriet,Stockholm
RedandWhite,1899–1900,93cm×129cm(3612in×5034in),MunchMuseum,Oslo
Separation,1896,96cm×127cm(3734in×50in),MunchMuseum,Oslo
StarryNight,1893,135.6cm×140cm(5312in×55in),J.PaulGettyMuseum
TheBrooch,EvaMudocci,1903,lithographprintonpaper,76cm×53.2cm(30in×21in),MunchMuseum,Oslo
TheDanceofLife,1899–00,oiloncanvas,126cm×191cm(4912in×75in),Nasjonalgalleriet,Oslo
TheSun,1910–11,450cm×772cm(17714in×304in),MunchMuseum,Oslo
TheVoiceSummerNight,1896,90cm×119cmMunchMuseum,Oslo
TheYellowLog,1912,129.5cm×159.5cm(51in×6234in),MunchMuseum,Oslo
WorkersontheirWayHome,1913–14,227cm×201cm(8914in×7914in),MunchMuseum,Oslo
TheScream(1893)
风景画9
FromSandviken,c.1882,oiloncardboard,20x25cm,FlatenArtMuseum
FromSaxegrdsgate,c.1882,oiloncanvas,LillehammerArtMuseum,Lillehammer
LandscapeattheSea,1918,oiloncanvas,120.9x160,KunstmuseumBasel
ShorewithRedHouse,1904,oiloncanvas,69×109cm,MunchMuseum,Oslo
Sketchfor\\\\\\\'Ashes\\\\\\\',1894,oiloncanvas,BergenKunstmuseum
SmallLakewithBoat\\\\\\\',1880,oilonpaperonboard,12x18cm,MunchMuseum,Oslo
StarryNight,1922-24,oiloncanvas,120.5x100cm,MunchMuseum,Oslo
TrainSmoke,1900,84cm×109cm(33in×43in),MunchMuseum,Os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