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目前已经设有医养结合的养老机构,但还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较多的问题,通过实地了解其它城市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情况,从而找出适合我市发展的路径。
一、我市医养结合的现状
(一)我市人口老龄化现状
(二)我市医养结合工作进展
我市现有养老机构家,有家与周边医疗机构建立了签约的医疗绿色通道,其中内设医院x家,内设卫生室、门诊x家,%的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开展医疗、康复、保健服务。打造计划生育家庭养老照护试点xx个,医养结合试点xx个。
目前,我市医养结合有以下x种模式:
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计划生育家庭居家养老照护医疗支持体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并进行分类,动态掌握辖区老年人基本信息,并对其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跟踪,提高养老服务供给方的服务效率。重点对辖区xx岁以上老年人开展“六位一体+签约”服务(预防、保健、康复、医疗、健教、心理咨询、家庭医生签约)。xx社区服务中心作为国家养老照护试点实施单位,除了持续为老年人开展常规居家养老服务外,在全市率先启用了智慧之家远程养老系统。x年,在社区居家养老的老人中选择了x户位xx岁左右的患有慢性病的老人开展试运行。为将智慧养老平台试点扩大,x年x月,正式启动医养结合居家健康养老平台,目前,先期只智能手环已经投放使用。下一步,共计只智能健康手环将陆续投放辖区,守护居家老人健康。
关于2023医养结合调研报告篇1为积极应对日益增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提高老龄人口健康服务能力,满足“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基本需求,近年来,我区积极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工作进展及成效
(一)探索医养结合体系建设,推动资源优势互补。
按照国务院及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医养结合的指示精神,区政府制定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方案(试行)》,待政府常务会研究通过。按照方案,大力推进卫生和养老服务资源整合:
一是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开设老年病区、老年护理床位。
二是推动有条件的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举办医养结合联合体。
三是鼓励辖区内部分医院转型为养老护理院。
四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
截至目前,区民政部门管理养老机构11个,设养老床位1186张(其中批准新民医院开设老年护理床位300张)。区卫生部门核批了乐年长者之家等3家社区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护理站,区民政部门牵头组织我区6家养老机构与市一院建立了医养结合联合体,初步实现养老机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二)创新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构筑居家养老服务基础。
医养结合是要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反映了“持续照料”的养老理念,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校长。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历任北京大学校长助理,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首任主任。
现任亚太公共卫生科学理事会选举委员会主任委员,WHO行为干预专家委员会委员,西太区慢病顾问。现为英国牛津大学,美国UCLA、Tulane和USC大学客座或兼职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和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荣誉教授。
20世纪90年代,李立明在美国进修时听了一位美国国立老年医学研究所所长的报告,说未来20年,中国将成为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而且是在经济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没有形成的情况下。李立明听了以后非常震惊,当即申请到美国国立老年医学研究所学习了几个月,开始琢磨研究我国的老龄化问题。
回国后不久,李立明便出版了国内第一部《老年保健流行病学》。2019年出了第二版,其中对疾病的认识和发展做了一些调整。他觉得,我国老龄化的形势没有改变,而且中国老年人和国际上老年人有其共性———疾病谱和老年健康的特殊性。
一、现阶段医养结合产业化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养老机构规模及标准化程度低,与医院衔接程度不高
(二)养老机构独立盈利能力较弱,依靠国家补贴情况严重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范文篇1随着银发的浪潮的`到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老人迈入高龄,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多发,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成为社会问题。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促进养老和医疗跨行业发展,我们从年初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延安市养老服务工作基本情况
截止20xx年9月底,延安市60岁以上人口27.5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12.1%。全市农村五保老人7457人,入住敬老院1821人,城市三无老人20xx人,集中供养456人。总体来看,延安市人口老龄化主要有六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增速快。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医疗水平的提高,60岁以上老年群体持续增长,从20xx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年均递增3%,尤其是80岁以上高龄老人,目前已达3.4万人。二是“空巢”家庭增多。多数老年人的子女成家后不与老人同住,尤其是城镇,独居老年人和家庭“空巢化”更为严重。三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增多。由于步入老年,各项身体机能退化,患有心脑血管等各种老年病导致失能、半失能的老人逐渐增多。四是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退化。核心家庭的增加以及计划生育导致的少子化,使得家庭规模不断缩小,家庭养老功能进一步弱化。五是老年人的购买能力有限,我国属于“未富先老”,老人退休金普遍不高,加上家庭经济情况一般,用于购买养老服务的能力有限。六是城乡老龄化程度区域性失衡,农村老年人口比例偏高。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篇1随着银发的浪潮的`到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随着老人迈入高龄,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多发,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护理问题困扰着千家万户,成为社会问题。为积极探索养老服务新模式,促进养老和医疗跨行业发展,我们从年初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对“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2023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篇1近日,省卫生计生委与省民政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由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计生协常务专职副会长阮诗玮带队,到厦门市爱心护理院、思明区厦港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湖里区禾山慧智健康养老示范点等地开展医养结合工作调研,并召开区政府领导、市、区卫生计生、民政局、街道、社区、市部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
厦门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方面的措施和做法得到了调研组的肯定。比如,厦门市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纳入医保服务范围的作法;湖里区禾山社区打造“互联网+医疗+养老”的服务体系,依托信息化平台12349呼叫中心,利用可穿戴监测设备、手机APP管理软件等,为辖区65周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应急救助、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实现医疗服务体系内信息。思明区厦港街道积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精心打造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以为老人服务为切入点,打造社区、社工、社会联动服务新模式。
医养结合模式的调研报告篇17月13日,由省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委员会副主任贾月成带队的省政协医养结合调研组一行对我市温江区社区、社会办养老机构以及市八医院医养结合及老年医疗服务情况进行调研。市卫计委副主任赵平参加调研。
调研组现场调研了温江区南街社区柳城家园全日居家养老中心(圆缘养老)、南街社区卫生服务站、温江区柳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智慧医疗云医院)、置信亲睦家鹭湖老年公寓以及市八医院,听取了我市有关医养结合工作开展情况的汇报,对我市以社区医疗为基础,以大型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为龙头推动辖区内医养结合服务的工作方式给予了高度赞扬和肯定,尤其对我市着重探索医疗服务与全日居家养老相结合、社区发展互联网云医院试点工作大加赞赏。同时,调研组对市八医院发展康复、老年痴呆、临终关怀等特色科室以及建设全市老年服务人员示训中心对引领全市医养结合和老年医疗服务工作发挥的作用给予高度肯定。
赵平副主任表示,我市将按照调研组的意见和建议,主动与市级有关部门和区(市)县配合,扎实推进我市医养结合工作深入开展。
近日,省卫生计生委与省民政厅、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组成联合调研组,由省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省计生协常务专职副会长阮诗玮带队,到厦门市爱心护理院、思明区厦港街道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湖里区江头街道金尚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湖里区禾山慧智健康养老示范点等地开展医养结合工作调研,并召开区政府领导、市、区卫生计生、民政局、街道、社区、市部分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
随着银发的浪潮到来,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中国21世纪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医养结合的调研报告范文(一)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事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医养结合调研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欢迎大家借鉴。